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發表鄭州論文淺談鄭州服務也與產業結構的聯系  

發布時間:2014-07-11所屬分類:管理論文瀏覽:1

摘 要: 論文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加快,世界范圍的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不斷深化,全球經濟呈現軟化趨勢,逐漸從以商品生產為主轉入以服務業為主,開始進入服務經濟時代。 關鍵詞:服務業,產業結構,優化, 政法論壇 本文選自 《政法論壇》 堅持政治性與學術性相

  論文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加快,世界范圍的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不斷深化,全球經濟呈現“軟化”趨勢,逐漸從以商品生產為主轉入以服務業為主,開始進入“服務經濟”時代。

  關鍵詞:服務業,產業結構,優化,政法論壇

  本文選自《政法論壇》堅持政治性與學術性相結合,理論研究與法制實踐、教學實踐相結合的辦刊方針,以反映法學研究的新成果和法制建設的新進展為主要內容,重點關注該校優勢學科,著重刊登刑法學、民商法和刑事、民事、行政三大訴訟法學理論,及時反映法理學、法史學、國際法、國際經濟法研究的新信息,積極扶持行政法、經濟法等新興學科,同時兼顧政治學、哲學、管理學、新聞學及公共課的相關科研成果。 一、堅持正確的辦刊方向。嚴格掌握稿件的政治標準,遵守有關政策、法律,遵守出版規范、紀律,無違規出版和違背辦刊宗旨、超越分工范圍等問題。 二、堅持學術性,及時反映法學研究和法制實踐前沿成果。始終堅持學術質量第一,不斷提升學術品位。把握學報性質,支持有現實意義的有價值的重大課題研究和基礎理論研究。 三、辦好“拳頭”欄目,形成特色優勢。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積極組織稿件,發揮我校學科和研究方面的優勢。 四、在堅持學報辦刊宗旨的同時,積極配合學校各項重大工作。 五、積極參加高校社科學報研究會的各項工作。

  引言

  服務業發展與河南省產業結構優化關系密切。目前,河南省產業結構對服務業發展缺乏促進作用,而服務業發展對河南省產業結構優化也缺乏推進作用。為促進二者協調發展應大力發展服務業,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優化服務業發展的制度環境,積極發展現代服務業,提高服務企業自身的競爭力。

  我國中央政府在“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要把推動服務業大發展作為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戰略重點,營造有利于服務業發展的政策和體制環境,不斷提高服務業比重和水平。”同時,中央提出“優化服務業發展布局,推動特大城市形成以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國各級政府都在研究探討,想方設法促進服務業發展,優化調整產業結構。當前,河南省正面臨著新一輪全球經濟調整和世界科技發展周期背景下國內外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轉移的新趨勢,也迫切需要按照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要求來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在各地競相調整產業結構、搶占產業發展制高點的背景下,河南如何通過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來應對區域之間的競爭,形成持續增長能力,抓住新的環境下科學發展的機遇,已經成為亟待研究的問題。

  一服務業發展與產業結構優化關系的理論研究。

  1.產業結構的優化促進服務業全面發展。

  產業結構優化與服務業發展具有一致性。經濟學家們對產業結構的研究表明,服務業地位的提升實際上是隨著經濟發展而使得產業結構不斷演進規律作用的結果。服務業在經濟發展的初期所占比重非常低,在進入農業社會、工業社會以后,緩慢地有所提高 產業結構變化之所以出現這種重心由農業向工業,再向服務業轉移的趨勢有其經濟上的必然性。

  首先,只有在農業充分發展,農業勞動生產率大幅度提高,一方面創造出高于農產品消費的剩余收入,另一方面提供大量農業原料和剩余勞動力的基礎上,工業才能獲得發展的條件。其次,隨著工業化的不斷深入,工業的高度發展帶來人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和物質財富的極大豐富,并為服務業的發展創造了需求引力。同時,勞動生產率的迅速提高提供了越來越多的剩余勞動力,又為服務業的發展創造了的條件。

