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土地利用環境新建設方案

發布時間:2016-04-11所屬分類:管理論文瀏覽:1

摘 要: 目前土地環境建設上的新建設方案有什么改革呢,要通過哪些更好的方式來促進現在環境發展呢?本文是一篇環境論文。適用于國家規定的自然保護區(原有背景重金屬含量高的除外)、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源地、茶園和其他保護地區的土壤,土壤質量基本保持自然背景水平。

  目前土地環境建設上的新建設方案有什么改革呢,要通過哪些更好的方式來促進現在環境發展呢?本文是一篇環境論文。適用于國家規定的自然保護區(原有背景重金屬含量高的除外)、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源地、茶園和其他保護地區的土壤,土壤質量基本保持自然背景水平。但土壤中鉛含量較高,上升幅度較大,受到鉛中度污染; 土壤鋅含量相對較高,上升趨勢較為明顯,表層土壤鋅含量低于底層土壤,底層土壤鋅含量絕大多數均遠遠超出背景值。

  摘要:土地作為一切人類活動的載體,在整個生態系統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土地利用與生態環境之間存在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土地利用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施加于環境的壓力,其與環境的脆弱程度一道,決定了環境的質量,不合理的土地開發利用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環境質量,土地利用不合理是導致環境惡化的最根本的原因。隨著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土地利用方式和強度亦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工業企業污染物累積的危險性有所增加,土地生態環境的現狀、演變趨勢將關系到未來較長時期內環境質量狀況。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影響著人類社會發展和前進的步伐。生態環境保護是土地利用的重要約束條件,人類社會為了保持人類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必須保護環境,必須在發展經濟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時,加強環境保護,實現人與環境的協調和和諧。通過對廣東惠州某區的調查,開展土地利用環境影響評價研究,有助于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綜合決策提供科學依據,為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科學、合理、切合實際確定土地生態環境目標提供科學依據。

  關鍵詞:土地利用,環境影響,環境論文

  1.土地生態環境現狀評價

  (1)土壤環境質量總體較好,但個別重金屬元素有上升且超標的現象

  土壤環境質量是土壤容納、吸收和降解各種環境污染物質的能力,是土壤質量評價的重要指標。土壤作為環境要素的重要組成部分,處在自然環境的中心位置,承擔著來自工業和生活污水、固體廢物、農藥化肥及大氣降塵和酸雨等各方面90%的污染物。該區土壤重金屬大多數含量屬于土壤環境質量一級標準,為保護區域自然生態、維持自然背景的土壤環境質量的限制值,見表1。

  環境論文:《環境科學與技術》1978年創刊,是學術和技術類刊物,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和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黔h境保護領域內基礎研究和應用技術研究的科研成果。

土地利用環境新建設方案

  (2)工業廢水達標率高,城市生活污水為環境的重要污染來源

  工業用水主要分布在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造紙及紙制品業、醫藥制造業,其用水量分別占全區工業用水總量的43.74%、30.07%、8.72%,合占全區的82.54%。工業廢水排放主要分布在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造紙及紙制品業、醫藥制造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其排放量分別占全區排放總量的41.06%、25.46%、9.80%、6.93%,合占全區的83. 26%。全區工業廢水全部達標排放,達標率為100%。隨著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人口急劇增加,城市生活污水已成為環境的重要污染來源。

  表1 土壤重金屬含量狀況表

  (3)工業固體廢物和城市生活垃圾排放量較大,但處理率高

  工業固體廢物年產生量在10 萬噸以上,但其綜合利用、處置后實現固體廢物零排放,全區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2010年起已達到99. 92%。城市生活垃圾年排放量在2 萬噸以上,處理率為100%。

  (4) 面源污染仍然較重

  雖然多年來投入大量資金,致力于改造工農業生產的能源結構和加強全區生態環境建設,點源污染治理成效明顯,面源污染也有所減少。但由于化肥、農藥等農用化學品使用量仍然較大,尤其是農用地膜使用量明顯增大,因此面源污染仍然較重,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耕地質量和農產品品質的提高,見圖1、圖2。

  圖1 2000—2011年該區化肥折純使用量

  圖2 2000—2011年該區化肥、農藥和農用地膜使用量

  (5)生態環境狀況總體較好,生態環境與經濟建設協調、可持續發展該區在大力發展經濟、實現經濟跨越式發展的同時,也十分注重生態環境建設,強調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建設并重。在增加環保設施建設投入和加強污染治理的同時,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和生態旅游業,提高植被覆蓋率,嚴禁焚燒秸稈,推廣清潔能源。全區生態環境狀況總體較好,地表水多數達國家II類或Ⅲ類地表水,大多數土壤肥力較高,以地下水為飲用水源,符合《地下水質量標準》( GB/T14848-93),水質達標率為100%。通過生態示范區的建設,該區生態環境與經濟建設實現了可持續發展。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