發布時間:2017-12-14所屬分類:經濟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世界上動物種類繁多,不同種類動物的皮,經過一系列物理和化學加工后,都可以成為具有使用性能的皮革、毛皮產品。一直以來,皮革和毛皮制品都是屬于價值較高的商品,其產品價格的高低,除了受加工工藝、品牌、季節等因素的影響外,主要還是取決于產品所采用
世界上動物種類繁多,不同種類動物的皮,經過一系列物理和化學加工后,都可以成為具有使用性能的皮革、毛皮產品。一直以來,皮革和毛皮制品都是屬于價值較高的商品,其產品價格的高低,除了受加工工藝、品牌、季節等因素的影響外,主要還是取決于產品所采用的皮革或毛皮的種類。例如,幾乎相同的一件皮草大衣如果主要原料為紫貂毛皮,其價格就可達普通水貂毛皮大衣的幾倍以上。也正是基于此,對于皮革、毛皮制品來說,往往消費者關注的焦點就是其所購買的產品的材質到底是否與商家的標注相符,材質的標注是否符合我國產品標準的要求。
關鍵詞:皮革毛皮服裝,材質鑒定,皮革制品
1 皮革、毛皮產品標準對于材質標注的要求
皮革毛皮制品材質的正確標注,既是標準的要求,又能夠體現出產品的價值屬性,也是維護消費者知情權的重要手段。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技術的創新,加工工藝的不斷進步,“以假亂真”--即用各種人工合成材料仿造天然動物皮、“以次充好”--即用價值較低的動物皮冒充價值較高的動物皮等現象層出不窮,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也給消費者帶來了極大的困擾。因此,檢測服務市場上對于皮革毛皮材質鑒定的需求量一直很大,并日益增長。
2 皮革毛皮材質鑒定的難點
皮革毛皮的材質鑒定,是一項專業性強、技術難度大、風險高的檢測項目,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不同的動物種類,在加工成皮革、毛皮后,有時會呈現出相近甚至相同的特征,例如獺兔毛皮和毛絲鼠毛皮、牛毛皮和馬毛皮等,很容易混淆。
(2)同一種動物毛皮,如果加工工藝不同,產品特征卻可能會產生較大差異,例如水貂毛皮和經過“拔針”處理后的水貂絨毛皮,無論是外觀還是手感都明顯不同。
(3)很多物種在各大洲、不同緯度均有分布,生長環境的不同,會導致毛皮的特征呈現出較大差異,類似于人類不同的膚色和發色。例如以黃狼加工的毛皮,在我國即可分為元皮(產地為東三省、內蒙等地)、京東條(產地為河北、天津)、黃狼皮(產地為其他地區),它們在毛絨色澤、毛絨密度、皮板大小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異。
(4)由于皮革、毛皮的價格較高,送到質檢中心的樣品幾乎都會要求質檢中心盡量不要破壞樣品,在這種情況下,檢驗人員很難獲得皮革的斷面結構、毛皮的皮板等重要的鑒別信息,給鑒定增加了困難。
因此,皮革毛皮的材質鑒定非常難以掌握,既要熟悉不同動物種類的特征,又要熟悉皮革毛皮加工過程、不同毛皮皮革間的區別點,更要通過持之以恒的日常檢驗汲取經驗,保持對皮革毛皮材質鑒定的敏銳嗅覺。
3 材質鑒定的方法
事實上,即使是普通的消費者,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技巧,也可以通過手感、彈性、部位差、毛孔、傷殘、燃燒法、滴水法等鑒別出是否為天然動物皮革,而具體物種的鑒別,又有哪些方法能做到呢?
目前,被證明可應用于皮革毛皮材質鑒定的方法主要有顯微鏡法、DNA分析法、紅外光譜法、感官檢驗法等。其中主要的材質鑒定方法是顯微鏡法和感官檢驗法兩種方法。
3.1 顯微鏡法
ISO 17131: 2012是唯一現行有效的皮革材質鑒定國際標準,該方法主要原理是利用放大倍數至少為20倍的光學顯微鏡或電子掃描顯微鏡,觀察樣品的橫截面結構,并通過與標準附錄中的特征圖或已知的參照樣進行對比,最終確定材質的類別。該方法操作簡單,便于掌握。但是,該方法的局限性在于只能用于鑒別皮革、人造革、仿皮超纖布、再生革等,即從各種人工材料中區分出天然動物皮革,并不能廣泛用于具體物種的鑒別,也不能使用該標準直接出具具體動物皮種類的檢測報告。而這就無法滿足我國皮革、毛皮產品標準中要求標注具體皮革種類的規定。
3.2 感官檢驗法
感官檢驗法是最為傳統的鑒定方法,簡便快捷,但對檢驗人員有極高的要求,需要相當豐富的經驗。一般是通過肉眼觀察皮革的顏色、紋理形狀、皮纖維的粗細、毛皮的針毛特征、毛孔的排列特征和粗細程度、絨毛特征等,結合顯微鏡、放大鏡等輔助工具,來鑒別具體材質。但是,感官檢驗法容易受到動物所生長的環境、季節甚至動物本身性別和年齡的影響。并且相同物種的皮板厚度、毛密度、皮纖維粗細、毛長度、潤滑度可能會有較大差異,這些都會影響最終的鑒定結果。另一方面,隨著工藝的進步和創新,加工成制品的動物皮毛不斷呈現出新的特征,這也在考驗著材質鑒定人員的知識儲備。
4 結語
從上述的分析也可以看出,每一種鑒別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在未來的材質鑒定中,簡單樣品感官對照檢驗與復雜樣品多種檢測相結合的方法,必然是主流的發展方向。目前我國皮革和毛皮材質鑒定正處于發展階段,需要我們對毛皮和皮革材質有更深層的學習研究。我們應該更加努力的學習國內外先進的材質鑒定技術,不斷的研究探索、不斷創新,運用科學的技術手段,共同推動皮革毛皮材質鑒別檢測技術的發展。
推薦期刊:皮革科學與工程工業期刊投稿
《皮革科學與工程》(雙月刊)創刊于1998年,是由國家教育部主管,中國皮革工業協會及四川大學主辦,由四川大學皮革工程系及皮革化學與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編輯出版的科技刊物。出版單位設有我國唯一的皮革化學與工程重點學科博士后流動站,博士授權點。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