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7-12所屬分類:經濟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金融已經滲透到了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我國建成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金融衍生品市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金融已經滲透到了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我國建成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金融衍生品市場、互聯網金融和眾籌行業發展速度也非?。本文是一篇證券導刊期刊投稿的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證券投資實訓課程教學做一體化模式。
摘要:證券投資實訓課程作為理財專業的核心課程,具有應用性、操作性和實踐性。高職院校的證券投資實訓課程在教學方法、教學內容與崗位銜接、考核方法、課程設置和實訓設備等方面存在問題;诮洕l展對證券人才的需求,對“證券投資實訓”課程的課程體系設置、教學方式方法、實訓內容設計和考核方法等方面進行創新,構建“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
關鍵詞:“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證券投資實訓
截至2015年6月,滬深兩市上市公司共計2797家,總市值達62.7萬億元。金融業的發展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會對證券人才需求的數量和質量大幅提高。高等職業類院校要與時俱進,培養出符合市場需求的創新型職業類人才。證券投資實訓是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學院)投資理財專業和金融保險專業的核心課程,具有較強的應用性、操作性和實踐性。通過學習證券市場相關知識,掌握證券投資分析技巧,進行股票的模擬交易與實戰操作訓練,培養學生的投資與理財的綜合職業能力。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學院相關教師不斷探索構建“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進而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滿足社會對相關人才的需求。從對畢業生的就業調查情況來看,企業對學生的認可度明顯增強,“教學做”一體化模式基本達到預期效果。
一、“教學做”一體化模式內涵
“教學做”一體化是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理念指導下的教學模式,其核心是實踐,教學內容要按照工作任務來設計,教學過程中要力求每一個教學任務都進行實訓實踐,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職業思想和職業道德[1]。通過學和做的環節,學生將所學到的理論應用到實踐中,有效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精神。證券市場充滿機遇和挑戰,利用新的科技手段和豐富的網絡資源將學生以分析師、投資者的身份進行培訓會事半功倍,在實踐中掌握理論并學以致用是這種課程模式的基礎要求。
二、證券投資實訓課程教學現狀
證券投資實訓課程作為投資理財專業的實訓課要通過實訓模式指導學生自主操作,目前該課程在教學模式上存在一些不足。
(一)教學方式方法單一
證券投資實訓課程作為一門與投資理財相關的課程受到了學生的喜愛。但是,隨著授課內容難度的增加,教師往往難以采取有效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學生對這門課的學習積極性越來越小。由于團隊協作、角色扮演等方法會增加課堂管理難度,互動過程掌握不好也會耽誤時間,影響教學進度。在課堂教學中,多數情況下,教師仍以講授、演示、“師問生答”為主。
(二)教學內容與相關崗位銜接不夠
證券市場風云變幻,相關證券產品層出不窮,金融市場對人才質量的需求不斷提高,本專業學生畢業后所從事的崗位群主要有:經紀和代理業務崗位,業務管理崗位,證券、內勤以及柜面業務崗位,客戶服務崗位等。因此,教學內容要不斷更新以適應新的經濟形勢需要。課程的教學環節還應該與企業需求和相關崗位技能緊密銜接,讓學生掌握股票交易與股票走勢分析知識,更重要的是掌握崗位的服務技能及與客戶溝通的方法技巧以及投資理念的傳遞、日常業務的處理、客戶開發與維護等知識[2]。
