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7-26所屬分類:管理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 要:2013年的春天,中國夢這一詞傳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21世紀頭20年的中國夢。搞好新農村建設,實現農村的小康,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部分,是實現偉大中國夢的基
摘 要:2013年的春天,“中國夢”這一詞傳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21世紀頭20年的“中國夢”。搞好新農村建設,實現農村的小康,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部分,是實現偉大“中國夢”的基礎;鶎庸伯a黨員的先進模范作用是搞好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保證。
關鍵詞:新農村,基層共產黨員,群眾基礎
引言
曾經有一個村,只有幾匹窮山,幾處瘦水,幾堆歪歪扭扭的房屋是遠近聞名的“乞丐村”。而他卻在短短幾年內,實現了從一個“叫花子村”到“現代化場鎮”的飛躍。這個村便是南部縣寒坡鄉四房嘴村,帶頭改變這個村的便是該村黨員干部雍宗滿同志。雍宗滿同志懷著“讓群眾過好日子”的強烈愿望,以建設家鄉,造福鄉親的使命感,以無私奉獻、服務群眾的高尚品德,以堅忍不拔、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帶領全村干部群眾調結構、興產業、建場鎮,修學校、樹新風,建設文明新村,改變了家鄉貧困落后的面貌,譜寫了全面建設農村小康社會的新篇章。因為他的事跡他獲得了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勞動模范等稱號,成為基層黨員干部學習的榜樣。
一、 調查總體印象
采用了走訪調查,小型座談與個別面談相結合的方法,以及實地考察等多種調查方法。當提及雍宗滿同志,仍有村民萬分激動。雍宗滿同志在當地聲望極高,即使他已去世七年,但村民對他的崇敬并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減少。在村民眼中他是好書記,為了群眾他付出了一切,而在現任領導班子眼中他是好同事,兢兢業業,是學習的典范。從現在的四房嘴村再也找不到“叫花子村”的痕跡,早已是遠近聞名的先進村、模范村。優美的休閑場所,干凈有序的場鎮,高大漂亮的的農房,科學健全的其他設施,充滿了現代化氣息。此外較完全的產業鏈,引進的經濟作物,科學的養殖方式更讓人驚訝。人們對精神文明的追求和享受同樣讓人不可思議。調查顯示,這一切都和雍宗滿先進的理念,科學的頭腦,優秀的品質密不可分。雍宗滿用行動和成功事例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支持,最終帶領全村群眾改變命運。
二、從自身做起是關鍵
(一)打好群眾基礎
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發展不是一兩個人就能完成的,無論什么時候時代進步的車輪都是人民群眾推動的。同樣新農村的建設必須要廣大群眾的參與。一切從群眾的利益出發,尊重群眾的意見,把群眾當成親人,才能得到群眾的擁護,才能得到群眾的愛戴,才能被群眾當成親人。在新農村建設中才能發揮好先鋒帶頭作用。從雍宗滿身上可看到擁有堅固的群眾基礎,群眾基礎對基層黨員干部各項工作的開展起到極大推動作用。人民群眾路線是毛澤東思想三個基本方面之一。是中國共產黨奪取革命和建立勝利的關鍵之一。也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關于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的應用。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是革命年代毛澤東同志結合中國國情建立的。一直以來,“群眾路線”得到了不斷豐富和發展。黨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共產黨人的形象,就是從黨與人民群眾的關系這個核心問題上一點一點地樹立起來的。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歷史經驗反復證明,違背黨的群眾路線,嚴重脫離群眾,革命和建設就會遭受挫折甚至失敗。在新農村建設中,農民始終處于主導地位,只有認識并利用好這一點,才能加快新農村建設的步伐。雍宗滿同志在工作中總是積極與群眾溝通,了解群眾的真實想法,并積極幫助他們解決。雍宗滿同志在工作中總是主動了解群眾的需求,把村里的建設放到群眾的需求上。雍宗滿同志在工作中總是支持群眾創新并參與到村里的建設之中。他的群眾路線思想讓群眾感受到了自己是村莊建設的主人,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為自己做。
(二)擺正心態,換位思考
