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9-21所屬分類:管理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在城市管理工作中,占道經營、馬路市場等違章行為一直是市民投訴的熱點,也是困擾城市管理工作的難點。城市管理部門采取多項措施,耗費大量精力,進行治理,卻往往收效甚微,甚至在城管執法過程中,與違章占道經營者發生沖突的事件屢見不鮮。怎樣協調
摘要:在城市管理工作中,占道經營、馬路市場等違章行為一直是市民投訴的熱點,也是困擾城市管理工作的難點。城市管理部門采取多項措施,耗費大量精力,進行治理,卻往往收效甚微,甚至在城管執法過程中,與違章占道經營者發生沖突的事件屢見不鮮。怎樣協調占道經營與促就業、保民生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徹底有效地解決占道經營的管理難題?對此,結合自身十幾年的城管工作實際,對城區范圍內的占道經營問題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調研,分析了占道經營存在的原因,探索占道經營長期有效的管理機制措施。
一、占道經營的成因及現狀
(1)城區市場規劃布局不合理
占道經營是全國各地城市都屢禁不止的社會現象,其具有自主性、自由性、靈活性等特點。隨著疫情逐步緩解,各行各業復工復產,為加快經濟復蘇,李克強總理提出了地攤經濟。占道經營現象成為了一股潮流越來越多,就針對內黃縣來談,在建成區內僅有一家農貿市場,也沒有專一的特色小吃市場,市場基礎設施不完善,建設布局不合理,明顯滯后于城市建設發展。已遠遠不能滿足人們日常生活需求,這在客觀上給占道經營提供了生存的空間。而且部分占道經營者長期逃避各種稅費,經營成本相對較低,所售商品價格也相對較低,既滿足了市民的購物需求,也讓市民得到了實惠。地攤經濟得到了廣大市民的青睞,從而助推違章占道經營行為的蔓延。
(2)法律法規不健全
城市管理需要依靠健全的法制、立法才能夠實現執法主體地位明確、職責清晰、監督有力的目的。目前為止,我國還沒有一部專門的法律來指導城管執法,F行城管執法的依據主要是《行政處罰法》,而《行政處罰法》在城管執法職能、執法范圍、執法手段等方面尚缺乏具體的指導措施。對違章拒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者,城管行政執法部門沒有有效應對方法。各地城管主要依據當地的地方性法規或條例執法,職權和管轄內容,因地域不同,范圍也不同。如河南省《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實施辦法(2004年1月1日起施行)、《安陽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條例》(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目前迫切需要的是啟動立法程序,針對執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制定出一套科學的、具有攤販可操作性的行政法規,讓執法人員的執法活動有法可依,提高執法效率,有效保障新時代城市化進程,同時也令違法者信服。
(3)執法環境差
由于職能交叉,同一個城市管理方面的案件,多個部門都有一定的管理責任,容易造成部門之間有利爭著管,無利都不管,推托責任的理由都很充分等現象,造成很多執法熱點難點無法解決,廣大人民群眾反響強烈,影響了執法隊伍本身及政府的形象。一是在許多占道經營攤販的認識中,只有搶劫、盜竊、詐騙等才能算得上違法,他們認為在道路邊擺攤謀生,又不犯法。在他們內心深處沒有認識到自己行為的違法性和社會危害性,即使稍微懂法的人,也往往懷著僥幸心理,認為“法不責眾”, 當他們身處圍觀群眾中時,常常采取起哄、煽動、編造虛假事實和理由挑動不明真相的群眾一起參與抗法行為,二是執法人員工作態度強硬,引起占道經營攤販的反感,三是有些占道經營攤販因多次被處罰,對城管執法人員心生報復,導致不主動配合執法,甚至少數“釘子戶”暴力抗法的事件不斷發生。如內黃縣朝陽路是繁華街道人流量大,生意好做。2018年7月3日在朝陽路第二實驗小學大門東側流動攤販占道經營,經城管執法人員多次勸說屢不改正,在執法過程中突發暴力抗法事件。 (4)市民對城管執法工作不理解。
相關知識推薦:城市管理局評職稱條件
