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分類:經濟期刊瀏覽:次
《糧食科技與經濟》雜志是全國唯一融自然、社會科學為一體的綜合刊物。創刊于 1976 年,是中國糧油學會會刊,國家糧食局標準質量中心支持期刊。 由原全國米糠油科技情報中心等單位主辦的《糠油科技》經《糧油科技》等更名為《糧食科技與經濟》,多年來一直由袁隆平院士和王瑞元研究員等著名專家擔任顧問,是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統計源期刊、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收錄期刊、臺灣華藝 CEPS 中文電子期刊。
歷史沿革
現用刊名:糧食科技與經濟
曾用刊名:糧食經濟與科技;湖南糧油科技
創刊時間:1976[1]
主要欄目
有專家論壇、糧油加工、糧油儲藏、標準與檢測、食品科技、現代物流、飼料科技、現代物流、經營管理、糧油安全、國外糧農、三農關注等。雙月刊,郵發代號為 42-167 。[2]
投稿要求
1. 文稿論點鮮明,數據準確,文字精練,內容注意保守國家機密。
2. 投稿請用電子文檔傳送,并將“文章標題”作為電子郵件的“主題”發送。電子版稿件請用 Word 格式,并在標題下注明作者姓名、職稱職務、學歷、單位、郵政編碼,文后注明聯系地址、電話、手機號碼和電子郵箱。
3. 來稿文字、數字、計量單位和符號請按有關國家標準、法規撰寫;附圖請精繪達到出版要求,表格請用三線表。
4. 每篇論文均需注明中英文摘要、關鍵詞、參考文獻。中文摘要以 200 字左右為宜 , 最長不得超過 300 字。
5. 屬于基金項目論文請按照國家有關部門規定的正式名稱注明(項目名稱和項目編號),多項基金項目應依次列出。
期刊收錄論文目錄:
糧食托市收購政策的增產效應研究趙霞;劉云;易山姣 (18)
糧食行業人才與糧食產業發展關系的實證分析——基于糧油加工業視角韓夢語;張旭波 (22)
我國特色農業產業研究熊萬丹;曹云忠;黃雪梅 (26)
檢測與標準
單增李斯特菌內化素A單克隆抗體制備及膠體金免疫層析試紙條的研制劉美辰;張彥明;韓金媛;劉小熙;郭健 (30)
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米糠油中谷維素的含量李潤豐;常學東 (35)
面制品中偶氮甲酰胺、過氧化苯甲酰及其代謝物熱處理后變化規律樊繼鵬;屠琦;余秀娟;魏曉培;陳軍;徐振東;顧娟紅 (39)
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稻谷中黃曲霉毒素B1的不確定度評定朱云;蔣澄剛;徐琳娜 (43)
氫化物原子熒光光度法測定大米中總砷含量的不確定度評定胡桂英 (45)
糧食脂肪酸值檢測方法改進符云勇;陳戈;肖學彬;王小慶;龍蘇舒
推薦閱讀:糧食檢驗的必要性及建議
這篇農業中級工程師論文發表了糧食檢驗的必要性及建議,對于我國經濟發展來說,糧食資源的利用是很重要的,保證國家的糧食安全是推薦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基礎,現在利用科學手段提高了糧食檢驗的水平,讓糧食資源實現了高校利用。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