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7-05-09所屬分類:經濟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這篇戰略管理論文發表了民營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論文從戰略意識、管理決策、人才培養和企業文化四個方面闡述了民營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現狀,對于民營企業來說,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是必然選擇,論文分析了民營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現狀,并給出了可持續發展對策。
這篇戰略管理論文發表了民營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論文從戰略意識、管理決策、人才培養和企業文化四個方面闡述了民營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現狀,對于民營企業來說,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是必然選擇,論文分析了民營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現狀,并給出了可持續發展對策。
關鍵詞:戰略管理論文,民營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對策
民營經濟發展在整個社會經濟中占的比例越來越大,從而對整個國民經濟健康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民營企業快速發展,而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民營企業的發展面臨著許多嚴峻的問題,如企業戰略意識缺乏、企業人員素質低下、管理層管理科學性的缺乏等。民營企業只有加大改革措施和應對策略,化被動為主動,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才能在整個社會經濟發展的大潮中穩步前進,使企業不斷壯大。在當前形勢下研究和探索民營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策略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現實需求。
一、民營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性分析
民營企業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既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保障企業長遠利益的必由之路。尤其在改革開放近40年來,民營經濟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民營企業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是很有必要的。
(一)民營企業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是增強企業經濟實力的需要
隨著社會公眾對綠色、環保理念的認識逐步深入,消費者對于健康消費的需求日趨旺盛,以可持續發展為導向的生態消費需求正成為一種新的時尚。作為民營企業既要考慮到未來的發展需求,不單純是要樹立一種不犧牲環境為代價,而是要以如何保護環境的科學發展觀,因此未來民營企業要在產品定位上考慮可持續發展的競爭力,提升企業的經濟實力,就能適應各種新的變化,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二)民營企業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是國家長期發展戰略的需要
當前我國正處在加速推進由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發展的關鍵階段,民營企業擔負著重要的角色和任務。如果沒有民營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就談不上國家的長久發展。民營企業消耗的自然資源越多,環境的破壞就越嚴重,從實現習近平同志提出的中國夢和環境保護與治理的角度考慮,民營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戰略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民營企業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是企業實現國際化的必由之路
隨著全球化進程進一步的擴大,許多民營企業開始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很多國外政府和企業用“綠色壁壘”作為貿易保護的主要手段,對出口產品實施嚴格的環保標準。因此我國民營企業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是突破綠色壁壘的必經之路,對于提高產品的競爭力,促進資源的合理充分利用,與國際環保標準接軌,走向國際市場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民營企業可持續發展現狀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民營經濟被注入了生機和活力,獲得了高速發展。但是過去三十多年來,這種發展很大程度上是以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為代價的,先破壞再治理的發展道路使我們付出了高額的生態代價。目前,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已經成為全世界普遍接受的發展觀,我國政府也積極宣傳和參與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各種活動,并大力推進環境保護的各種舉措。民營企業作為實施可持續發展的一大主體,必須承擔起相應的責任。當前形勢下,我國民營企業在可持續發展方面還有很多的問題。
(一)民營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意識缺乏
在民營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中,最常見的現象則是企業發展戰略存在缺失,絕大多數民營企業缺乏長期發展戰略,具體表現在目光短淺,只考慮近期的利益,不考慮長遠利益,不考慮自己長遠發展所需要的核心能力的培養。認為企業之所以存在的目的是為了獲得盈利。企業的管理人員只是一味的為了使企業獲得盈利而制定企業生產計劃。企業管理人員對于企業的發展有一定的規劃和對企業的發展有一定的愿景,可是卻沒有明確的發展計劃來書面表達企業如何一步步的發展。在與企業員工聊天訪談中可以發現,員工對于企業發展的計劃一無所知,只知道做好管理人員對于其工作的安排,對于企業未來發展毫不關心。
首先,民營企業的管理人員或者說是負責人是一個企業的創業者,而整個企業的創業者往往是以一個人的形式,企業從發展開始都按照整個創業者的價值觀和其思維方式而存在的;其次,受到民營企業規模的限制,由于企業規模小,管理層級少,所以管理方式和制度的制定存在著缺陷或不夠完善。這些因素的存在導致了企業的經營者和管理者忽視對企業未來發展的問題,沒有從全局和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待企業未來發展方向和如何更好的發展而制定的戰略。
