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郵政論文共享經濟下的郵政農村電商研究

發布時間:2016-08-12所屬分類:管理論文瀏覽:1

摘 要: 這篇郵政論文研究了共享經濟下的郵政農村電商,郵政農村電商的共享經濟就是借助中國郵政農村電商平臺,通過農民廣泛參與、各大供應商充分介入,把各類消費資源充分整合,倡導人人分享、體驗式消費,進而帶來一系列的成本降低、效率提高,創造新的生產紅利和消

  這篇郵政論文研究了共享經濟下的郵政農村電商,郵政農村電商的共享經濟就是借助中國郵政農村電商平臺,通過農民廣泛參與、各大供應商充分介入,把各類消費資源充分整合,倡導人人分享、體驗式消費,進而帶來一系列的成本降低、效率提高,創造新的生產紅利和消費紅利。

郵政論文

  關鍵詞:郵政論文,共享經濟, 郵政電商

  “共享經濟”一詞最早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教授馬丁魏茨曼于1984年發表的《共享經濟》一書提出的。共享經濟的精髓在于匹配、分發、共享,利用技術手段、互聯網平臺將各種過剩消費信息整合到一起,做到科學匹配、精準分發,最終實現優質資源的共享,實現人人分享,用最小的成本解決用戶乃至社會的痛點問題。目前,國內外已經誕生了很多基于共享經濟的創新公司和商業模式。比如美國的兩家企業UBER、Airbnb,最近兩年快速成為互聯網行業的翹楚,并引發了共享經濟模式在房屋租賃、交通出行、家政、酒店、餐飲等領域的創業潮;國內打車領域的滴滴、快滴也成為踐行共享經濟的典型代表。2015年9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參加夏季達沃斯論壇時曾表示,目前全球共享經濟呈快速發展態勢,是拉動經濟增長的新路子。通過分享、協作方式搞創業創新,門檻更低、成本更小、速度更快,這有利于拓展我國共享經濟的新領域,讓更多人參與進來。2015年10月29日,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中首次提出要“發展共享經濟”。

