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7-04-10所屬分類:經濟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這篇工商企業管理論文探討了工商企業投資農業的相關建議,論文從投資的現狀、領域、經營方式等幾個方面對當下工商企業投資進行了概述,并針對這樣的現狀給出了工商資本投資農業的相關建議,在減輕企業負擔的同時優化環境。
這篇工商企業管理論文探討了工商企業投資農業的相關建議,論文從投資的現狀、領域、經營方式等幾個方面對當下工商企業投資進行了概述,并針對這樣的現狀給出了工商資本投資農業的相關建議,在減輕企業負擔的同時優化環境。
關鍵詞:工商企業管理論文,投資管理論文
工商資本投資五常市農業現狀
五常市是典型的農業大市,幅員面積7512平方公里,現有耕地面積418.8萬畝,人口103萬。年可生產優質大米15億斤、優質蔬菜135萬噸、優質牛肉2.8億斤、優質豬肉8.7億斤。近年來,大量社會資本投資五常市農業領域。目前,五常市農業各類企業發展至421家,其中,哈市級龍頭企業21個,省級龍頭企業6個,經營土地面積103萬畝,占總面積的24%。
(一)工商資本投資農業的主要領域
主要涉及領域包括:一是以水稻、玉米為主的種植業。二是以蔬菜、畜牧為主的設施農業。三是農業服務。近年來,依靠政府的公共服務機構,在此基礎上的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骨干,逐漸形成各種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模式。在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農業物聯網服務中心實現了種植過程、農業技術指導、市場供求信息、電子信息平臺等服務。四是農產品的流通加工。近年來,北大荒集團等企業資本逐漸進入到大米、肉、牛奶、水果、蔬菜、山產品等許多優勢農產品加工和流通,產品價值得到了提高。五是休閑觀光農業。由于在農業田園景觀、自然生態、民俗文化的各個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休閑旅游已成為最具潛力的項目之一。
(二)工商資本投資五常市農業的經營方式
主要形成了四種模式:一是企業+基地模式。例如,東方集團采取“高價流轉、一次支付、合同保障”的方式,以每畝1000元,高出當地20%的價格流轉土地1.2萬畝,一次性支付給809戶農民流轉金1.7億元。二是企業+農戶模式。例如,中良美裕通過構建市場化運作、合作化經營、專業化管理、科技化支撐、工業化反哺的“五化融合”發展模式,聯結農戶190戶,種植有機水稻6000畝,畝純效益3200元,是非聯結農戶的1.77倍。三是企業+合作社模式。金福糧油以突出農民主體、企業領辦、互惠互利、自負盈虧的形式,組建王家屯農機合作社,吸收社員635戶,經營土地3.3萬畝,社員比非社員畝增收420元。四是合作社+企業模式。新莊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利益同享、風險共擔,資金互助、聯合購銷”的形式,組建了稻米加工企業,實行入社農民享受全產業鏈盈利分紅,吸收農戶1000戶,經營土地面積5萬畝,社員人均增收4000元。工商資本投入對五常市現代農業的影響新的管理理念和先進的經營方式,在某種程度上破解了農業投入不足的問題,在資金、技術、管理等方面開辟了一個新路徑,對加快農業現代化有一個很好的促進作用。首先,不僅解決了資金難題,而且管理、技術和其他先進生產要素也得到了配置。同時,通過大規模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和發展農產品市場,農業生產和農產品的市場流通能力提高。其次,改善了農業生產標準。工商資本到農村,促進了農村科技和管理人才流動。與市場直接建立業務聯系網絡,通過掌握市場對各類產品的需要,促進了農業產業鏈條的培育和延伸。同時,與種田大戶、專業合作組織、家庭農場的訂單化生產,促進了新技術普及和生產標準提升。三是促進了土地規模經營。實現了土地集中管理和規模種植,改變了土地過度精細管理造成產量低的現狀。
工商資本投資農業的相關建議
(一)合理規劃,加強引導
一是依靠農業園區,優化產業布局,發展現代農業,使工商企業在發展現代農業中起示范帶頭作用。二是結合農業發展規劃,支持、鼓勵工商企業盡己所能、做己所為,發展適合企業的經營項目,不與民爭利,找準定位,避免盲目投資。三是結合農民的收入增長,引導和鼓勵企業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共享發展成果,提高農民收入。
(二)嚴格準入,加強監管
一是建立準入系統。在農業管理能力、財務實力、技術力量與管理等方面加強檢查,對項目是否符合產業政策、產業規劃、農業安全和生態環境保護進行審計。二是進行動態監管。重點監管土地流轉的使用、轉讓土地租金和工商資本進入農業的進度。嚴格土地用途管理,防止耕地資源非糧化和非農化。同時,建立誠信檔案、規范企業誠信行為,實行誠信黑名單,定期通過媒體公布不守誠信企業名單。
(三)加大扶持力度
一是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多渠道整合支農資金,增加扶持農業企業發展的專項資金。加大對骨干型農業企業的支持力度,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要將中小型農業企業納入重點支持范圍。省、市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項目要向龍頭農業企業重點傾斜。二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勵農業企業創辦、領辦“農村合作銀行”,鼓勵和引導農業企業依法組建“農業租賃銀行”,為農業生產、加工、運輸以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設備租賃業務。三是加大要素支持力度。盡可能滿足企業用地需求,盡量減免手續審批費用;落實享受大工業電價的措施,適當擴大農用電優惠電價的適用范圍。同時,全面清理取消涉及農業企業的不合理收費項目,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優化發展環境。
(四)切實保障農民權益
一是創新農企利益聯結機制。因地制宜發展多種模式的利益聯結機制,探索和創新“契約聯結、服務聯結、資產聯結”等利益聯結新模式,支持和鼓勵大型工商企業積極吸納農民以土地入股,使農民分享企業生產、加工、市場以及各產業鏈的“紅利”,確保企業發展壯大過程中農民持續受益。二是建立健全防范風險機制。建立土地流轉風險保障金,在流轉農民土地時,要向縣級農村土地產權交易中心繳納流轉土地風險保證金,主要用于企業無法履行流轉合同時補償農民損失。
作者:祝秀程 李輝
推薦閱讀:《中國投資》其以完整的投資理念,覆蓋全社會各類投資主體的投融資活動,為各類投資者決策、建設實施、融資方式、體制改革、項目管理等專業信息。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