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淺談當下校車為何頻頻發生事故

發布時間:2014-08-29所屬分類:管理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國內外的實踐表明,完善的專業校車市場構成了校車交通安全的保障。此外,還必須從法律的層面來保障校車安全管理。只有通過明確的立法來為校車安全管理制度提供政策指導和法律保障,才能保障校車系統實際運行的效果。 一、校車安全事故發生原因 (一)校

  摘要:國內外的實踐表明,完善的專業校車市場構成了校車交通安全的保障。此外,還必須從法律的層面來保障校車安全管理。只有通過明確的立法來為校車安全管理制度提供政策指導和法律保障,才能保障校車系統實際運行的效果。

  一、校車安全事故發生原因

  (一)校車質量本身不達標

  當前學校使用的校車種類繁多,有校自備車、學校租用客運公司的車、私人或者單位社會和小眾企業聯合社會企業一起運營的車、家長自行組合的車,甚至在一些農村地區,農用三輪車、拖拉機和報廢車等成為學生上下學的主要交通工具。類似這樣的“黑校車”都存在著極大的安全隱患。

  (二)校車超載、司機違章駕駛現象嚴重

  由于目前對校車司機資質要求不高,且大部分校車是社會車輛,司機并不具備運營校車的專門資格,許多校車司機并不具備過硬的專業素質、駕駛技能和高度的責任心。校車運營者往往為了節省費用而超載。甘肅正寧“11·16”特大交通事故原因調查結果表明,正是由于司機的超載、違章駕駛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三)教育經費投入不足

  我國的教育經費投入和國際相比處于較低水平。199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提出,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GDP的比例要達到4%,這一數字是世界衡量教育水平的基礎線。但由于我國GDP增長迅速、財政收入占GDP比率較低等原因,這一目標未能如期實現。近年來,雖然這一比例有所上升,但是效果不明顯。我國人均教育經費仍然不到世界人均教育經費的一半,不到經濟合作組織國家人均的十分之一。尤其在教育經費更為緊缺的農村,車輛狀況很差的二手車當做校車是普遍存在的現象。經費短缺還造成了農村道路條件差,很多校車要途徑農村沿河堤路、簡易橋梁,由于路基松軟、橋梁狹窄,極易發生交通事故。

  (四)校車運營混亂、監管不力

  在校車管理上,教育、公安、交通等部門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由于目前對校車實行的是共同管理、共同負責的管理制度,然而,這種“共同的管理”往往存在很大的弊端。就是會造成最終無人管理,無人負責。一旦缺乏責任主體,就容易造成管理結構松散,自生自滅、自我管理的狀態。

  (五)撤點并校制度不合理導致校車事故

  2001年,為了整合農村教育資源配置,我國農村實施了撤點并校政策,將臨近村落的學校進行合并,發展成為中心學校。撤點并校十一年來,農村學校的數量銳減,據統計,2000年到2010年,在我國農村,平均每一天就要消失63所小學、30個教學點、3所初中,幾乎每過一小時,就要消失4所農村學校。許多農村孩子上學的距離變遠了,而農村學校住宿的條件往往很差,因此孩子唯一的選擇便是坐校車上學。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校車安全事故可歸因于撤點并校政策的制度缺陷。

  二、國外相關校車制度掃描

  西方發達國家對于校車安全問題非常重視。除了對校車的質量嚴格把關外,還將校車安全的有關事宜立法,而且立法非常細致,確保將校車安全提升到法律的高度,從而確立校車的特權,引起全社會的重視與遵守。

  (一)美國

  在美國,有專門立法規定校車制度。美國的教育法規定,所有美國兒童必須接受12年的義務教育,兒童所在的社區必須提供完全免費的教育,而完全免費教育的一個重要部分就是“免費乘坐校車”。從上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美國就實施了強制性的乘校車上學制度。

  在美國,聯邦、州以及地方政府共同管理校車服務,校車管理是美國為數不多的幾個要求國家介入和規范的行業之一。美國聯邦政府負責發布規范及校車安全的底線標準。有時美國國會也會出臺新的法律如《校車安全修正案》來影響整個產業,而更為日常的管理來自州政府層面。美國50個州大都明確規定了校車的優先權。

  美國有著完善的校車標準。全美所有校車實行統一標志,即黃色車身加黑色大塊條文,并噴涂“校車”的醒目字樣。美國校車的“待遇”與警車相仿,甚至優于救護車和消防車的待遇。

  (二)加拿大

  加拿大通過設計科學的校車、嚴格有序的管理和相關人士對各種制度的自覺遵守,有效保障了乘坐校車學生的安全,校車交通事故導致學生人身安全受損的情況極為少見,被譽為“世界第一安全校車”。

  加拿大各省都有一系列法律和規章保障校車安全。除了嚴格法規外,全國統一的規范標準從硬件上保障了學生的安全。加拿大的校車都是經過科學研究和特殊設計的,其堅固程度高于任何其他車輛,且根據學生特點特別增加了一些防撞、阻燃等安全設施。