黨員干部并不意味著就高人一等,與農民群眾不同。黨員干部也是來自于群眾,只是立場不同。黨員干部應該把自己看得低人一等,這樣才能做好人民的公仆。黨員是工人階級的先進代表,不光代表先進的思想覺悟,更應該代表一種高尚的品質,必須嚴于待己,寬于待人,必須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做好群眾的榜樣。當自己的意見和群眾意見不相同的時候必須反思自己,詳細聽取群眾意見,以科學的社會主義體系做指導,結合群眾意見做出正確的選擇。必須切切實實為民辦實事,把人民呼聲,人民希望放在心頭看,發揮務求實際,務求成效的務實精神,。必須摒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認識到自己所肩負的責任。必須換位思考,苦民之所苦,樂民之所樂,定期走訪,體恤民情,只有這樣才能履好職責,辦好事,贏民心,促和諧,才能真正勝任好基層黨員干部這一職位。雍宗滿同志剛接收四房嘴的時候,當地有個邪教頭目,雖然沒有做什么壞事,但是總是煽動群眾反對村里工作的開展。雍宗滿主動拜訪他,了解他的困難,用真心感化了他,消除了他心中對社會的不滿。于是他慢慢的開始支持雍宗滿的工作。所以在工作中不能意味埋怨別人,要擺正心態,換位思考。
(三)務實為民
以雍宗滿同志為例,首先做到“為民”。一心一意為村民做好事。拿出多年積蓄為相親們引進經濟作物,逢年過節關心經濟困難群眾慰問空巢老人,親自排戲演戲加強村民精神文明建設,調整產業結構,推山坡,建場鎮,修學校,修公路,完善村里硬件設施等等。真正做到一切為了群眾,真正為群眾做好事。其次要做到“務實”,不要光說,更要做到。光開口頭支票是不行的。要以實干作風擊退官僚主義。黨員干部要深入基層,走入基層,融入到百姓村民中去。傾聽百姓的心聲,了解百姓的訴求。只有走進百姓家里來,來到田間地頭親自看,才能了解實際情況,才能掌握工作的主動性。雍宗滿同志就是用這一方式打開民心的,他剛上任時村里貧困、民風閑散。他告訴群眾“要致富先修路”,但是很多人認為致富是不肯能的事,修路也是白費力氣。但是他明白路的重要性,路是聯通經濟發展的命脈,他先自己做。再勸親戚朋友做,當群眾感受到實惠的時候也主動加入開路大軍。從此開始了四房嘴發展的新篇章。
三、在新農村建設中基層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的重要性
在我國很多地區新農村建設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如政府包辦了一切,農民群眾參與不進來。農民群眾失去了建設新農村的積極性。應該承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決策是很好的,但因為工作力度很大,基層黨員干部忽視了農民群眾在農村建設的主導作用,缺乏引導和激發群眾建設家園的有效措施,致使新農村建設步伐緩慢。其次是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和號召力降低沒,農民群眾對基層黨員干部的能力持有懷疑態度,不能完全信服。我國大部分人口在農村,人心向背關乎基層黨員干部的生死存亡。一些黨員干部認為新農村建設與農民是否支持和擁護無關。而最終新農村目標的實現,還是要靠農村基層組織和黨員團結帶領廣大農民群眾通過艱苦奮斗的努力來完成。近年來,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落后與農村改革發展客觀形勢的需要,面臨著諸多問題。因此,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關鍵在于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自從國家形成以來,治理國家的理念不外乎兩種,或為民主政治,或為專治政治。中國共產黨實行民主政治,就必然要走群眾路線。習近平強調,實現黨的十八大確定的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充分調動最廣大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作為基層黨員干部,贏得農民群眾的擁戴,帶領農民群眾新造家園,為民謀福,為新農村建設獻出自己的全力。這才是實現自身價值的關鍵所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農村黨員干部義不容辭的責任,必須發揮黨組織在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引領農民脫貧致富方面的積極作用。新農村建設是一個龐大的工程,需要黨員干部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與群眾的團結協作,共同為美好的明天而奮斗。在新農村建設中必須有人沖鋒在前,但是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此外不是每個人都有較高的政治覺悟,不是每個人都有犧牲精神,所以必須把基層黨員、干部同志團結起來,讓他們在新農村建設中起到帶頭作用并團結群眾把新農村建設好。
參考文獻:
[1]冷溶.黨的群眾路線的由來[J].黨的生活,2013(7).
[2]許耀桐.群眾路線的內涵是“為民務實清廉”[J].北京支部生活,2013(16).
[3]倪進. 當前新農村建設中出現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前進,2006(8).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