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8-07所屬分類:經濟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養老院又稱為敬老院,西方國家的養老院通常由地方政府或慈善機構主辦,接收靠福利救濟或低收入的老人。中國的敬老院是在農村實行五保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本文是一篇 研究生論文 ,主要論述了民營養老院經營模式案例研究。 摘要:貴陽市作為老齡化速度飛快的
養老院又稱為敬老院,西方國家的養老院通常由地方政府或慈善機構主辦,接收靠福利救濟或低收入的老人。中國的敬老院是在農村實行“五保”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本文是一篇研究生論文,主要論述了民營養老院經營模式案例研究。
摘要:貴陽市作為老齡化速度飛快的西部城市,探索城市的養老資源能否適應社會的需求相當重要。目前根據貴陽市的養老機構特點,民營養老院表現出一些值得借鑒和推廣的經驗和特色。本文選取有代表性的民營養老院進行研究,總結歸納其特點,探討養老機構的共同發展,以適應社會養老壓力日益增大對養老機構的需求。
關鍵詞:民營養老院,經營模式,案例
貴陽市的養老壓力日益嚴峻,2014年底,全市養老床位總數達17388張,養老機構增加至140家,其中包括公辦養老機構9家,民營養老機構74家。雖然養老機構和床位數在增加,由于公辦養老機構對接收對象有限制,所以解決養老壓力的主力還需依靠民營養老院。從貴陽市百歲以上長壽老人分布來看,云巖區和花溪區最多,均為33人;ㄏ獏^位于貴陽市南部,是著名的生態區,森林覆蓋率到達41.53%,氣候宜人,空氣優良,非常適宜老年人居住。位于花溪區的親情老年公寓,建院時間短,發展比較迅速,其運營模式值得社會關注。由于我國民營養老院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大多表現為私人創辦,規模小、資金少、入住評價不高等等。有必要探討經營比較成功的案例,吸取經驗,促進民營養老院的發展。
一、親情老年公寓經營模式
(一)地理位置。親情老年公寓位于花溪區桐木嶺村四組,101省道旁邊。規模約為1700平方米,三層樓房、庭院型、獨門獨戶式裝修。外圍基本上都是農田,沒有高大建筑物遮擋,后院有大片果樹林?諝馇逍隆⒔煌ū憷。
(二)配套設施。親情老年公寓共三層樓,每層樓除老人房間外,一樓配置有餐廳、廚房、儲物間、碗筷洗滌消毒間、儲藏室、廁所、衛浴間、員工宿舍、曬衣場、垃圾間和院壩;二樓配置有衛浴間、客廳、陽臺;三樓配置有小休閑室兼客廳使用、衛浴間、大型存放衣物柜二座,目前床位設置數為58床。
(三)受理對象及價格。養老院是以“需要護理照顧”的老人為主要服務群體,即招收半護理和全護理的老人,不招收能夠完全自理的老人,價格在2200—3200元之間,它是以老人身體需要照顧的程度來區分的。
(四)資金情況。養老院是屬于私立性質的,所以是自籌資金發展。其次可以獲得政府補貼:從2011年開始,政府對養老院的運營補助是,老人住滿一個月以上,政府補助300元╱人。每張床位補貼3000元,分三年給付。水電費按照民用水電費來收并免稅收。由于養老院服務好,老人居住反饋評價較高,貴陽市政府對花溪區親情老年公寓補助60萬,養老院自己出資100萬,用于養老院生活區的改造。
(五)養老院工作人員配備及日常管理。(1)老人日常飲食起居。早上6:00至6:30照顧老人起床洗漱,吃早飯。11:30為需要喂食的老人及餐飲有特殊要求者就餐時間。12:00自理老人就餐。17:30仍分兩撥就餐。夜晚需要加餐的老人由護理人員自行安排。飲食方面早晚餐比較清淡,多為稀飯、面條,中午是三菜一湯,兩葷一素,注重營養均衡搭配。養老院對于老人日常就餐有明確的記載,方便老人家屬查看。(2)老人的清潔方面。講究六個字“隨臟、隨換、隨洗”,老人的床單、被套,臟了就換,保持老人的身體清潔。每天下午3:00為老人洗臉、洗腳。(3)健康日報表和生活記錄單。每個老人床頭都設有健康日報表和生活記錄單,記錄老人的血壓、血糖及大小便情況。