當執法人員對違法行為實施處罰時,圍觀市民要認清事實,不偏不倚,做矛盾的調解者,不做矛盾的催化劑。有些市民認為人家占道擺攤又不犯啥法,一些市民出于“ 同情弱者”的心理, 打抱不平、起哄、喝倒彩,甚至還指責執法人員欺侮百姓,徹底否定執法人員的執法行為,給城管執法部門造成了不良的社會影響。這種對執法工作不理解、不支持或冷嘲熱諷的行為,無形中也盲目助長了違章占道商販不配合執法的不正風氣。
二、對策和建議
占道經營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問題,它的存在單靠城管部門的集中突擊整治只能取得一時之效,很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筆者認為,關鍵還是以人為本,就是要把占道商販的正當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政府要在解決廣大群眾謀生就業與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中找到一個共同點,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共同參與,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加強數字化城管建設和使用效率,堅持以服務大眾為主要方向,以管理方法為輔助方式。加強城管執法隊伍建設,提高城管執法人員綜合素質,依法行政、文明執法、人性化管理。堅持以疏為主,疏堵結合,合理設置便民攤點群,定時開放。對于主要街道要嚴管,如學校、醫院周邊等路段要嚴格管理,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1)加大宣傳教育力度、提高市民城市意識
一是充分發揮報紙、電臺、電視臺、微信公眾號等媒體功能,合理利用宣傳欄,大力宣傳城市管理法律法規,營造良好、積極、和諧的輿論聲勢,城管執法人員要通過走入商戶,調查、走訪、發放宣傳單、開展座談會等宣傳活動,征詢商戶意見建議,宣傳城管法律法規和占道經營危害公共利益的表現,使廣大居民提高自覺維護市容市貌意識。二是積極引導占道經營攤販到指定區域規范經營,提高占道經營攤販維護城市的意識,自覺守法經營,從而達到規范管理目的。
(2)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加快城區各類市場建設
加快城區居民生活區內的農貿市場建設,將市場建設和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城市建設的總體規劃,撤銷、合并、取締那些影響市容自發形成的馬路市場,因地制宜,在城市道路兩側合理設置便民攤點群,進行定時、定點規范經營,實施攤點群的自治管理,管理部門嚴格監督管理,保持周邊市容環境整潔。
(3)強化市場內外管理,引導占道攤販退路進場規范經營
建立科學的市場運營機制,積極踐實“721”工作法,同時推行“一勸說、二警告、三保證、四處罰,教育為主、處罰為鋪”人性化管理模式,感化互動。對失業人員、下崗職工、無業人員等社會低收入群體進場經營的實施減免稅費政策,做好扶持經營工作,主動與其溝通,了解訴求,盡力使他們進得去、留得住、能經營、有收益,建立良性市場監管機制,強化管理,嚴格落實市場管理規定,強化管理秩序,確保市場經營環境整潔有序。
(4)職能部門協調聯動,建立長效管理機制。
以城管部門為主導,建立職能部門聯動機制,齊抓共管,協同作戰。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強對占道經營攤販“三無食品”的查處力度,衛生部門加強對流動攤販的衛生防疫檢查力度,嚴格落實食品安全、衛生防疫責任制,定期檢查評比,調動商戶維護市容環境的主動意識,城管、市場監管等執法部門要建立占道經營攤販檔案,引導攤販進入市場經營,進入設置便民攤點群定點、定時經營。確保市民買到質量合格的商品,發揮社區和居委會的紐帶作用,做好轄區內的流動攤位管理工作,調動群眾參與占道經營攤販治理的積極性。
結語:破解占道經營難題,涉及到方方面面,相信只要做到以人為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堅持依法行政、文明執法、人性化管理,疏堵結合,占道經營這個頑疾才能得到徹底有效解決。——論文作者:張進平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