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7-15所屬分類:管理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深入推進城鄉垃圾一體化收集處置體系建設,落實《無極縣2013 年度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工作實施方案》,按照《農村生活污染控制技術規范》要求,加快鎮鄉垃圾中轉設施和生活垃圾無害化集中處理設施建設.對于無機類渣土、灰土可用于鋪路、填溝,如飲料瓶
摘要:深入推進城鄉垃圾一體化收集處置體系建設,落實《無極縣2013 年度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工作實施方案》,按照《農村生活污染控制技術規范》要求,加快鎮鄉垃圾中轉設施和生活垃圾無害化集中處理設施建設.對于無機類渣土、灰土可用于鋪路、填溝,如飲料瓶、紙箱、廢鐵、舊電器等回收利用。
關鍵詞:土壤污染,現狀,原因,危害,治理措施
引言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村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是我國走向繁榮富強的關鍵所在。由于經濟發展和各種人為因素以及自然的損毀退化,在城市環境日益改善的同時,農村環境污染問題卻越來越嚴重,已經成為制約農村可持續發展的瓶頸因素。
一、總論
(一)調研目的
了解無極縣農村土壤污染現狀,分析產生的原因,根據地域特征、治理過程中的約束條件,因地制宜地提出適用不同地域狀況的污染治理技術及整治模式。
(二)調研方法及途徑
第一,現場調查訪問。深入村莊進行環境查看,并與村莊領導及村民進行訪問,了解存在的主要環境問題及發展演化,在環境治理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村民的意見及訴求。
第二,發放調查問卷,隨機進行訪問,廣泛了解垃圾、污水的產生與排放狀況,村民的環境保護意識等等。
第三,收集各類相關資料。收集鄉鎮及村莊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生態環境建設狀況、周邊環境基礎設施狀況等資料。
(三)調研范圍
本次調研涉及了無極縣十個鄉鎮,包括無極鎮、張段固鎮、北蘇鎮、里城道鄉、高頭回族自治鄉、東侯坊鄉、七級鎮、南流鄉、郭莊鎮、郝莊鄉等。
以上鄉鎮涉及地域范圍較廣,各類村莊樣本比較齊全。從農村經濟發展水平看,既有較發達的村莊,也有欠發達地區的村莊;從區位條件看,既有市鎮周邊的城郊型村莊,也有一般平原村莊;從產業活動類型看,包括了工業型村莊、農業型村莊等等。從村莊規?,既有7000 人以上的大型集村,也有200 人左右的小而散村莊。
(四)調研內容
農村環境問題涵蓋諸多方面,本次調研主要針對農村比較普遍存在的生活垃圾和污水、工業污水、畜禽養殖業的污染狀況及治理方法進行調研分析。
(五)調研時間:2013 年7 月-2013 年8 月
二、無極縣概況
(一)地理位置
無極縣位于河北省中部,太行山東麓,滹沱河北岸?h境東西長28.8 公里,南北寬24.4 公里,總面積524 平方公里。縣城位于縣域中部,西南距省會石家莊54 公里,東北距首都北京275公里。
(二)自然環境概況
1.地形地貌
無極縣境地貌比較單一,平原面積約占98%。另外,尚有少數低緩沙丘河床坑洼條帶。
2.水文地質
(1)地表水
境內主要有兩條季節性河流——滹沱河和木刀溝,分屬子牙河系和大清河系。另外還有磁河,彌勒河,涌泉溝3 條古河道。
(2)地下水
地下水的富存和徑流條件較好,含水層特征為:自西向東含水層數由少變多,厚度由小變大,沙里由粗變細,水量由大變小,礦化度不斷增加。
(3)氣象氣候
無極縣處于暖溫帶半濕潤季風大陸性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2.9℃。降雨季節都集中在6 到9 月份,水量約占全年的80%。5到6 月份的蒸發量最大。
風向一般為NW—SE、SSE,冬季多西北風,夏季多東南風。
(4)土壤與植被
縣境內主要為褐土及潮土,分別占全縣土壤總面積90.47%及7.37%。
縣境地帶性植被類型為落葉闊葉林。由于長期人類活動的影響,原始森林植被被破壞殆盡。
3.社會經濟概況
無極縣總面積524 平方公里,53 萬畝耕地,轄6 鎮5 鄉,203個行政村。2006 年末無極縣總人口為48.7 萬人,縣城人口7.4 萬人。
無極縣是傳統的農業大縣。種植業和畜牧業發展迅速。有耕地面積53 萬畝,是河北省糧、油、棉主要產區,也是河北首批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之一。
無極縣工業主要以皮革加工為主。主要分布在張段固鎮,以東風、金馬等公司為龍頭,促進皮革加工的發展,加工質量明顯提高。由原來的單一品種發展到多種品種,由皮革的初期加工發展到現在的后期加工。技術含量不斷提高,進一步拓寬了銷售渠道,經濟效益一年比一年高。