  郵政農村電商共享經濟模式。中國郵政借助品牌和資源的優勢以及多年服務“三農”的經驗,加快推進農村電商平臺建設工作。通過線上線下聯動的共享經濟平臺(線上基于郵樂網和郵掌柜系統、線下依托郵政農村網點的實體渠道和物流配送渠道),打造一個集“網絡代購+平臺批銷+農產品返城+公共服務+普惠金融+物流配送”為一體的郵政農村電商服務體系,形成有中國郵政特色的農村電商共享經濟模式。郵政農村電商的利益相關方主要為三大類,分別是需求側、供給側與平臺側。各方利益主體充分交易、充分受益,從而形成了可持續、可復制的商業模式。需求側的七大升級。即對農村電商平臺中加盟商超的掌柜、當地農民、地方政府等實現七大升級。一是信息升級。對郵樂網和郵掌柜的系統功能,如實現便民服務、農民創收、掌柜進貨、經營管理和客戶管理等系列信息進行升級。二是服務升級。免費為全國農村電商統一線下實體店——村郵樂購提供電腦、打印機、掃描槍和錢箱等設備,為農村店主提供統一品牌、系統、標識的標準化管理和服務。三是培訓升級。通過線上視頻和郵政人員上門面對面的服務,對村郵樂購店主進行系統操作培訓和普及電商知識。四是消費升級。通過郵政推出的聯名卡積分使農民聯動進行郵政業務消費和零售商品消費。五是科技升級。利用郵政農村電商平臺大數據分析指導農業生產,打造智慧農業。六是旅游升級。將農產品進城與休閑農村、鄉村旅游相結合,打造美麗農村。七是“雙創”升級。通過組建郵政電商產業園,為返鄉大學生創業、創收提供平臺,為中小企業提供便利。供給側的三大轉型。一是實現商品供應商的營銷轉型。對于工業品下鄉供給側的參與方——生產廠商、經銷商、供應商而言,產品銷售平臺的互聯網化對其原有的銷售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戰——原材料采購的比價平臺、客戶網絡下單的瞬間響應、24小時不間斷售后服務平臺都是銷售模式的變化,但銷售平臺的互聯網化可以在新產品開發初期便將研發與市場需求相匹配,成為供給側改革的最關鍵環節。對于農產品進城供給側參與方——銷售閑散農資的農民、農村合作社而言,中國郵政農村電商實現了農產品銷售升級——通過在郵樂農品網上開設縣館銷售當地土特產品,打造“一縣一品”,消除中間商,降低訂單農業配送成本,避免產能過剩,實現精準扶貧。二是實現物流配送服務商的配送轉型。中國郵政通過不斷完善縣、鄉、村三級運營和倉儲中心布局,重點解決農村“最后一公里”難題。配送轉型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從單獨配送向共同配送的轉型。引入農村私車公助服務,搭建“郵政資源+社會力量”的開放式共同配送體系,破解物流車輛短缺、效率低下、空駛率高等問題。第二,實現郵政物流專用向物流開放轉型。加速與社會第三方物流公司,如“四通一達”等的對接,承接社會物流縣、鄉、村“最后一公里”投遞。三是實現金融服務的模式轉型。郵政農村電商通過聯合郵儲銀行推出互聯網金融產品,為符合條件的村郵樂購掌柜們提供小額貸款,讓農村地區享受到更多的普惠金融服務。用智能手機下載安裝郵樂網和郵掌柜的APP,即可根據掌柜自身的信用等級和日常經營情況急速放款,流程簡便、利率低、還款時間長且還款方便,讓農村居民輕松做上“無本生意”。平臺側的三個結合。一是線上與線下結合。充分利用中國郵政線上的郵樂網和郵掌柜平臺系統,并結合龐大的線下網點資源,通過清洗、分析郵政農村電商大數據,構建一個基于LBS的信息系統,包括適用于掌柜的“我要進貨”——買家版,適用于廠家、分銷商的“我有貨源”——賣家版,適用于廣大有車一族的“我要順路捎貨”。線上線下相結合,打造有中國郵政特色的區別于社會電商公司的農村電子商務新模式。二是與當地政府結合。推動政府將郵政農村電商示范縣建設納入政府整體項目之中;發揮農村電商精準扶貧作用,為農民增收;利用農村電商平臺功能協助政府提供政務處理服務,為政府分憂。三是與郵政業務結合。中國郵政農村電商商業模式是典型的跨界營銷,即保證電商設施建設免費使用、電商培訓免費進行、電商操作系統無償使用、農村代銷代購不加價、電商服務不盈利,由此增加郵政基礎業務的客流量,實現郵政普遍服務的升級轉型。通過以上需求側、供給側和平臺側的轉型和改革,中國郵政農村電商起到了切實提高資源匹配度、更好地滿足各方需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作用。尤其是更精準地掌握市場需求,可以實現按需生產和銷售,按需提供服務,避免資源浪費,提高平臺各方的實際效益,從而拉動消費,促進經濟增長。擴大郵政農村電商共享經濟內涵的建議作為一種互聯網下的新經濟、新商業形態,共享經濟誕生的時間雖然不長,但價值巨大、影響深遠。下一步,筆者建議從三個方面著手,擴大郵政農村電商共享經濟的內涵。

  讓更多利益主體參與農村電商共享經濟。共享經濟有利于實現大眾創業和萬眾創新,體現合作中實現創新發展,創新中帶動創業和就業。郵政農村電商要打造更多利益主體參與的共享經濟平臺,應該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第一,打造更完整的生態鏈條,讓生態鏈條的更多利益主體共享平臺資源。這包括農村電商產業鏈各環節的主體,如作用于工業品下鄉產業鏈上的農民、供貨商,作為平臺商和服務商的郵政企業,代購代銷的農村掌柜,服務于農產品進城產業鏈上用于提供農產品資源的地方農戶、農村合作社、農產品銷售企業。下一步,還應當將農產品包裝、分級、定價等輔助加工企業,為農產品質量提供擔保的第三方機構,以及城市或農村消費者全部納入平臺構建的生態鏈,更好地促進農產品進城。第二,確保生態鏈條每個環節的開放性,使生態鏈同一環節的主體共享平臺資源。一是對于從供給產品的來源上,保證工業品來源的開放性,將中國郵政打造的工業品代購平臺構建成一個開放平臺。如對接蘇寧、京東、阿里巴巴等社會電商,用一個郵掌柜系統實現外部所有網購平臺的兼容,避免線下實體站點的重復建設。同時,保證農產品供給的開放性。中國郵政農村電商的站點已覆蓋全國,以后可以通過建設地方特色館保證各地特色農產品都能上線交易。二是確保農村電商物流端的開放性。中國郵政擁有最廣泛的農村物流運輸體系,可進一步加強農村物流體系建設,加強投遞能力建設,提高運力和農村投遞信息化水平,加密郵路,增加替投代收點等,全面加大農村電商的物流支撐力度。加強全國倉儲中心建設,減少倉儲運輸成本。中國郵政農村電商物流體系建設的最終目標就是要打造一個開放性、公益性的農村物流體系,不僅服務于中國郵政農村電商的發展,而且服務于社會各界農村電商的發展。