  當工業化達到一個相當高的程度后,服務業能否充分發展就成為整個國民經濟能否健康發展的決定因素。因此,優化的產業結構是有利于服務業的快速發展的。

  2.服務業的發展推進產業結構優化。

  通過服務業的發展來優化產業結構是近些年來國外產業結構優化的主要特征,這也是與產業結構演進的規律相符合的。近些年來,西方發達國家經濟發展過程中最突出的表現就是服務業的增加值和就業比重不斷地攀升,服務業取代了制造業的社會主導產業地位,成為了優化產業結構的突破口。服務業的發展推進產業結構優化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服務業的發展可以推進產業結構的整體優化。首先,服務業本身作為三次產業結構的一個組成部分,它的增長直接增加了第三產業的產值比例,進而促進了產業結構的優化;另外服務業的發展可以降低產品生產和交易的成本,提高效率,促進經濟增長。同時,伴隨著服務業的發展其內部結構也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新興產業的增多和傳統產業的改造,使第三產業逐漸走上高級化,進而推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其次,服務業對產業結構整體優化具有的重要推進作用還表現在服務業在三次產業相互作用過程中的事實上的主導地位。三次產業的劃分并不代表著三次產業彼此之間是相互獨立的,事實上,產業之間存在著復雜的相關關系,三次產業之間是互為因果、互為市場,彼此存在著供求關系,而這種關系的核心和關鍵就是服務業。服務業與其他產業的關聯性很強,可以通過向其他產業提供知識技術密集型的中間投人:以提高其他產業的生產效率,進而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再次,服務業對產業結構整體優化具有的重要推進作用還表現服務業是勞動力轉移及吸納的主要承載者。如今,服務業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中增長最快的行業,隨著服務業的不斷發展,服務業就業比重也不斷提高,服務業成為吸納勞動力就業的主渠道,國內外的發展歷程都證明了這一點。不僅如此,服務業內部包含的行業眾多,既有勞動密集型行業,也有技術、資本、知識密集型行業。由于它們對勞動力需求有所不同,故其吸納勞動力的能力也有很大的差異。最后,服務業尤其是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對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以知識密集型為特征的現代服務業是服務業發展的主流方向,以現代服務業為主的產業結構代表了一個國家或地區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方向,因此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對推進產業結構優化的作用就吏為突出,它通過與高新技術的不斷融合,實現產業結構的高度化和高效化,繼而推進產業結構的優化。

  二河南省產業結構對服務業發展促進作用的分析。

  1. 河南省產業結構的發展現狀。

  一個區域的產值結構、就業結構反映了該區域產業結構的不同側面。通過查閱《河南省統計年鑒》可知,2000~2009年從增加值絕對量上看,河南省三次產業的規模都是在不斷擴大。從比重上看,第一產業所占的比重下降,第二產業所占的比重上升,第三產業所占的比重變化不大,一直徘徊在30%左右。但值得注意的是,河南省三次產業構成發生了明顯變化,由1978年的39.8:42.6:17.6變為2009年的14.2:

  56.5:290,三次產業結構實現了由“二一三”向“二三一”

  的轉變,并慢慢開始促使產業結構向“三二一”的格局演進。

  從就業人數來看,2000年至2009年河南第一產業的從業人員數量不斷減少,第二產業的從業人員數量不斷增加,服務業的從業人員數量也不斷上升。而從就業結構來看,2000~2009年河南省第一產業就業比重不斷下降,第二產業就業比重增加10%,第三產業的就業比重逐步上升,2009年達到了25%。這說明河南省服務業吸納就業的能力在逐年提高,更多的勞動力從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中轉移出來,在服務業各個行業就業。但是,從統計年鑒中可以看出,在河南省的就業結構中占據絕對優勢地位的仍然是第一產業,達到46%。

  其次是第二產業,達到28%。服務業就業只占河南省總就業的25%,就業結構仍然呈“一二三”格局。

  2.河南省產業結構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目前河南省產業結構不合理且缺乏高度化。具體表現為:第一產業吸納勞動力最多,但是產值比重卻是最低;第二產業產值比重最高,吸納的勞動力數量上有所增加,但是吸納的勞動力比重較少;服務業產值比重較第一產業高,但就業比重比第一產業低21%;從就業結構上看,第一產業仍占絕對的優勢;從整體上來看,河南省服務業吸納就業的能力還沒有凸;從產值結構上看,服務業亦沒有成為拉動河南經濟增長的主力軍,第二產業在河南省GDP中所占的比重一直是最高的。這些表現同產業結構優化的一般規律是相違背的,并最終導致了河南省產業結構的不合理且缺乏高度的狀態,而由此也造成河南省產業結構對服務業的發展缺乏促進作用。

