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淺談意向圖式理論在語言研究中的應用管理模式

發布時間:2014-08-25所屬分類:管理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人們通過完形感知、意象,不僅獲得對事物認知的能力,而且獲得了認知事物之間關系的能力。除了基本范疇外,對事物之間關系的認知結構還有另外一個認知層面,即意象圖式,它是在對事物之間基本關系的認知的基礎上所構成的認知結構,是理解和認知更復雜

  摘要:人們通過完形感知、意象,不僅獲得對事物認知的能力,而且獲得了認知事物之間關系的能力。除了基本范疇外,對事物之間關系的認知結構還有另外一個認知層面,即意象圖式,它是在對事物之間基本關系的認知的基礎上所構成的認知結構,是理解和認知更復雜概念的基本結構。

  一、意象圖式理論的提出和發展

  認知語義學研究者萊考夫和約翰遜最早于1980年提出了意象圖式概念,同年,萊考夫在其專著《女人、火和危險事物》提出了理想化認知模型,認為人的認知模型是以各種命題和各種抽象、簡單的意象圖式的方式存儲在大腦中,而人在認知過程中,意象圖式充當一種加工重組外部信息的角色。

  1993年,萊考夫系統闡述了概念隱喻理論,核心是隱喻是跨概念域的系統映射,其他認知語言學Taylor等用意象圖式來解釋一次多義現象。

  隨著意象圖式理論影響力的增大,其研究也向其他領域,擴展。Turner將意象圖式理論擴展到詩歌的研究和文學批評;Gibbs利用心理實驗探討意象圖式在心理語言學中的作用;Verspoor認為語義的變化保持了意象圖式結構;近年來,以Freeman為主的語言學家研究了使用意象圖式結構分析文學作品,開辟了文學欣賞的新路徑。

  二、意象圖式的基本內涵、常見類型和主要特征

  (一)意象圖式的基本內涵

  Johnson認為: 意象圖式是在我們感知互動和運動程序中產生的一種反復出現的、動態性式樣,并為我們的經驗提供連貫性和結構性,該概念強調了四點: 意象圖式來自人與外界環境的接觸和互動中;意象圖式具有體驗性;意象圖式是在感覺和知覺互動體驗基礎之上形成的一種連續的模式;意象圖式是在人們視覺、動覺經驗中獲得的、融合了某些信息的多樣形態結構;意象圖式為我們理解抽象概念、構建意義、提供了結構,具有概括性和規則性的特點。

  (二)意象圖式的常見類型和主要特征

  意象圖式可以分為很多類別,主要介紹五種基本的意象圖式。

  1.容器圖式

  容器圖式產生于我們日常生活經驗的,我們的身體是一個容器,我們每天都要往身體容器里放置各種東西,也從這個容器里排除廢棄物,從這些最基本的生活經驗中可以把握住一個共同的、反復出現的結構,即容器這一意象圖式。

  2.整體—部分圖式

  生理基礎是人本身以及其他物體是由部分組成的整體,構成要素有整體、部分和構造,基本邏輯是這一意象圖式是非對稱性的、非反身的。

  3.鏈接圖式

  生理基礎是人的第一連接物是臍帶,構成要素有兩個實體,一個連接關系, 基本邏輯是兩個實體有對稱的一面,也有不對稱的一面。

  4.中心—邊緣圖式

  生理基礎是人具有中心(軀體和內臟器官)和邊緣(手指、腳趾、頭發等),構成要素有實體、邊緣。

  起點—路徑—目標圖式

  生理基礎是當物體從一個地點移動到另一個地點時,有起點、終點和路徑;基本邏輯是從起點沿路徑向終點運行時,必須經過路徑上的每一點;沿路徑走的越遠,時間也就用的越多。

  三、意象圖式在語言研究中的主要應用

  下面從四個方面探討其在語言研究中的應用及所起的作用。

  (一)意象圖式在形成概念和理解意義中的應用及作用

  認知語言學從認知的角度出發,揭示語言和客觀世界的關系,最終目的是解決客觀世界、認知主體及意義形成之間的關系。在形成范疇、理解概念、進行思維等活動中,意象圖式提供了心理圖畫和框架模式,是聯系感知與理性的橋梁,是用來描述和解釋語言意義獲取的基礎理論。

  (二)意象圖式在介詞中的應用

  該理論被用得最早、最多的是在介詞研究方面。人體作為一個具有空間結構的三維容器,在與外部世界接觸時會產生不同的空間關系,如上—下、前—后等,意象圖式正是建立在這些空間結構之上形成的具體的、直觀的圖式。

  (三)意象圖式在解釋一詞多義現象中的應用

  在詞義擴展中,我們通過身體經驗形成了具體的意象圖式,這些具體的意象圖式再通過隱喻、轉喻機制的擴展和轉換形成更多抽象的意象圖式,這樣就形成了詞匯意義的隱喻性擴展。

  (四)意象圖式在其他領域的應用研究

  意象圖式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人們理解文學作品,尤其是詩歌中的意象轉換問題。

  四、意象圖式研究的問題

  (一)學科內部的不平衡:理論和實證研究的不平衡

  很多理論都是一些“合理”的假設,但是怎么用實證方法研究、如何在人們的認知活動中發生作用都有待于研究。

  (二)跨學科研究的不平衡

  意象圖式理論雖然已經擴展到認知發展、心理語言學等學科領域,但是,僅僅是某一點而已,仍有較大空間往縱向發展。

  (三)跨語言和跨文化研究的不平衡

  所有的研究都是基于英文文獻,漢語中至今還沒發現對意象圖式理論的系統研究。

  (四)雖然意象圖式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但并不能完全涵蓋或概括我們的經驗,現實中到底有多少意象圖式是不能計算出來的。

  五、小結

  通過上文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意象圖式理論在語言研究中具有很大的解釋作用。在解釋某些語言現象時,傳統語言學缺乏充足的解釋力和說服力,使人們對這些語言現象的研究缺乏根據,意象圖式理論為語言研究提供了認知基礎和經驗來源,是研究和解釋某些語言現象的有力工具。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