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6-22所屬分類:經濟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這篇銀行管理論文發表了金融衍生工具在商業銀行利率風險管理中的作用,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雖然得到了發展,但仍然存在嚴重的風險,導致金融市場波動頻頻發生,那么金融衍生工具的內涵和特點是什么呢?面臨商業銀行的利率風險和管理現狀,金融衍生工具具有哪些
這篇銀行管理論文發表了金融衍生工具在商業銀行利率風險管理中的作用,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雖然得到了發展,但仍然存在嚴重的風險,導致金融市場波動頻頻發生,那么金融衍生工具的內涵和特點是什么呢?面臨商業銀行的利率風險和管理現狀,金融衍生工具具有哪些應用呢?
關鍵詞:銀行管理論文,金融衍生工具
金融衍生工具是1970年以后所產生的新型金融工具,經過近40多年的發展,其數量已經多達1 200多種,并在國際市場上得到了空前的發展。金融衍生工具能夠方便有效地分散轉移風險,但因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而導致嚴重虧損甚至金融市場波動的事件也頻頻發生。
目前,我國正在加大市場化的推進,各種市場參數(利率、匯率、股指等)的市場化程度不斷加深,市場風險已成為商業銀行所面臨的最重要風險之一。由于當前我國商業銀行并不允許股票、商品類的投資,因此利率風險成為了我國最主要的市場風險之一。傳統的保險、投資組合、資產負債管理等方法已經不足以有效的應對商業銀行所面臨的利率風險。而運用發展迅速、能夠有效的分散風險、轉移風險且方便有效的金融衍生工具來應對商業銀行所面臨的利率風險則具有很現實的意義。
一、金融衍生工具的內涵與特點
(一)金融衍生工具的內涵
金融衍生工具是從基礎金融工具(股票、債券、外匯等)上衍生出來的新的金融產品。它是基于或衍生于金融基礎產品的金融工具[1],其自身并不具有價值,其價格隨著基礎金融工具價格的變動而變動。它產生的最基本的原因是為了規避風險,金融自由化及金融機構的利潤驅動則進一步推動了它的發展。按交易形式來分類,基礎的金融衍生工具可分為四類,即遠期合約、期貨、期權和互換。
(二)金融衍生工具的特點
1.虛擬性
金融衍生工具具有虛擬性,它們都是虛擬性的產品,且金融衍生工具同樣具有衍生性,也即金融衍生工具的價格是受制于基礎工具的,它是從金融基礎工具中衍生出來的,同時又可以衍生出其他的金融衍生產品。如果基礎金融工具是股票等的虛擬資本,則金融衍生工具就會具有雙重虛擬性[2]。這是衍生工具所獨有的,也是其能夠規避風險的原因所在。
2.跨期性
跨期性是指,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一般會經過一定的時間跨度,交易者會根據對利率、匯率、股指等指標的變動趨勢的預期選擇約定在未來按一定條件是否進行交易。金融衍生工具跨期性的特點十分突出,它是金融衍生工具的基礎特性,也是金融衍生工具發揮其套期保值功能的基礎。因為它可以通過時間來決定到期是否交易來避免大的損失或獲取高的收益,從而達到規避風險、套期保值的目的。
3.杠桿性
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桿性是指其交易只需少許保證金即可簽訂遠大于保證金金額的大額交易合約。當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日確定后,已交易的衍生工具還可以進行再交易。杠桿性使得交易者可以以小博大,它既可以使收益多倍放大,也可以造成巨額虧損。同時,杠桿性決定了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投機性和高風險。
4.風險性
金融衍生工具是一把“雙刃劍”,既能用于規避風險,同時又能夠產生新的風險。金融衍生工具產生的原因就是為了規避風險,因此風險與金融衍生工具是不可分割的。這也是使用衍生工具所需要謹慎的地方,它也可以產生更嚴重的問題,甚至導致銀行破產。目前金融衍生工具所面臨的風險主要有市場風險、信用風險、營運風險和法律風險[3]。
二、我國商業銀行所面臨的利率風險及管理現狀
按照基準價格可將商業銀行所面臨的市場風險分為利率風險、匯率風險、股票風險和商品價格風險。當前我國商業銀行禁止從事股票和商品類投資,因此利率風險則成為了我國商業銀行所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利率風險是指商業銀行由于市場利率的不利變動而遭受損失的可能性。我國利率水平一直由中央人民銀行所調控,商業銀行沒有制定利率的權利,商業銀行對于利率的變動也一直處于被動地位。當前我國利率市場化的改革正在進一步推進,而商業銀行又缺乏對利率風險的管理與監督,因此利率風險是商業銀行所面臨的最主要的市場風險之一。
