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8-04所屬分類:管理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在新時期,露天煤礦施工作業開始逐漸增多,在這個過程中,安全管理具有無法取代的作用,因此,應該重視安全管理,關注現場作業流程,這樣既能對現場生產進行控制,還能有效整改現場施工中一些不規范作業,提高施工質量。 關鍵詞:露天煤礦;安全管理;對
摘要:在新時期,露天煤礦施工作業開始逐漸增多,在這個過程中,安全管理具有無法取代的作用,因此,應該重視安全管理,關注現場作業流程,這樣既能對現場生產進行控制,還能有效整改現場施工中一些不規范作業,提高施工質量。
關鍵詞:露天煤礦;安全管理;對策
1露天煤礦安全生產的特點
露天煤礦是指煤層比較接近地表層,直接在露天開采的一種生產方式。露天煤礦生產的開采方式從根本上來說分為以下幾個步驟。第一,在尚未開采的巖石中鉆孔、爆破;第二,使用挖掘機、運輸機、卡車等設備移出巖土,并將移出的巖土填入之前開采的礦坑中;第三,對暴露出來的礦層進行開采,將礦層炸碎或者分離成小塊;第四,使用運輸機、卡車等運輸工具將碎化的小礦塊運輸至選煤廠進行后續的處理。露天煤礦的開采方式基本遵循這幾個步驟,按照礦區的分布狀況、傾斜度等狀況,不同的礦區在實際的作業中采用的方式各有不同。例如,在平緩的礦床開采中,主要采用的是倒堆采礦法、橫運采礦法、縱運采礦法;針對傾斜角度較大的礦床,則基本上是沿礦體走向布置和垂直礦體走向布置,走向較長或者面積較大的礦床,則采用分區分期進行開采。
2目前露天煤礦現場施工存在的問題
2.1環境問題
露天煤礦在進行開采時,會給生態環境產生某種破壞。首先,土地資源破壞。對于煤礦企業來說,他們在開采時經常會通過采掘場進行直接挖掘,不但會使土地當前資源遭到破壞,還會影響煤礦開采周圍土地的耕種。同時,在開采期間,往往會占用一定土地,致使原有土地逐漸成為排水管道,導致原有地貌發生嚴重改變。并且在施工現場,經常會運用機械進行挖掘,一旦出現過度挖掘,都會致使廢棄巖石不能得到合理安置,造成巖土結構發生松散,導致地層層序逐漸紊亂,不利于煤礦施工作業開展。其次,水資源污染。從現有的露天煤礦開采情況看,開采場所很多都是位于干旱地區,所以,在施工時容易使當地出現水資源短缺,并且在開采的整個過程中,由于礦井水沒有實現完全凈化就被工作人員直接排放,致使水資源污染。另外,如果礦井水位發生下降,不僅會影響地下水資源,導致某些地區供水變得尤為緊張,而且還會致使地下水中的一些巖石出現某種化學反應,增加有害元素濃度。
2.2安全隱患問題
安全隱患也是當前煤礦施工遭遇的一些問題,首先,開采坡面陡峭。由于煤礦開采企業很多都是地處比較偏僻,并且環境較為隱蔽,使得管理部門缺乏對煤礦現場的監督,同時監管人員對煤礦施工沒有很強安全意識,導致不能認真監督。更為重要的是,開采坡面較大并且比較陡,一旦缺乏監督力度,不能對作業人員進行監管,容易出現重大險情,影響煤礦施工。其次,線路架設缺乏規范性。如果開采環境出現不規范,會增加開采期間安全隱患因素,其中電器設備是重要因素,一旦電器設備沒有符合規定,不但會使煤礦企業無法安全生產,還會制約露天煤礦施工。有的煤礦企業在施工現場使用一些老化的電線,不能及時對電線進行更新,同時沒有配備達標的配電箱,一些施工人員用破舊的配電板進行代替,造成線路破舊,沒能達到架設有關要求。
3露天煤礦安全管理的對策
3.1建立露天煤礦安全管理體系
露天煤礦安全管理體系的構建是安全管理得以實施的綱領。安全管理涉及到所有參與生產的人員以及生產的所有方面。所以,建構安全管理體系,首先應當對人員進行管理。提高煤礦行業的準入門檻,針對新進煤礦的從業人員進行細致的考察,將安全意識、安全理念作為一項重要考核項納入招聘考核項目中。針對一些重點崗位,嚴格控制進出,并加強安全培訓教育,保證入礦人員的專業素養與安全素養符合崗位要求。其次,針對在崗人員,需要不斷的加強安全意識的培訓與安全理念的傳播,定期舉辦安全生產研討會或者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形成全員“談安全,重安全”的氛圍。