生活記錄單是用于記錄老人家人來看望老人時間及次數及老人生病時,養老院的人員是如何處理的。(4)生病住院處理。養老院的院長妻子曾是臺灣養護中心的護士,負責日常的藥物護理工作及員工醫護護理培訓工作。老人日常用藥全部由管理人員統一管理,喂食時間與用量都有專門記錄。養老院與花溪醫院簽訂的有“綠色通道”協議,不用先交費直接救治,過后結算。(5)老人日常娛樂。娛樂方式多為看電視節目,天氣好的時候在院子里曬太陽。對其他行動自如的老人,有橋牌可供玩耍。一樓也有書記雜志可以翻閱。其他的娛樂活動就靠社會團體的慰問活動來豐富。經過對親情老年公寓的詳細分析之后,可以得出以下結論:該養老院是在吸收臺灣安養中心的經驗基礎之上,針對需要關懷護理的老人提供養老服務,形成有特色的家長式經營管理模式。主張加強與政府合作,開創醫療救治“綠色通道”先河。以老人需求為前提,提高要求,堅持高配比,提高服務質量。經過幾年的發展,該養老院58張床位全部住滿,目前仍有許多老人排隊等候,床位供不應求。也引起了政府和社會的關注,借鑒其成功經驗。但是,由于規模較小,該養老院工作人員的管理方式為“家長式”,由院長掌握大權,大小事務基本都經由院長之手,對于小規模的來說這種管理方法還能實行,但是若是對于規模較大的機構來說,這個管理方法效率不夠高。
二、民營養老院經營模式存在的問題
(一)養護人員缺乏專業護理知識,流動性大。親情老年公寓屬于自主經營,自籌資金,需要考慮成本問題,工資不高也無保險。養護人員多集中為女性人員,來自農民或者下崗工人,年齡較大,沒有經過正規、專業的技能培訓。缺乏專業醫師,醫護人員缺乏,僅院長妻子屬于正規護理專業的人員。由于工資不高,加之護理老年人工作的繁瑣導致員工流動性很大。另外,養老院的管理者也參與養護護理工作,這種配置使養老院中必要的技術分工無法實現。
(二)養老院配套設施簡陋。老人活動范圍較窄,康復設施比較單一,養老院就只有護欄和鵝卵石,老人的娛樂活動最多的就是看電視,或者打打麻將,比較枯燥和乏味。
(三)服務的提供不夠多元化,老人的個性化需求難以滿足。雖然養老院受理的大部分是需要護理的老人,行動受限,但仍有部分行動自如的老人,應該注意加強他們的需求服務。在調查過程中,就有老人不愿意與言語功能不全的老人接觸,可又找不到其他娛樂方式,整日悶在屋里看電視。長久下去,對這類老人的身心健康不利。
三、對改善民營養老院經營管理現狀的建議
(一)民營養老院應加強對養護人員的培訓,增強綜合素質。目前很多民營養老院的養護人員大多是農村婦女或者是下崗職工,雖然他們有吃苦耐勞的優秀品質,但仍缺乏專業的醫療護理培訓。政府應制定相應的標準對養老院服務人員進行培訓考核,做到持證上崗。建立健全相應的保障制度,探索并出臺相應的政策文件使之規范化、法律化。
(二)改善服務設施,進一步擴大養老院功能區建設。由于一般民營養老院建立都是由私人自籌經費建立起來的,完善的功能分區在建立之初肯定資金是不夠的,如果一開始本著盈利的想法修建養老院,一是資金耗費巨大,二是要有完善的管理模式和策劃,僅適合個別資金雄厚的企業家或開發者。因此,在這方面,政府應該一方面提供土地和政策優惠,另一方面可以由政府出資建設,交由民營機構運營,優勢互補。
(三)加強養老服務宣傳,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由于我國傳統的養老觀念,加上社會對民營養老院的評價參差不齊。很多人認為老人在養老院得不到好的服務,甚至會受虐待。因此,相應的宣傳不可少,讓人們逐漸改變觀念。社會團體多到養老院組織慰問活動,給予老人關懷。這樣可以彌補養老院工作人員缺乏為老人設計系統活動項目的遺憾。
研究生論文發表期刊推薦《中國經營報》創建于1985年1月創刊,是中國最早發行經濟類的報刊之一,原名《專業戶經營報》、《中國農村經營報》,1989年1月正式更名為《中國經營報》。該報堅持以讀者為中心的精品觀念和經營理念!吨袊洜I報》以其權威性、實用性、可讀性皆備的鮮明特色,在眾多經濟類報紙中脫穎而出,迅速博行了讀者的喜愛,并受到工商界廣大經營者的關注。它是中國發行量最大的經濟類報紙,也是版數最多、廣告經營額漲幅最大的經濟類報紙。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