當前,利率市場化機制的改革步伐正在加快,新的金融工具不斷涌出,本國銀行資產的負債業務、表外業務程度加深,各類業務正日益在越發靈活的市場價格體系中呈現,原有的不合理資產結構也面臨更多的風險,需要進一步調整。長期以來,我國金融市場化水平低、商業銀行市場風險控制窄,使得我國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存在以下一些問題:對于市場風險的管理與監督晚;市場風險意識低;數據信息不完備;不健全的風險管理組結構及風險管理的缺乏。
三、金融衍生工具在利率風險管理中的應用
(一)商業銀行利率風險的類型
1.重新定價風險
重新定價風險又稱成熟期不匹配風險[3],是商業銀行最主要、最常見的利率風險形式。它是指當利率變動時,由于商業銀行的利率敏感性資產與負債的不匹配所導致的銀行收益減少的風險。
2.收益率曲線風險
又稱利率的期限結構變化風險,是指由于經濟周期的波動導致收益率曲線形狀和斜率的變化所引起商業銀行收益減少的風險。隨著經濟周期的不斷運動,收益率曲線的斜率和形狀會發生較大變化。在大部分情況下,銀行短期利率是低于長期利率,這時收益率曲線的斜率是正的;但在擴張階段,長期利率可能會低于短期利率,甚至出現利率倒掛現象,此時的收益率曲線的斜率為負。這使得短期負債比率高的商業銀行存在較大的利率風險,銀行依靠利差所帶來的收益減少甚至為負。
3.基差風險 當利率水平變動時,商業銀行所持有的各類資產負債金融產品對于利率變動的反應程度各不相同,這就使得銀行的收益面臨著風險。銀行間的基準利率一般采取同業拆借利率或回購利率,隨著我國利率市場化的進一步推進,基準利率隨著市場變動而不斷變化,商業銀行所面臨的基差風險也會變大。
4.選擇權風險
也稱期權性風險。當利率變動時,客戶可以選擇提前還款或是提前取款,從而造成商業銀行利差收入減少,形成選擇權風險。例如,當利率上升時,貸款人會選擇提前還款,而當利率下降時,存款人會選擇提前取款?蛻魰鶕实淖儎舆x擇用一定的費用去獲得更高的收益或減少損失。但在客戶獲得收益或減少損失時,銀行則承擔了這部分差額,使得銀行的收益減少。
(二)金融衍生工具在銀行利率風險管理中的應用
商業銀行對于其資產負債的調整具有局限性,而且對于利率的預測分析總會出現偏差,因此依靠利率的預測分析進而進行資產負債調整來防止利率風險是不可行的。而具有套期保值功能的金融衍生工具則是很好的選擇。相應控制管理利率風險的利率衍生工具主要包括遠期利率協議、利率期貨、利率互換和利率期權[3]。
1.遠期利率協議的應用
遠期利率協議是一種遠期合約,它是由銀行所提供的一種場外交易的金融衍生工具。協議交易雙方約定在未來的某個時間按照協議規定的利率與參照利率(一般以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利率為參照利率)之間的差額進行支付,該支付在協議的名義本金的基礎上進行。它的交易是“名義上”的交易,因為遠期利率協議的交易并沒有發生實際的本金支付,因此遠期利率的交易并不會反映在資產負債表上。它主要用于防范利率風險,因此它可以用來規避商業銀行的重新定價風險。
2.利率期貨的應用
利率期貨是以有價證券為標的物的期貨合約,它可以通過其套期保值的功能來規避由利率的不利變動而引起的有價證券收益的損失。商業銀行可以運用利率期貨來調整其資產負債的結構,保證其在未來的收益,因此它可以用來規避重新定價風險和收益率曲線風險。
3.利率期權的應用
利率期權是購買者在支付一定費用后所獲得的權利,購買者可以根據當期的利率水平選擇是否執行協議中所規定的利率。若不執行,購買者所損失的只是購買利率期權的費用,而這部分費用往往要低于其收益或是損失。因此,它可以用來規避基差風險和選擇權風險。
4.利率互換的應用
利率互換是指交易雙方以同種貨幣的等量金額為基礎,約定在一定時間內交換雙方的計息方式[5]。利率互換實際是一種遠期協議,最基礎的是固定利率與浮動利率的交換,也可以進行浮動利率間的互換,即基差互換。它可以將資產負債調整在同一基礎,從而規避基差風險。因此,利率互換可以用來規避基差風險、重新定價風險及收益率曲線風險。
四、結論
銀行風險的防范永遠是銀行最重要的問題,而結合我國國情,利率風險又是目前我國商業銀行最突出的風險之一,F今金融全球化時代,金融危機時刻威脅著我們,銀行風險的成因更加具有復雜性。本文通過對運用金融衍生工具對商業銀行利率風險更好地加以管理進行了論述。通過分析商業銀行利率風險的種類以及各種風險的特點輔助相應的金融衍生工具,明確了金融衍生工具對于利率風險的防范有著顯著的效果。但任何事情都具有兩面性,都不是完美的,金融衍生工具同樣具有很高的風險,零八年的金融危機便由此而起。我們需要謹慎、適度地運用金融衍生工具,以期達到理想的效果。
推薦期刊:《金融評論》Chines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雙月刊)2009年創刊,旨在通過優秀研究成果的發表推動經濟與金融領域的理論探索,并為中國學者走向世界經濟理論前沿提供平臺。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