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我國預算績效管理新改革方向

發布時間:2016-04-07所屬分類:經濟論文瀏覽:1

摘 要: 在當前預算績效管理上的新發展方向有哪些呢,應該怎么來促使現在經濟建設新改革呢?本文是一篇經濟論文。預算績效管理 是績效預算與我國國情相結合的創新,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體系內容。國外績效預算在長期發展進程中形成了豐富的理論基礎與有益的做法,通過借鑒

  在當前預算績效管理上的新發展方向有哪些呢,應該怎么來促使現在經濟建設新改革呢?本文是一篇經濟論文。預算績效管理 是績效預算與我國國情相結合的創新,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體系內容。國外績效預算在長期發展進程中形成了豐富的理論基礎與有益的做法,通過借鑒研宄,結合我國國情,移入中國“土壤”,進行理論與實踐的創新,從而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是當前預算管理的一種理想模式。

  摘要:20世紀30年代至80年代,美國率先進行了一系列的預算改革與探索,如推行績效預算、建立規劃一項目一預算、實行目標管理預算和零基預算等,這些預算改革都形成了各種新的預算編制模式,目的是希望用理性的預算分析來取代根據政治判斷和預算基數來分配資金的傳統預算模式,并強化資金使用上的技術衡量,關注產出績效,因而也被稱為理性預算模式、績效預算模式,使得績效預算逐漸被視為一種促進公共服務品質和施政成果改善的過程。這些是績效預算發展的早期階段,體現了對績效衡量的要求,完善了績效評價體系和方法,構成了績效預算的主要內容。

  關鍵詞:預算績效,經濟制度,經濟論文

  1緒論

  本論文立足于我國財政發展階段的現實國情,從深化預算改革的要求出發,借鑒國際上成熟的績效預算理論與實踐做法,結合當前預算績效管理發展的條件、推進的要求和改革目標等,沿循財政管理的發展趨勢,從理論邏輯、歷史邏輯、現實邏輯、發展邏輯等方面著眼,提出并確立論文選題。本論文是在我國建立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背景下,在完成了財政體制改革和預算管理改革的主要任務,提出建立公共財政框架的目標后,對現行預算績效管理的一次系統回顧與總結,并從國內實踐、國際經驗以及改革發展的角度,對進一步推進和完善預算績效管理所作的理論構建和政策思考。(1)我國不斷深化的財政改革開始要求財政支出講求績效建國以來,我國一直實行與計劃經濟相適應的高度統收統支的財政管理體制。期間,也進行過一些放權讓利、劃分收支等多種形式的包干體制方面的探索,但基本上都屬于比較穩定的時期,并沒有從體制和框架上進行大的改革。這時期的財政預算制度具有典型的計劃經濟的特征,財政管理總體上比較粗放,財政收入規模較小,不能滿足日益擴大的建設性支出的需要,其關注的重點是財政收入水平及能力。

  2預算績效管理的界定:相關概念的提出與辨析

  2.1主要概念及內涵

  其中:“經濟性”是成本與投入的關系,關心的是資源節約問題,是指以最低的資源耗費獲得一定數量和質量的產出,即如何實現支出最少,強調的是成本,追求花費最小化;“效率性”是投入和產出間的比例關系,關心的是手段問題,注重手段性、過程性的產出和單位產出,是指在一定的產出或投入情形下使得投入最小化或產出最大化,表現為預算活動的產出同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投入要素之間的比率,即是否講求效率,強調的是產出,追求產出投入比的最大化;“效益性”是產出與目標(結果)的關系,側重于所提供的公共服務和產品符合政策目標的程度,關心的是目標或結果問題,注重結果性的產出和目標產出,表現為預算支出結果在多大程度上達到社會、經濟、政治等方面的預期目標,是指既定目標的實現程度或一項活動預期影響與實際影響之間的關系,即支出是否得當,強調的是效果,追求效益的最優化;"公平性”是目標與社會公平的關系,即社會公眾(尤其是弱勢群體)能否得到公平待遇和享受公共服務,注重社會性和公眾滿意度,追求社會公平。四個方面相互融合,基本詮釋了 “預算績效”的內涵。其內在聯系如圖2-1所示。