三、無極縣土壤污染的原因
1.大氣中重金屬沉降
大氣中的重金屬主要來源于工業生產、汽車尾氣排放及汽車輪胎磨損產生的大量含重金屬的有害氣體和粉塵等。它們主要分布在工礦的周圍和公路、鐵路的兩側。大氣中的大多數重金屬是經自然沉降和雨淋沉降進入土壤的。
無極縣境內有省道203 和省道302 穿過,省道兩側土壤受重金屬污染嚴重,形成嚴重的重金屬污染帶,汽油中添加的防爆劑四乙基鉛隨廢氣排出污染土壤,使行車頻率高的公路兩側常形成明顯的鉛污染帶。
2.污水灌溉
由于無極縣境內張段固鎮有許多皮革加工廠、高頭鄉有許多飼料廠大多數以家庭作坊的形式存在,大部分沒有污染處理設施污水隨意排放。其中未經處理或未達到排放標準的工業污水中含有重金屬、酚、氰化物等許多有毒有害的物質,將污水中有毒有害的物質帶至農田,在灌溉渠系兩側形成污染帶。據調研當地農作物的產量逐年下降,與其以農業為主的村莊相比畝產較低。
(1)生活污水來源
通過實地調查可知,居民日常生活產生的污水主要有糞便黑水和生活產生的灰水。張段固鎮張段固、王呂村、呂呂村、西南豐、田莊等5 個村莊已建新民居,居民使用水沖式廁所,有淋浴設施,日人均用水量較大約100(L/人.d)。其余傳統農村農戶一般有淋浴設施,但不使用水沖式廁所,日人均用水量較小約80(L/人.d)。
(2)生活污水處理現狀
無極縣有兩座污水處理廠,分別是縣城污水處理廠和北工業區綜合污水處理廠,但各村莊基本沒有鋪設有排污管網收集污水。大多數村莊采用沼氣池廁所、化糞池等收集糞便黑水;生活灰水一般都是直接潑灑或在院內建設深井收集,進行處理。
3.生活垃圾堆放
通過我們調查發現在無極縣境內村莊生活垃圾隨處堆積現象比較普遍,有些村莊出現了垃圾圍村的現象。有些生活垃圾中含有重金屬物質,如:電池,廢棄的電子產品等,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生活垃圾中的重金屬元素滲入土壤。
(1)垃圾來源
經過實地走訪、調研得知,境內居民日常生活產生的垃圾主要有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兩種?苫厥绽饕菑U舊報紙、破銅爛鐵、塑料瓶、玻璃瓶等,具有回收、重新利用的價值,可以直接回收再利用。不可回收垃圾主要有有機垃圾、無機可直接填埋垃圾和無機不可直接填埋垃圾,有機垃圾主要包括廚房剩菜剩飯、骨頭、菜根菜葉、樹枝樹葉等;無機可直接填埋垃圾包括磚瓦陶瓷、渣土、爐灰等;無機不可直接填埋垃圾包裝食品袋、衣物等的塑料包裝袋和包裝盒、破舊衣物等。另外,還有少量電池、燈管等危險廢棄物。
無極鎮內的大多數村莊和張段固鎮的部分新民居建設村莊,主要產業為商貿服務業和農業,村莊基礎設施較完善,且日常能源消耗以電能和液化石油氣等清潔能源為主,無機可直接填埋垃圾產生量較小。居民生活水平較高,消費量大,無機不可直接填埋垃圾產生量較大。投放的垃圾成分中可回收垃圾占10%,不可回收垃圾占90%,其中有機垃圾占60%,無機可直接填埋垃圾占10%,無機不可直接填埋垃圾占30%。農戶平均每人每天產生垃圾0.7 千克/人·天。
東侯坊鄉和里城道鄉是以農業為主的村莊,村莊建設條件較差,日常能源消耗中秸稈和煤的消耗量相對較大,無機可直接填埋垃圾產生量較大。居民生活水平較低,消費量較小,無機不可直接填埋垃圾產生量較小。投放的垃圾成分中可回收垃圾占5%,不可回收垃圾占95%,其中有機垃圾占50%,無機可直接填埋垃圾占30%,無機不可直接填埋垃圾占20%。農戶平均每人每天產生垃圾0.5 千克/人·天。
(2)垃圾分類及存放傾倒
通過入戶調查可知,農戶垃圾存放一般經過簡單分類。首先分出可以被廢品站回收的垃圾,如飲料瓶、紙箱、廢鐵、舊電器等回收。其他是不可回收的垃圾,廚房放置垃圾桶來收集廚余物,臥室和客廳放置垃圾桶收集塑料袋、廢紙等,院落放置垃圾桶或筐收集煤渣、塵土、磚瓦、碎木片等。每個農戶基本上2-3 天清理一次,運至村莊村邊、坑塘及洼地等。
4.農藥、化肥和塑料薄膜使用
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反季蔬菜、水果的暢銷,農藥、農膜和化肥的不合理的使用,都可能導致土壤的污染。農用塑料薄膜生產應用的熱穩定劑中含有Cd、Pb,在大量使用塑料大棚和地膜過程中都可以造成土壤重金屬的污染。
雖然施用化肥是農業增產的重要措施,但長期大量使用氮、磷等化學肥料,會破壞土壤結構,造成土壤板結、耕地土壤退化、耕層變淺、保水保肥能力下降、生物學性質惡化,增加了農業生產成本,影響了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過量使用化肥還使飼料作物含有過多的硝酸鹽,妨礙牲畜體內氧氣的輸送,使其患病,嚴重導致死亡。
通過對當地村民的走訪、調查,我們發現由于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大部分都外出打工,所以造成勞動力減少,不得不加大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量來維持較高的產量。