  三河南省服務業對產業結構優化的推進作用分析。

  在《近十年河南服務業發展狀況與競爭力研究》一文中,作者曾對河南省服務業發展狀況進行了全面的調查分析,設計了經濟基礎、服務業總量水平、服務業內部結構狀況、服務業產出效率、服務業可持續發展狀況五個方面的指標來綜合反映全國各個省區服務業競爭力,通過采用因子分析法對各項指標進行綜合測量,以反映出省區服務業競爭力的真實水平、特點和在全國的位次。最后的實證結果顯示河南省服務業的競爭力較弱,在調查的全國30個省區中排名第24位,整體發展較落后。而從服務業的內部結構來看,傳統服務業仍占據絕對的主導地位,現代和新興服務業發展不足。服務業內部結構的失衡狀態既是河南省產業結構合理化調整滯后的原因,又是河南省產業結構高級化進展緩慢的結果,這必然限制和影響產業結構的進一步優化。因此,就河南省服務業目前的發展水平來看,它與其他產業的整合度差、融合性弱,對于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的支持和帶動作用不大,再加上服務業內部結構不優化,因而服務業對優化河南省產業結構的作用也是相當有限的。不僅如此,河南省服務業的滯后發展還是目前河南省產業結構中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也是造成第一產業生產效率較低、第二產業大而不強的主要原因。河南省服務業事實上的總量和結構上的問題成為了制約經濟增長和產業結構優化的瓶頸,河南省服務業自身低水平的發展使其無法發揮對其他產業的促進作用并形成互動發展,進而造成更為嚴重的產業結構不協調問題,使得產業結構的調整更為艱難和復雜。最后結論就是:河南省服務業發展對產業結構優化缺乏推進作用。

  四河南省發展服務業推動產業結構優化的策略選擇。

  1.大力發展服務業推動產業結構優化。

  任何產業都具有客觀的生命周期,表現為產業之間的更迭。在一定的經濟結構條件下,主導產業的作用達到一定程度后,就要求有新的主導產業出現,以更替原有的主導產業。

  主導產業的發展不是個別產業部門,而是能夠代表整個產業發展主流的產業群。不僅要求主導產業的附加值高,而且要求產業關聯度高,需求潛力大,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大;不僅要求主導產業主體是技術集約化程度高、生產率上升快的產業,而且還要有一些能夠吸納勞動就業、增加收入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要求主導產業為資源節約型、低污染排放的產業。雖然服務業目前不是河南省的主導產業,但從經濟發展趨勢與從產業發展的角度來看,應選擇服務業為突破口,通過大力發展服務業來推動河南省產業結構的優化。

  2.優化服務業發展的制度環境。

  要完善市場經濟建設,按照市場經濟及產業升級的要求,通過加大改革力度,打破壁壘,轉變政府職能、減少不當干預,來促進服務業資源有效而合理的利用;要繼續加強和完善有關的法律法規,以保護服務業市場的公正與誠信;要進一步發揮政府的能動作用,政府相關部門應考慮不同服務部門在促進經濟發展、吸納勞動力就業方面的差異性,根據各服務行業的技術、經濟特性,制定不同的產業發展政策;實施向服務業傾斜的財政政策,同時也要強化高新技術對服務業的滲透與運用,提升服務業現代化水平,推動我省服務業結構轉型與升級。

  3.積極發展現代服務業。

  發展現代服務業既符合產業結構高級化的趨勢也被世界各國發展實踐所印證。立足于河南省的實際情況和既有的服務業發展狀況,河南省應積極發展以知識型服務業為主導的現代服務業,既要發展基于高新技術產業的新興服務業,又要加強對傳統服務業的改造,提高傳統服務水平和科技含量,選好突破口,以提升服務業的整體競爭力。重點應關注信息服務業、現代金融業、現代商貿流通服務業、研發產業和旅游業。

  4.提高服務企業自身的競爭力。

  要在產業政策、科研開發、重大工程、投融資等方面,大力扶持對服務業發展具有明顯帶動作用的優勢企業、骨干企業的發展;優化企業結構,促進管理創新;引導企業進一步加快產權制度改革,完善多元化的資本結構、法人治理結構以及現代企業制度;支持企業以市場為導向,打造知名產品和企業品牌,提升競爭力;鼓勵企業通過資本運營,提高企業集中度,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參考文獻。

  [1]李迎君。近十年河南服務業發展狀況與競爭力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2(7)。

  [2]顧乃華。對現代服務業基本內涵與發展政策的幾點思考[J].學習與探索,2007(3)。

  [3]龔仰軍。產業結構研究[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2.

  [4]李江帆。產業結構高級化與服務業現代化[J].中山大學學報,2005(4) .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