  更多助農業務豐富農村電商共享經濟。中國郵政農村電商主要商業模式就是依托郵政遍及全國的25萬個便民服務站、“三農”服務站等線下實體店和加盟店和助農業務,包括郵政基礎業務、普惠金融服務和物流、批銷等業務。下一步,可以引入更多助農業務,讓這個共享平臺發揮更大的作用。一是將農資農具下鄉的傳統商貿物流體系納入平臺銷售。中國郵政利用便民服務站建立了線下農資農具商貿流通體系,可以利用線上郵掌柜系統進一步拓展農資農具的銷售渠道,形成從線下到線上、線上線下聯動發展的態勢。二是推動農產品標準化服務。要實現農產品進城,實現農產品標準化是個重要的任務。中國郵政可以重點研究農產品進城項目,包括農產品輔助加工細節問題的處理,促進農產品進城的規;l展。三是疊加農村電商更多的培訓訊息技術服務。目前,中國郵政農村電商通過郵掌柜系統也疊加一些農村電商技能培訓服務,主要培訓從事代購代銷的加盟店主——掌柜們使用操作系統,學習代購代銷的電商技能。下一步,隨著農產品進城業務的大力發展,郵政可以進一步豐富培訓視頻以及上門培訓教程的內容,培訓掌柜們進行農產品進城的輔助加工服務和收寄服務,進一步增加目前村郵樂購站點的服務功能,提供代收代寄服務。

  更多大數據支持農村電商共享經濟。共享經濟通過人人參與,使得各類產品信息、消費信息、價格信息等利用大數據和互聯網平臺實現人人分享,通過對供求和價格信息等資源的整合,提高各類過剩產品和資源的利用效率。中國郵政打造農村電商共享經濟就是要充分挖掘大數據的運用價值。通過近兩年農村電商的發展,中國郵政已經具備大數據應用開發的數據儲備、日常數據管理和應用的專門團隊。下一步,郵政可以重點從以下方面加大大數據的應用力度。一是通過大數據構建中國郵政農村電商批銷系統。中國郵政提供工業品下鄉的平臺批銷業務,通過大數據的供需信息匹配,分別研發“我要買”、“我要賣”等銷售商、供應商不同的APP服務,提供公平、競爭、開放、有序的批銷平臺環境,為掌柜們提供更開放的進貨渠道,為批銷商們提供更開放的批銷渠道。二是用大數據構建地方區域農產品銷售網絡。針對農產品尤其是新鮮農品易腐爛、不易儲存等特點,郵政將充分利用大數據和GPS定位系統等,打造一個具有地方區域性的農產品開放銷售網絡,使農產品在大數據的支持下實現就近銷售。三是用大數據構建縣、鄉、村運輸私車公助服務。開發類似于滴滴打車的APP,利用大數據和GPS定位系統,充分利用農村地區有車一族的閑散資源,在郵政“最后一公里”服務的基礎上建立一個人人參與運輸的開放物流運輸體系,減輕基礎設施的建設成本。共享經濟的實質就是要貫徹落實“創新、協調、開放、綠色、共享”的發展新理念。推動共享經濟發展的最終目的是促進中國經濟應對產能過剩和發展模式轉型,深化產業結構調整和供給側改革。而共享經濟最有效的實現方式之一就是建設互聯網平臺,通過發展“互聯網+”,推動工業化、信息化和城市化的深度融合發展,從本質上體現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的新型發展模式。中國郵政農村電商的發展模式,就是在共享經濟理論指引下進行的郵政行業初步探索。

  作者:劉小剛 單位:中國郵政電子商務局副總經理

  推薦期刊:《中國郵政》(月刊)創刊于1976年,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郵政局主管、主辦,郵政綜合性刊物。集中反映我國郵政通信建設、業務技術發展狀況、經營管理、服務水平、職工生活、教育訓練、古代郵驛和集郵等內容。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