四、土壤污染治理措施
1.切實做好土壤污染防治
按要求進行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建立全縣土壤環境質量數據庫,查明重點鄉鎮土壤受污染的程度及其成因。開展土壤污染風險評價,加強土壤污染預防。強化對已搬遷污染企業原址開發利用的監管,開展農田土壤重點污染區的治理和修復,試點企業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完善土壤環境監測網絡,提升土壤環境質量動態監控能力,重點做好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基地的土壤環境質量監測和評估工作。
2.實現廢水達標排放
嚴格執行“工業進園區”的方針。以特色產業為基礎,科學劃分區域功能分區,合理規劃區域性和特色工業園區。規劃在張段固鎮、無極鎮和郝莊鎮建設工業園區,將分散的鄉鎮企業向園區集中,同時加大環保投入、配套建設環境基礎設施;積極采取多種措施引導農村現有工業企業向工業園區集中,確保新上項目全部進入工業園區;強制性關停“十五小”企業和“新五小”企業,堅決淘汰、限制污染型工業發展,實現廢水達標排放。
3.垃圾資源化利用
深入推進城鄉垃圾一體化收集處置體系建設,落實《無極縣2013 年度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工作實施方案》,按照《農村生活污染控制技術規范》要求,加快鎮鄉垃圾中轉設施和生活垃圾無害化集中處理設施建設.對于無機類渣土、灰土可用于鋪路、填溝,如飲料瓶、紙箱、廢鐵、舊電器等回收利用。無機不可直接填埋垃圾包裝食品、衣物等的塑料包裝袋和包裝盒等垃圾可收集運至垃圾填埋場。有機類的爛菜葉、廚余、落葉等可以堆肥。
4.合理使用農業化學品
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工程。積極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和作物專用肥、緩釋肥等新型肥料,逐步減少化肥使用量。
開展化肥減量增效工程。全面實施化肥減量增效工程。提高肥料利用率,減少化肥施用量,顯著提高施肥效益,實現農業節
本增效,減少農業面源污染,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推進農藥減量控害增效工程。完善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監測和預警預報體系,推廣病蟲綜合防治技術、精準施藥技術。
5.完善土壤污染防治的行政管理體制
重金屬污染是土壤的關鍵。為進一步加強無極縣重金屬污染防治工作,保障人民群眾健康,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堅決遏制土壤污染事件發生,扎實推進無極縣土壤污染防治規劃項目的實施。2012 年5 月,無極縣出臺了《無極縣2013 年度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工作實施方案》。
《方案》明確指出無極縣的現狀,編制本方案的依據、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目標指標,2013 年度工作的重點任務和重點工程措施及投資,以及項目的可達性分析。
為有效保障年度實施方案的貫徹實施,無極縣專門成立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工作領導和組織。加強環境保護宣傳。應當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媒體,廣泛宣傳和普及農村環境保護知識,利用農村的墻報,定期進行生活污染防治相關知識宣傳。
總結
通過現場調查訪問、收集查閱各類相關資料、發放調查問卷的方式我們發現,無極縣的土壤污染源主要有三個方面,即工業污染、生活污染和農業面源污染。我們根據相應的污染狀況提出了合適的治理措施。
防止土壤污染,還土壤一片潔凈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希望全社會共同努力,使我們的天空更藍,水更清,土壤更潔凈,食物更安全。
參考文獻:
[1]劉宗誠.無極縣志.1993年10月.
[2]鄭小東,榮湘民,羅尊長,黃海濤,張海鵬.土壤重金屬污染及修復方法研究進展.農學學報,2011年10期.
[3]熊嚴軍.我國土壤污染現狀及治理措施.現代農業科技,2010年08期.
[4]孫鐵珩,李培軍,周啟星.土壤污染形成機理與修復技術[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年.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