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分類:工業期刊瀏覽:次
《原子能科學技術》月刊,由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主辦,1959年創刊,國內外公開發行,全國性學術與技術兼顧的原子能類核心期刊。
《原子能科學技術》先后被《EI Compendex》數據庫、美國化學文摘《CA》 、日本《科學技術文獻速報》、《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方正Apabi電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CEPS中文電子期刊服務》、《書生數字期刊》等收錄,并已入網“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本刊主要收登核科學技術方面具有創造性的科技成果,旨在促進核科學與技術方面的交流、核技術與其他科學技術間的交叉滲透,推動核科技在國民經濟方面的應用。欄目設置為“物理”、“化學”、“反應堆工程”、“技術及應用”。獲獎情況:1991年全國首屆國防科技期刊評比一等獎;“四通杯”北京優秀期刊全優期刊獎和全國優秀期刊評比三等獎;“八五”期間優秀國防科技期刊獎,2011年“百種中國杰出學術期刊”,“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1985-1996年度連續6次分獲核工業總公司科技期刊評比二等獎,同時獲部科技進步二、三等獎。
原子能科學技術雜志欄目設置
物理、化學、反應堆工程、技術及應用
原子能科學技術雜志榮譽
CA 化學文摘(美)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EI 工程索引(美)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國家圖書館館藏文摘與引文數據庫知網收錄(中)統計源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核心期刊)維普收錄(中)Caj-cd規范獲獎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
原子能科學技術雜志社簡介
1)《原子能科學技術》文稿務求論點明確,文字簡練,數據可靠。篇幅為5000字左右。
2)《原子能科學技術》文題簡明(20個漢字以內);中英文摘要須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城市名、省名和郵政編碼,并應寫敘述性文摘(含有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關鍵詞為3~5個。
3)《原子能科學技術》文稿應采用阿拉伯數字進行分級編號,最多可用4級。引言不編號,也不寫“引言”字樣。
4)基金項目名稱及項目編號、作者簡介(第1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省略)、籍貫、職稱、學位、從事專業需以頁下注形式寫明。
5)文稿中外文字母、符號須分清大、小寫;上下角的字母、數碼和符號等位置的高低應區別明顯;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符號在第1次出現時用鉛筆注明文種。
6)文稿中的數據不能同時以圖和表表述,只能選擇其一;采用法定計量單位,物理量用法定量符號表示;在圖和表中用量與單位的比值表示數值,即量與單位之間用除號“/”相隔,如E/keV。
7)參考文獻須按《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著錄,數量不少于6個,最好個10以上,著錄項目和格式見主頁下載中心。
特別說明:以上雜志信息是雜志社官方的基礎信息,本站僅協助已授權的雜志社進行在線雜志訂閱,非原子能科學技術雜志官網,直投的朋友請聯系雜志社。
期刊收錄論文目錄:
豎直通道內下降液膜蒸發換熱的數值研究王仙茅;常華健;楊林;趙瑞昌 (1580)
非凝性氣體對汽-氣穩壓器穩壓的影響研究馬喜振;賈海軍;劉洋;吳磊 (1586)
采用FFT方法對橫搖條件下堆芯核熱耦合流動不穩定性的分析魯曉東;陳炳德;王艷林;彭傳新;昝元鋒;黃彥平 (1592)
傾斜條件下并聯矩形通道流動不穩定性實驗研究唐瑜;陳炳德;熊萬玉;黃彥平;徐建軍 (1600)
帶繞絲2×2棒束超臨界水傳熱實驗研究胡振梟;劉達;陶家琪;顧漢洋 (1606)
單側部分開口方腔自然對流數值模擬馬崇揚;王長茂;張東輝 (1612)
非參數統計分析方法在冷凝試驗不確定度分析中的應用王章立;王海濤;王國棟;王喆 (1618)
不同湍流模型對氫氣分布影響的數值研究王迪;曹學武 (1622)
利用測熱技術測量核反應堆中子通量密度楊銅鎖;史永謙;朱慶福;楊維平;張建祥;王藩;王團部;魯瑾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