(三)考核評價方式有待創新
在實踐教學中,采用角色扮演、分組協作等教學方法,但在考核評估時,還沿用“平時成績+期末考試”的考核方法,這樣的考核方法與新情況、新問題有一定矛盾。比如,小組協作、角色扮演考核評價沒有科學量化的考核標準,且主觀性較強,不能客觀體現學生的參與情況。
(四)課程開設時間的科學性有待加強
證券投資實訓課程一般開設于證券投資基礎理論課程結束之后。教師在進行證券基礎理論教學時不結合實訓實踐教學會影響教學效果,如果進行實踐往往會與證券實訓重復;在進行證券投資實訓課程教學時,部分學生在實訓時已遺忘相關的基礎知識,有時候甚至需要教師重新講授一遍基礎知識,致使該實訓課程的教學效果大打折扣。教學時間與學生操盤時間相矛盾。學生上課的時間是從早上8:00到12:00,下午2:30至6:30,而股市的開盤時間是早上9:30到11:30,下午是13:00到15:00,學生只有1:00至2:30的時間操盤,觀盤時間有限。目前,證券投資實訓課程大部分采用集中授課法,集中一段時間(兩周或四周)指導學生上機進行實訓。這樣的時間安排容易引導學生形成急于求成、過度投機的思想,短期內更多注重短線操作和技術分析,缺乏對基本面分析和對重大事件的實訓。
(五)實訓軟硬件設備不足
許多高職院校證券投資實訓基地的軟硬件設施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證券投資模擬實訓課程使用的軟件是網上免費下載的炒股軟件,在新浪、叩富網、金融街等網站上進行模擬炒股比賽,在這些網站進行模擬比賽,教師對學生整體情況的把握與教學需求還有差距。有的高職院校購買的證券投資實訓軟件,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功能相對單一且不能與實盤即時行情同步,難以達到仿真訓練的效果,不能充分滿足教學的需要。有的院校硬件設施滿足不了教學需求,電腦老化,配置低下,網絡速度太慢。這導致學生操作效率低下,影響了學生模擬操作的真實性與積極性。
三、構建“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
投資理財專業畢業生在證券行業就業后,需要不斷提高投資咨詢能力及服務水平,以憑借過硬的專業知識逐步獲得客戶的信任,進而擴大自己的客戶群。證券投資實訓課程就是要培養學生全面的投資咨詢和服務能力,這就要求在課程體系及教學內容、教材、實踐基地、師資隊伍、教學方法與手段等諸方面加以全方位建設,才能實現培養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目標[3]。
(一)課程體系設計
按照金融行業人員職業成長的規律和學生認知學習的規律,以及專業崗位職業能力的要求,建立在證券類課程專業實訓和企業頂崗實習的基礎之上,總結多年實習與實訓的經驗和教訓,結合當前行業和崗位需求來設計課程體系[4]。本課程體系按照四大基本模塊———基礎知識模塊、業務流程模塊、客服和營銷模塊、證券投資咨詢分析模塊開設,分步有序進行教學。其中,基礎知識模塊是以證券市場基礎知識為主,結合證券從業人員資格考試進行授課;業務流程模塊的教學重點在開立證券賬戶、開立資金賬戶、資金業務、開放式基金業務等;客服和營銷模塊,主要包括商務禮儀、服務營銷、客戶的渠道開發等方面的教學;證券投資咨詢分析模塊,要求學生了解宏觀分析的基本理論和方法,能進行簡單的行業分析和技術分析,學會常用的技術指標分析方法。
(二)注重教學方式方法的創新
課程綜合運用多媒體教學、互動式教學、情景教學、案例教學和討論式教學等,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創造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氛圍。1.運用案例分析法收集、編寫多個教學案例并及時更新。在課堂教學中,每個工作任務都有一個相關的案例引入,要引導學生針對教師提供的真實案例信息進行解釋并提出問題,組織學生以個體、小組分析或案情重現的形式對案例展開討論,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5]。2.進行模擬炒股比賽采用“同花順”網絡金融實驗室組織模擬炒股比賽,設定比賽規則、初始資金和比賽時間,以小組為單位,以基金公司的模式來創設團隊進行比賽,小組中有基金經理、財務總監、分析師和操盤手等角色,每一個學生每天都有具體的任務,在基金經理的帶領下,進行晨會、開盤快評、收盤快報等活動,為獲得更多的收益而努力。最終以比賽排名和操作歷史記錄信息和課堂的參與活躍程度作為成績評定依據。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學生課余時間還可以通過手機進入“同花順”金融實驗室進行模擬炒股比賽,解決了教學過程中時空受限的問題,學生有更多時間和機會參與比賽,提高了學生的實際操作和投資分析的能力。