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1-28所屬分類:經濟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在當前審計新管理應用模式有哪些呢,要如何來促使現在審計新科技發展呢?本文是一篇審計論文。目前,我省市政工程結算大多采用定額計價為依據,因此在結算時應重點做好工程量和定額套用的審查。筆者根據多年審計工作經驗,認為要做好市政工程結算審計工作,應
在當前審計新管理應用模式有哪些呢,要如何來促使現在審計新科技發展呢?本文是一篇審計論文。目前,我省市政工程結算大多采用定額計價為依據,因此在結算時應重點做好工程量和定額套用的審查。筆者根據多年審計工作經驗,認為要做好市政工程結算審計工作,應做到“三個結合,四個到位”。三個結合即一是理論計算工程量與實際完成工程量相結合;二是圖上標注數據與實地勘測數據相結合;三是合同內完成工程量與合同外完成工程量相結合。四個到位即一是施工方完成的實體工程量要審到位;二是監理等簽證工程量要審到位;三是設計變更工程量要審到位;四是主要的材料價格要核實到位。
摘要:城市市政工程建設是形成和完善城市功能、發揮城市中心作用的基礎,它是搞好本地區經濟,改善城市居住生活環境,提高城市品位的基本條件。伴隨著我國國民經濟飛速增長及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加大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力度,擴大城市的知名度,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已成為我市乃至全國各地區城市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而作為城市構成骨架的市政設施工程,一般都是非贏利性的,它建成后不能直接產生經濟效益,而只能產生社會效益。市政工程的本身特點決定了它的建設資金來源主要來自于國家的投入和地方的資金籌措,而這些資金的投入與城市建設龐大的資金需求相比是有限的,因此提高市政工程資金的使用效益是城市建設者和管理者必須努力和追求的方向。一項市政工程從基本建設程序看,須經過可行性研究、項目立項、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施工階段、竣工驗收等多個階段和環節。那么,如何做好市政工程的投資控制和審計,筆者結合近幾年的工作經驗,談談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審計管理,審計制度,審計論文范例
一、 重視建設前期的工程造價控制和審計
這里所講的建設前期是指從可行性研究到工程招投標期間。長期以來,人們普遍重視工程竣工驗收后的結算審計,而忽視開工前前期審計。但事實上,一個項目的決策是否正確,方案是否經濟可行將直接影響整個造價。一項研究數據表明, 投資決策階段對整個工程造價的影響度達到80%。因此,搞好此階段的工程造價審計至關重要。要搞好工程開工前前期審計,須從三方面入手。
審計論文:《現代審計與經濟》,《現代審計與經濟》雜志社成立于1985年,該社屬省機構編制委員會批準的國家機關事業單位。本刊是面向全國公開發行的經濟類期刊。雜志圍繞經濟工作中心,宣傳黨和國家有關審計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傳播經濟、審計信息,總結交流工作經驗,樹立審計和財經領域遵紀守法的典型,揭露了經濟領域的腐敗現象,弘揚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指導推動審計健康發展。作為我省唯一公開發行的審計期刊, 《現代審計與經濟》始終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按照“審計宣傳工作為審計事業發展服務”的的中心思想,在堅持期刊特色,不斷深化改革,堅持貼近市場,服務讀者等方面做出了不斷的努力與探索,使刊物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與喜愛。
首先,搞好投資估算審計。大量的事實證明,市政項目前期估算的偏差是造成其投資效益低下、三超現象屢禁不止的根源。前期工程造價管理的失誤也往往為后期施工階段的技術變更和投資超額留下隱患。由此可見,只有加強項目決策的嘗試,建立項目優化評選,采取科學的估算,細致的作好投資估算審計,形成最高投資限額,以便有效遏制“三超”現象。但就目前市政工程計價依據來看,缺少工程建設前期評估依據,對搞好前期的投資控制和審計帶來一定的困難,這就要求造價管理部門在做好新的市政預算定額頒布實施的基礎上,搜集已建市政工程結算資料,做好市政工程定額的編制出臺工作,為建設前期階段提供一個合理的造價控制和審計依據。