相關期刊推薦:《煤礦安全》(月刊)創刊于1970年,由煤炭科學研究總院撫順分院、中國煤炭工業勞動保護科學技術學會主辦。是全國煤炭行業主要科技期刊之一?镏饕獌热菔切麄鲊矣嘘P煤礦安全的政策、法規;報道國內外煤礦安全領域的新成果,新技術以及安全裝備、安全管理、安全培訓等信息;剖析井下事故案例等。讀者對象主要是煤炭行業的工程技術人員、各級領導干部、科研和設計人員、以及煤炭院校師生和工人、各級地方工會和勞動管理部門的有關人員。
露天煤礦各個崗位需要的人員素質要求各不相同,在提高人員的準入門檻的前提下,還需要考察各個人員的特點與優勢,盡量做到人盡其用,將合適的人員放在合適的崗位上,發揮人員的最佳優勢與最大效率。將錯誤的人員放在錯誤的崗位上可能埋下安全隱患。所以管理人員要對員工在充分了解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調配。
質量的監督滲透在生產工藝的方方面面。首先需要對質量監督進行澄清的是,質量監督開始于工程設計之初,而并不是等到破土動工之后。從生產的設計到施工再到驗收都有著質量監督進行把關。在煤礦開始設計之初,相關人員需要針對現場進行實地勘查,運用專業知識結合實際環境針對施工的方案進行驗證與核查,確保整體方案的科學性。對崗位作業人員,需隨時關注其狀態,避免疲勞操作、違章操作,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對生產作業過程持續進行監督,一方面監督操作流程是否符合規范;另一方隨時關注生產狀況以及工程質量,及時進行整體、管控,只有細致入微的安全監督,才能避免安全問題的發生。
3.2建立露天煤礦安全監管體系
良好的安全監管以及人員效率的發揮需要與相應的績效考核相結合才能得到最佳的效果。目前,煤礦的安全績效考核還停留在結果考核這種主要形式上。一方面,簽訂安全責任狀,針對管理人員和生產人員起到警示的作用;另一方面,安全目標作為一個硬性的考核指標與所有人員的績效掛鉤,激勵所有人員將安全作為一項日常的重要工作。但是這樣的績效考核針對風險的防范力度不夠,所以,進一步提升安全監管的力度還需建立風險的預判機制,并與績效考核相結合。這項制度鼓勵生產員工,管理人員針對生產中存在的風險進行預判,并提前針對可能的風險進行處理,將安全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的幾率。
3.3加強對現場作業環境的管理
對于露天煤礦而言,現場作業環境尤為重要,如果作業環境能夠達到安全標準,不僅能提高開采作業安全系數,還能改善煤礦施工質量。首先,應對露天煤礦中的眾多電器設備進行檢查,確保其在開關上裝設相應的閉鎖裝置,這樣能使地面設備得到完善,使其可以有效運轉。同時還要對手工工具或者移動梯子等一些設備有效管理,把其納入到煤礦管理體系中,并結合現場作業環境,評判其是否滿足安全標準,以此確保作業安全。更為重要的是,應結合安全管理體系推進煤礦現場中的一些作業流程,在對作業過程進行強化控制的同時,使其得以安全生產。并且還要對電纜工序進行完善,合理運用機械化作業,這樣既能減少現場人員接觸危險源的機會,還能對他們安全進行保障。例如,可以引入輪式推土機,通過其來開采或者對道路進行養護,有效維修礦區道路,確保道路寬度以及平整度可以契合設計要求。另外,還應為設備提供防碰撞系統,這樣當設備離安全間距比較近時,會發出一定警告,為司機起到警示作用,從而規避機械事故。在此期間,可以對卡車實施調度監控系統,在對煤礦現場設備予以調動的同時,還能對其監控,進而維護煤礦現場作業秩序。此外,管理人員要對現場施工起到帶頭以及領導作用,能夠對管理標準進行帶頭執行,掌握管理流程,對設備以及工序進行逐一排查,使管理工作具有一定預見性,從而安排專員來落實。同時可以強化安全教育相關培訓工作,在每個月末開展安全體系知識方面的考試,增強他們風險預控能力,改善他們安全認知,以此提升安全價值觀。
結論
綜上所述,露天煤礦的安全管理主要圍繞穿孔、爆破、采裝、運輸和排土工藝進行實施。安全管理的對策主要集中在消除安全隱患,建立安全風險預判機制,將安全意識滲透到員工的日常工作中并與績效考核相結合,將安全風險降到最低。——論文作者:趙禹淇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