  加拿大對校車司機的要求非常嚴格。除了必須符合作為常規司機的要求,如有三年以上的駕齡,通過司法機關的無犯罪記錄檢查,通過政府部門的酒精和藥品的嚴格測試,還要求校車司機必須富有同情心和愛心,有在和孩子相關的社區服務的經驗,喜歡并能很好地與孩子溝通。

  (三)日本

  日本城市中小學生絕大多數就近入學,但在不少偏遠地區的地方教育委員會為當地中小學生建立了校車制度。日本校車制度在經營上一般有兩種模式:一是由地方政府購買車輛作為專門的校車使用,并招聘校車司機;二是地方政府或學校與交通公司簽訂合同,這兩種經營模式的校車司機和交通公司都要接受地方教育委員會的管理和監督。

  日本各地方政府通過制定校車運行規則,對校車實行嚴格的規范化管理,特別是注意明確地方政府、校車司機、乘車學生等各方責任,以此增強相關人員的安全和責任意識。根據日本《偏僻地區教育振興法》,國家財政在特定情況下給予一定補助,即如果符合國家規定的偏遠地區學校的認定標準,在需要購買校車時,國庫負責承擔購車所需經費的1/2。

  三、我國《校車安全管理條例》的出臺

  2011年校車事故的頻發促使國務院加緊了校車立法的腳步。經過幾個月的緊急部署、起草、論證,2012年4月5日,國務院正式出臺了《校車安全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

  《條例》制定的思路一是要針對保障校車安全的主要環節,作出符合我國國情、特別是符合農村地區實際情況的校車安全管理規定,切實做到安全有保障,實際可執行。二是《條例》應主要規定保障校車安全的制度規范,同時要處理好與符合我國國情的校車總體制度和政策的銜接。三是應考慮地區之間、城鄉之間的不同情況,在確立全國普遍適用的校車安全管理基本制度的同時,給地方制定符合本地實際情況的具體辦法留出較大空間。

  《條例》除了對校車安全管理問題作出規定外,還在總則中對保障就近入學、發展城鄉公交,以及政府對校車服務的政策支持等問題作了原則規定。學校的布局、城鄉公共交通的發展、國家對校車的政策支持等問題,雖不直接屬于校車安全管理問題,但與校車安全問題密切相關。對這些問題,有關部門正在抓緊統籌研究,建立相應的制度。為此,校車條例對這些與校車安全密切相關的問題作出了銜接性的規定,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為從源頭上減少學生上下學的交通風險,應當切實貫徹《義務教育法》關于保障學生就近入學,以及設置寄宿制學校保障居住分散學生入學的規定,盡量使中小學學生上學不乘車或少乘車!稐l例》為此規定:“縣級以上地方政府應當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學生數量和分布狀況等因素,依法制定、調整學校設置規劃,保障學生就近入學或者在寄宿制學校入學,減少學生上下學的交通風險。”

  (二)學生集體乘坐校車,交通風險過于集中,一旦發生交通事故,造成大量未成年人傷亡,損失太大。應當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包括發展農村客運班線,使學生盡可能乘坐公交車上下學。為此,《條例》規定:“縣級以上地方政府應當采取措施,發展城市和農村的公共交通,合理規劃設置公共交通線路和站點,為需要乘車上下學的學生提供方便。”

  (三)明確政府保障的職責范圍,《條例》規定:“對確實難以保障就近入學,并且公共交通不能滿足學生上下學需要的農村地區,縣級以上地方政府應當采取措施,保障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生獲得校車服務。”

  (四)對校車服務的政策支持作出原則規定,明確:國家建立多渠道籌措校車經費的機制,并通過財政資助、稅收優惠、鼓勵社會捐贈等方式,按規定支持校車服務。支持校車服務所需的財政資金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分擔,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制定;支持校車服務的稅收優惠辦法,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稅收管理權限制定。

  當然,我們并不能一部應運應時而生的《校車安全管理條例》能迅速有效地解決農村學生乘坐校車的安全問題,真正落實的半年多以來出現了諸多問題,甚至依然還發生了諸如江西貴溪校車墜水塘這樣的重大校車事故。2012年12月24日,江西貴溪市濱江鎮洪塘村一載有15名幼兒園學生的7座長安面包車側翻墜入水塘致11幼童遇難。遇難兒童主要是農村留守兒童。事故原因依然是此前多起類似事故的原因:超載、車速過快和駕駛員操作不當,且發現涉事幼兒園未經審批,多次被責令整改。事后,江西貴溪濱江鎮政府一次性賠償每位遇難兒童家屬48萬元,包括貴溪市副市長在內的12人因校車事故停職。

  校車安全問題的出現有各個方面的原因,教育政策、財政保障、交通建設等層面還都需要出臺相關配套法規政策。這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但《校車安全管理條例》畢竟是政府履行國家義務,保護公民權利的一個積極信號,對廣大農村地區“上學難,上學貴,上學遠”的孩子們尤其是一個福音。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