  經濟論文:《經濟管理》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的一份以管理學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學術月刊。內容涵蓋經濟學、管理學兩大學科門類,致力在工商管理一級學科及其緊密相關的應用經濟學若干專業體現中國水平。

我國預算績效管理新改革方向

  2.2明確預算績效管理的幾個關系

  預算績效管理是預算管理與績效管理的有機融合,已經成為目前加強預算管理的重要內容,二者有著內在的緊密聯結,并體現出一定的差異和不同的特點。一是預算績效管理與預算管理在本質上是一致的。預算績效管理強調預算支出的效率和責任,針對傳統預算管理存在的“重分配、輕管理,重支出、輕績效”問題,采用科學的體系和方法,突出強調績效導向,目的是進一步改進預算管理水平,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其本身仍屬于預算管理的范疇;而講求績效是預算管理的應有之義,其中優化資源配置、提高支出效益也是傳統預算管理的重要職能。從這一點上看,兩者的本質是相同的。二是預算績效管理依托于預算管理改革。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必須依賴一定的預算管理基礎,近年來推進的部門預算等一系列預算改革,使得預算管理的科學性、規范性不斷提高,為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提供了前提條件和堅實基礎;同時,推進預算績效管理,又可進一步促進預算管理改革的深化。二者互為依托,互相提供支撐。

  3預算績效管理的現實起點:基于我國財政改革進程與問題的分析........37

  3.1從我國公共財政演進的視角分析預算績效管理的發展脈絡.........37

  4預算績效管理的理論支點:對理論基礎的探源與構建..............59

  4.1預算績效管理的沿革與制度變遷.......59

  5預算績效管理的國際視點:國外實施績效預算的基本情況(上)..........95

  5.1績效預算發展概覽.......95

  5.1.1績效預算實施的原因.......95

  10中長期改革方向與路徑:走向績效預算改革之路

  10.1對我國預算績效管理的路徑回顧與分析

  在當前經濟社會轉型過程中,我國是一個財政支出壓力異常強大的國家。近十年來,財政收支規模呈現跨越式發展,從2002年近2萬億元到2012年己超過12萬億元,公共產品提供壓力大,財政資金高度緊張,收入增加很難滿足支出增長,而且隨著中國經濟告別高速發展期,財政收入的低增長必將成為常態,通過增加收入來“開源”成效甚微,必須從支出“節流”上創新,迫切需要在收支矛盾不斷加劇的情況下,尋求一種使資金供給結構安排具有客觀依據支撐的平衡之路。而預算績效管理要求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強調支出效率的內在制度核心,則很好地適應了現實財政形勢的要求,成為提升預算管理水平、解決當前財政收支困局的一種必然選擇。

  10.2績效預算凸顯財政預算管理的發展趨勢

  由于預算上的政治較量,使得預算分配變成了利益的平衡,陷入無休止的爭吵,在資源使用上也出現了低效循環。為了改變這種狀況,隨著預算管理的發展和技術方法上的創新,一些專家主張引入“理性”因素的預算分析,要求實行科學管理手段,盡量將政治因素排除在外,促進在政治分配的環境下提高預算資金的使用效率。

  .........

  結論與展望

  預算績效管理是預算管理改革的一次薪新實踐,它源于績效預算的理念,發端于績效評價試點,創新于預算管理過程,在不斷發展與探索中形成了有中國特色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構建了相對完整的體系內容。縱觀全文所述,可以得出以下幾個結論:結論一:預算績效管理是預算管理與績效管理相融合的實踐,適應了預算管理的發展要求。在預算管理的實踐中,引入績效管理理念、方法和手段,實現二者有機融合,從而提高預算支出效率、提升預算管理水平,是預算管理從規范性向效益性發展的必然要求。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