3.創新“技能大賽驅動”模式參加全國技能大賽對于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創業能力有很大的推動作用,也是進行實踐教學的重要環節[6]。通過參加職業技能大賽,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選拔和指導,以提升學生的職業綜合能力,也可以促進教師的實踐水平的提升,掌握行業發展的最新動態。例如,2015年參加了“全國證券投資模擬大賽”,有地區選拔賽和全國總決賽,賽事持續6個月。大賽是通過“國泰安虛擬交易所”系統進行的,該系統為學生提供真實的交易環境,實時進行下單交易、投資分析、真實撮合、收益率評估,可以全面提升本專業學生在證券投資實訓方面的實踐能力,極大地推動了本課程教學互動和教學模式的改革。4.科學設定上課時間和實訓周期在實踐教學中,可以將課程的時間安排在上午第三、第四節課,這兩節課的時間在10:00-12:00;下午可以提前到1:00觀盤和操盤,上課時間在1:00-3:00,這樣可以協調教學時間與學生操盤時間的矛盾。另外,課程實訓周期應該覆蓋整個學期。每周一早上8:00—9:30,在任課教師的指導下,小組對上周的整體股市情況進行回顧,并對出現的熱點事件和經濟現象加以分析,最后預測本周股市整體情況。其他時間,學生可以在班級微信群或QQ群里進行討論分析,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給予相應的指導。學生通過較長周期的訓練,能充分了解股市,調整投資心態,進一步提升投資技巧,形成適合自己的投資風格。5.結合課外社團活動強化教學效果本課程對應的社團是投資理財協會,學院的投資理財協會是2008年創設的,協會以培養投資理財意識,樹立正確的投資理財理念,提高投資理財技能,開闊金融眼界為宗旨,為對投資理財有興趣的學生提供交流平臺,通過參觀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參與專家講座、投資理財比賽、金融機構實習等活動,促進學生對證券投資的理解和把握。作為投資理財專業的第二課堂,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提升了學生的專業素質。
(三)實訓內容設計
證券投資實訓課程以任務引領總體課程體系設計思路,根據崗位(群)職業能力需求設置課程內容,變知識學科本位為職業能力本位[7]。通過創設工作情景、結合職業技能證書考證等方式,開展證券交易、投資等技能的操作訓練,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主要定位于證券公司營業部客戶經理、柜臺和咨詢等崗位,這些崗位的主要任務有:客戶開發、柜臺操作業務(開銷戶、交易委托等)、向投資者提供咨詢。根據崗位需要,課程設計了情景教學實訓單元(具體情況見表1),每個實訓單元對應著相應的模塊內容,按每個模塊分解成的若干任務進行教學,具體教學過程的組織情況見表2。
(四)考核方式
“證券投資實訓”課程以職業素養為質量標準構建考核評價體系?己瞬捎眠^程考核與終極考核相結合的方式,過程考核占總成績的60%,終極考核占總成績的40%。過程考核包括基金團隊的投資收益率排名、各個實訓單元的團隊成果展示、課堂表現及參與情況等。終極考核為對股票所撰寫的投資分析報告。
參考文獻:
[1]馮年華,周宏,劉克健.“教學做合一”思想指導下的實踐教學改革簡論[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11):154-155.
[2]侯懷銀,李艷莉.“教學做合一”述評[J].課程•教材•教法,2013(8):16-17.
[3]楊建平.按照職業崗位需求設計課程教學內容[J].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4):12-14.
[4]孫可娜.證券投資實訓[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5-11.
[5]陳南旺.“證券投資分析”模擬股市仿真實踐教學設計[J].江西金融職工大學學報,2009(4):76-78.
[6]王慶國,吳夕暉,易志恒.證券投資與管理專業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J].職業技術教育,2009(14):56-58.
相關期刊簡介:《證券導刊》本刊以傳播理性投資文化為己任,為證券市場投資者提供專業證券資訊服務。依托匯集國內70多家權威專業研究機構和1600多位一線分析師的專業平臺,提供最新權威的研究分析報告,把握最新經濟局勢,提供有價值的行業數據,發掘潛在投資機會,追蹤國內機構對上市公司股票的預測與評級。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