其次,把握好設計階段的造價審計。我們之所以把設計階段的工程造價管理作為一個重點來進行控制,是因為在投資控制完成后,有效地控制造價就從設計階段開始。只有在設計圖紙未交付使用實施前就把好工程造價管理這一關,才能為總體工程造價控制打好基礎,因為后續的造價控制都是在施工圖預算的基礎上進行調整的。如果設計人員在設計階段未肩負起優化設計和有效控制造價兩重擔,則勢必增加工程不必要的投入,造成浪費。例如,我們對某市政項目主干道排水工程設計進行審計時,發現在管道溝槽開挖回填這一項,原設計方案是溝槽開挖后,回填石粉和石渣。經過我們實地勘測,此條主干道土質情況良好,在溝槽土方開挖后,采用原土分層夯實回填,就能保證上部路面基層的強度要求。為了保險起見,我們請有關專家進行強度驗算,發現按此方案完全符合要求。僅此一項,兩方案造價就相差4.6倍,就此審減造價356萬元。由此可見,設計階段的工程造價管理和審計不但必要而且很重要。在設計一開始,就將控制投資的思想根植于設計人員的頭腦中,通過設計階段開展限額設計、設計方案競標及運用價值工程原理等優化設計方案,提高設計質量,做到技術和經濟相統一。工程審計人員要參與設計項目的投資分析,能動的影響設計工作,以保證工程造價的有效控制。
最后,搞好工程開工前的招投標及合同審計。工程招投標及簽訂施工合同是工程項目開工前的最后一道工序,是確定工程造價、擇優選取施工單位的關鍵階段,因此,搞好此階段的審計非常重要和十分必要。招標階段對工程造價控制的重點應放在規范招標活動方式的確定上,招標評標應實行合理的低價中標。隨著工程造價體制和管理模式的改革,工程量清單在全國得到較好的推廣和實施。工程量清單招標即是由招標人按統一的工程量計算規則,計算并提供工程量清單,投標人視自身的技術、管理水平和勞動生產率以及市場價格進行自主報價。工程量清單價對透明招投標活動、減少施工合同糾紛、推行競爭和市場定價、控制工程造價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但在實際招投標過程中,作為標底的工程量清單,往往與合同約定施工單位完成的工程量差別較大,施工方在報價時借此鉆空子,利用報價技巧,采用不平衡報價,將合同約定不做或者少做的工程項目壓低報價,將合同中必須作或者可能超做的部分項目報高價,以此來獲得超額利潤。如我們對某市政項目一條路堤合一的大道招標及合同審查時,發現合同約定道路北側綠化帶部分,基礎土方此次不用填筑,而基礎清淤部分清單工程量太少,施工方將土方填筑每立方壓低單價5元,而基礎清淤部分每立方抬高單價10元。經過我們核實,道路北側綠化帶部分土方量為16萬立方,基礎應增加清淤量5萬立方。此兩項經過我們審計,調減合同價35萬元。由此可見,在一項市政工程開工前,開展招投標及合同審計顯得尤為重要。
二、 加強市政工程建設期間工程造價的跟蹤審計
工程建設期間是影響工程造價又一個相當關鍵的時期,因為工程建設固有的特性決定了它的建設周期長,建設工序繁多,因而影響工程造價形成的因素也多。此階段一直是工程審計的薄弱環節,因此加強工程建設期間的跟蹤審計十分必要。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加強市政工程造價跟蹤審計:
1、審計關口前置,搞好工程開工后的土方挖填造價審核。市政工程的建設,原始地貌的勘測準確與否直接關系到土方工程量計算的準確性,對最終工程造價的影響較大,施工單位往往在這方面做文章,擴大工程量。我們必須從地形的勘測開始同步進行跟蹤審計,以便準確地第一手材料,為最終的造價確定打下基礎。
2、嚴格、認真地審計現場簽證。市政工程項目的建設,地下隱蔽工程較多,施工單位往往在隱蔽工程方面巧立名目、千方百計地增加各種簽證。現實中市政工程簽證多的原因主要表現在:一是勘查設計不到位,造成實際工程量與清單工程量差別較大;二是招投標代理不負責任,未認真審查標底清單工程量,造成實際應完成工程量與清單工程量區域較大;三是現場監理工程師執業責任心不強,甚至與施工方勾結在簽假證、多簽證,損害國家利益。一個不符合實際的簽證往往給工程建設單位造成重大損失。如我們在某項市政工程審計中發現,監理簽證的增加基礎清淤、填沙工程量為34000立方,我們找到該段工程的地形原貌圖,據圖測算只有25000立方,我們走訪詢問了該段工程當地居民,又翻閱了現場監理的日志,發現只有26000立方,我們采信現場監理日志記錄的工程量,按綜合單價55元/立方計算,僅此一項就審減44萬元。
3、加強設計變更的控制和審計。設計變更是市政工程實施階段影響工程造價的又一重要因素。設計變更應盡量提前,變更發生越早則損失越小。若在設計階段變更,則只需修改圖紙,其他費用尚未發生,損失有限。若在采購階段變更,不僅需要修改圖紙,而且設備、材料還須重新采購;若在施工階段變更,除上述費用外,已施工的工程還須拆除,勢必造成重大變更損失。所以在變更審計這一塊要嚴格控制設計變更,盡可能把變更控制在設計階段的初期,特別是對工程造價影響較大的設計變更,要先算帳后變更。一般情況下,即使變更可能在技術上是合理的,在審計時,也應全面考慮,將變更后所產生的效益與現場變更增加的費用和可能引起的索賠等所產生的損失,加以比較,權衡輕重后再做決定。在審計中要堅決杜絕內容不明、沒有詳圖或具體使用部位而一味增加材料用量的變更。
三、堅決把好工程造價結算審計關
總之,城市市政工程造價審計控制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進行全過程、多層次、全方位的管理和審計。我們只有加強每個環節造價控制和審計,通過審計來發現項目投資管理上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促使投資管理的不斷完善,提高投資效益。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