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政治論文發表論當下中國企業家的歷程影響

發布時間:2014-07-19所屬分類:管理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 要:隨著法制化進程的不斷完善,民主在企業中將會日益重要。擺脫傳統文化的桎梏,順應時刊發展的法制化進程,制定科學合理的用人制度,提倡平等競爭,不拘一格地留用人才。如此,方可結合企業規劃制定出適合企業發展的人才培養策略。 關鍵詞:中國企業家;

  摘 要:隨著法制化進程的不斷完善,民主在企業中將會日益重要。擺脫傳統文化的桎梏,順應時刊發展的法制化進程,制定科學合理的用人制度,提倡平等競爭,不拘一格地留用人才。如此,方可結合企業規劃制定出適合企業發展的人才培養策略。

  關鍵詞:中國企業家;世界經濟;德國企業家;經營理念

  德國經濟之所以能夠長期穩定地發展與德國企業的不斷強大有著重要的關系,而德國企業強大的原因與其獨特的經營理念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我國在改革開放以來,不斷壯大自身產業,繼承傳統經營策略,并借鑒各國先進文化,融入并發展形成自己的經營理念。謙虛認真的學習態度和不斷創新的拼搏精神使我國經濟發展迅速,國際地位不斷攀升;同時,也培養了一批頗具中國特色的中國企業家在國際市場嶄露頭角。

  一、德國企業家經營理念

  1.德國企業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

  德國是一個經濟較發達的工業化國家,擁有眾多知名企業。這些企業不但擁有較多的知名產品,更難能可貴的是其都擁有獨特的企業文化。德國企業家注重和員工的交流溝通,且開放、寬松的工作環境亦為企業制度的不斷完善和建設性意見的有效利用提供了客觀契機。德國企業力爭為員工提供較大的施展空間,讓員工有更多展現自己才華的機會。德國企業在進行培訓時注重員工能力的培養,從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2.產品質量第一

  德國制造的產品質量在業內是無可指摘的。德國人追求質量的不斷提升與德國人嚴謹的文化有著表里如一的完美體現。另外,德國還有比較嚴格的法律法規來對企業的生產經營進行規范約束,在員工處于職業教育的階段中貫徹始終的即是精益求精、愛崗敬業、保質保量等核心品質。正是如此歷練,才造就了德國制造的產品歷年來經久不衰。

  3.濃厚的創新意識

  在國際市場上德國大概有30℅的產品是沒有競爭對手的。德國企業要做就做一些高難度的、世界領先的、多數國家一時無法研制出的新產品。德國企業家認為,企業要想獲取持續的利潤必須有源源不斷的創新產品。德國企業注重獨創性的研究開發。這個國家每年的研發經費均位列世界前列,無論市場如何變化,研發經費也不會有大幅度的削減。德國人相信創新決定未來,這種觀念在企業發展中已經深入骨髓,濃厚的創新意識已然成為一種文化。

  二、中國企業家的經營理念

  1.權利陰影下的不平等待遇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大國,在這種國家中上級擁有一些特權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權利距離的大小難免會在薪酬待遇上有所差別,甚至存在同崗不同酬的狀況。這種不平等的職位與薪酬差距雖然在日益減少,但是在權利陰影和歷史文化背景的籠罩下,想要避免這種情狀的發生尚需中國政府連同企業家做出更大的努力。

  2.集體主義觀念

  在企業中推崇集體主義有助于企業管理者與員工形成同甘共苦的精神,在企業出現問題時依靠團隊力量來解決問題。這種根深蒂固的文化觀念已經根植于中國企業家的經營理念之中。集體主義觀念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特征,雖體現了團隊精神但卻忽視了個性培養,員工及時有新的想法不愿也不便提出,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更是對個人創新精神的泯滅。

  3.追求和諧

  和諧對于企業文化氛圍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國文化講究天人合一,推崇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不希望人類去一味地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這種思想的存在對于企業家的經營理念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企業競爭中講究順勢而為。

  三、德國企業家的經營理念給中國企業家的啟示

  1.取長補短發揮優勢

  通過對中德企業家的經營理念進行對比分析,中國企業家在理念傳承上繼承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強調集體主義的體現,這是打造企業凝聚力的重要因素。但過分地強調集體主義勢必會影響個人價值的體現和才華的施展。這方面,中國企業家一定要向德國企業家虛心求教,給予員工更多能發揮其才能的舞臺,充分體現每位員工的個人價值。

  2.平等競爭鼓勵創新

  隨著法制化進程的不斷完善,民主在企業中將會日益重要。擺脫傳統文化的桎梏,順應時刊發展的法制化進程,制定科學合理的用人制度,提倡平等競爭,不拘一格地留用人才。如此,方可結合企業規劃制定出適合企業發展的人才培養策略。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原動力,企業管理者要積極鼓勵員工創新,接納員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議。如此這般,企業才能收到集思廣益的杠桿效用,以利于自身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3.締造核心企業文化并持續提高產品質量

  德國知名企業眾多,中國企業家要靜下心來,踏實學習這些企業的文化精髓;更應謙虛謹慎地秉持德國制造的嚴謹精神和敬業態度,采用適當的激勵機制對員工的敬業態度加以褒獎,對員工的工作績效予以鼓勵,逐步形成企業自身的特有文化。

  四、結語

  近年來,我國雖然在經濟上取得了不俗成績,但在企業經營理念的打造與運用上同德國相比還有較大差距。認真分析德國企業家的經營理念并借鑒其可取之處,對于我國企業的健康良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張芳,王維倩,熊燕.避免悲劇的策略:外資企業中的跨文化管理[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0(8).

  [2]羅桂全.談德國企業管理的特點及啟示[J].企業導報,2011(7).

  [3]薛會.美國、德國、日本企業文化管理異同探析[J].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2).

  (責任編輯:董澤田)

  收稿日期:2014-01-16

  作者簡介:羅蘊晗(1983-),女,山東聊城人,碩士,水利部綜合事業局中級經濟師。研究方向:國際商務外交。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