(二)民營企業管理層次決策科學性缺乏
根據調查數據顯示我國民營企業管理層中屬于經濟管理類人員的占26%。而管理層的工作重點在于制定與執行決策,只有制定與執行正確的決策,才能帶動員工的積極性,從而使企業長盛不衰,而決策的正確制定與執行,與管理者的素質密切關聯。由于民營企業管理層級相對較少,企業的經營者或是管理者對企業的決策權相對集中,使得企業的管理者同時擁有企業所有權和企業經營權,在中小企業經營決策中由管理者說了算的現象,致使做出的決策過程過于簡單且輕率,往往使得做出的決策缺乏科學性依據,有時經營者決策的隨意性會給企業在經營方向上帶來一些不利的影響和損失。
(三)民營企業高素質人才缺乏
由于民營企業管理者來自不同階層,很多不是職業經理人,沒有受過正規的工商訓練,企業員工學歷水平總體偏低,管理人員素質不高,技術人才短缺。民營企業的人才大部分在大專以下的學歷,學歷不高,沒有專業的知識作為其工作的依據。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間的競爭,從最先開始的經濟實力,到技術實力的競爭,再到目前的人才競爭。一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最重要動力來源于人才。只有具備高素質的人才企業才能有機會增強綜合實力,在整個市場經濟大潮中可持續發展。
(四)民營企業文化不健全
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全體成員所共同認同的價值觀及自覺遵守的行為準則的總和。“重生產績效,輕企業文化建設”可以說是當前民營企業所普遍存在的一個現象。絕大多數民營企業對于企業文化的理解僅限于一些企業活動或標語口號,這是由經營者或領導者自身的條件限制,經營者或領導者不懂企業文化為何物,甚至認為這些都是虛擬的事物,是不可實現的。當今隨著社會的發展企業文化在企業發展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一個企業只有明確了企業文化,員工對本企業的企業文化有相對的認同,企業才能可持續發展,在市場競爭中有一定的競爭力,才能真正的發展壯大。
三、民營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中國企業所走的嚴重浪費資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發展道路,已經無法回頭,它付出了巨大的生態代價和社會成本,只有通過以后的治理才能恢復,歸結到底還是要從企業自身做起。
(一)民營企業必須制定明確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思維的建立在整個企業發展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企業只有樹立起戰略思維觀念才能在整個社會經濟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企業才能可持續發展。
首先,了解企業自身各方面的信息。作為企業的經營者或領導者必須全方位的了解企業的信息,了解整個行業的信息,了解企業發展的方向。在充分了解企業并獲取企業及整個行業信息的基礎上進行分析。
其次,樹立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通過了解企業自身的各方面信息匯總,使民營企業的經營者或領導者對企業有了深入了解,管理者運用科學的分析方法對企業進行戰略思考定位。只有認清企業自身發展階段與其存在的問題,然后確定出符合其自身發展需求的戰略,企業才能在競爭中可持續的發展。
最后,制定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維。隨著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企業如何在多變的環境中生存并得到可持續發展是企業面臨的困境。中小企業根據其自身所確立的戰略目標,制定其發展的戰略步驟,從長遠出發考慮企業的發展,不要被眼前的利益所牽絆著。中小企業在客觀上把握企業發展的環境,在主觀上認清自身的狀況,從而才能確立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才能明確企業發展的戰略,從而積極的進行企業戰略的變革和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民營企業必須建立科學的管理結構
首先,建立嚴格的組織架構,民營企業必須建立合理的管理體系,制定管理制度來權衡制約管理者,管理者在做出某項決策時,其要符合所制定的規章制度,把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維放著首位。
其次,提高企業管理人員的管理專業知識水平。由于創業初期領導者的文化水平都不會很高,缺乏現代企業管理及經營的知識與能力,只是憑著其自身的價值觀和不怕失敗的精神在管理企業。必須提高領導者的管理能力和專業知識水平,在制定企業發展戰略中才能有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企業才能可持續發展壯大。
(三)民營企業必須加強高素質人才培養
首先,提高員工的素質。通過員工培訓提高管理人員和員工自身的素質并豐富其專業知識,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打下基礎。管理者素質的提高可使之縱觀全局,科學的分析企業,提出適合企業長遠發展的戰略管理理念。員工素質的提高使得產品價值含量增加,并讓員工對企業戰略有一定了解,增強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
其次,引進高素質人才。有了好的工作環境,優厚的薪酬以及員工在企業的發展前景來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要充分表現對高人才重視、珍惜以及對人才有一系列的培訓,讓應聘者對未來自己的發展存在信心。
(四)民營企業必須加強企業文化建設
首先,對企業文化理論進行深入的認識,不要表面理解和狹隘的理解。其次,根據企業發展環境與發展階段,建立符合企業自身特點和適應發展的企業文化。要聯系企業實際生產,通過整體分析企業所屬的行業、生產方式、工藝技術以及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要求,突出企業重點,追求企業發展的要求,抓住企業的特色。最后,企業文化要自上而下的推行,要深入員工思想,且要在員工日常生活中得到體現。推行文化管理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充分調動員工的主觀能動性,使人、企業、社會都獲得自我發展。
參考文獻:
[1]李金軍.家族式民營企業可持續發展之路初探[J].現代商業,2012(09).
[2]葉華.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問題研究[J].商業時代,2005(2).
[3]王璐.我國民營企業可持續發展模式研究[D].2012(06).
作者簡介:郎劍雷(1972-),男,漢族,浙江嘉善人,大專,工程師,職務:總經理,主要從事企業管理研究,浙江大東吳集團建設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室。
推薦閱讀:在企業經濟投稿怎么操作呢
《企業經濟》是由江西省社會科學院主辦的經濟類核心期刊,核心期刊投稿要想成功有一些小技巧,例如在編輯的審稿環節,如何才能脫穎而出,讓編輯注意到自己的稿件,這就要在論文的質量上下功夫了,除此之外,論文的投稿途徑也很重要, 經過論文發表機構投稿的論文更容易發表,原因是雜志社的編輯對合作代理機構形成了默契的關系,同時也省去了作者和雜志社編輯溝通的時間。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