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11-14所屬分類:管理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在當前環境問題成為了現在所關注的問題,同時怎樣治理環境建設呢?有關環境的新應用發展措施技巧有哪些呢?本文是一篇環境管理類文章。同時主要從目前我國環境監測的現狀和我國環境監測工作存在的問題以及應對策略等方面做了相應的介紹。 摘要:改革管理模式舊
在當前環境問題成為了現在所關注的問題,同時怎樣治理環境建設呢?有關環境的新應用發展措施技巧有哪些呢?本文是一篇環境管理類文章。同時主要從目前我國環境監測的現狀和我國環境監測工作存在的問題以及應對策略等方面做了相應的介紹。
摘要:改革管理模式舊的管理模式很難和現在監測工作的發展相適應,要積極推進管理模式改革。各大區域設立區域環境監測中心,對區域的環境質量狀況進行全面監測按落實環境質量地方負責制。環境監測站按地域分布,做到有重有輕,任務根據環境嚴峻程度分配,做到有主有次。
關鍵詞:環境監測,管理制度,管理類論文
1目前我國環境監測的現狀
1.1環境監測機構逐步完善截至2011年,全國環保系統已建立2587個環境監測站,形成了由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省級環境監測站、地市級環境監測站及區縣級環境監測站組成的四級環境監測機構,建成31個省級輻射環境監測站。2008年,新組建的環境保護部設立了環境監測司,加強了環境監測管理。2009年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增加人員編制90名,提高了國家環境監測能力。2009年2月成立了環境保護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為實現環境監測“天地一體化”奠定了基礎。
論文網推薦:《資源環境與工程》,《資源環境與工程》主要刊登湖北地區地學以及邊緣相關學科方面的研究論文和湖北地學界在省外和國內的學術成果,同時也報導省外、國外學者對湖北地礦業的研究成果。歡迎省內外作者提供基礎地質研究、環境保護、地質災害防治、資源管理與地礦經濟、旅游地質、農業地質、巖土工程與勘察、礦產開發利用、礦業新理論、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方法等方面的論文。
1.2環境監測信息發布體系初步建立環境保護部和各省(區、市)及部分城市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每年定期發布環境狀況公報和環境質量報告,以滿足社會公眾對環境質量狀況的知情權。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從2002年開始發布113個環保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日報與預報。環境保護部自2009年7月份起對全國主要水系100個國控水質自動監測站的八項指標(水溫、pH、濁度、溶解氧、電導率、高錳酸鹽指數、氨氮和總有機碳)的監測結果進行網上實時發布。2010年11月,113個環保重點城市空氣質量實時發布系統投入運行。環境保護部定期發布重點流域、重點城市環境質量狀況報告,加大了環境監測信息公開的力度。
2我國環境監測工作存在的問題
2.1法律法規不夠完善隨著我國對環境保護的重視加大,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頒布后,我國在環境保護方面不斷立下法律法規,但是,環境保護重要環節——環境監測,到目前為止仍沒有受到專門的法律法規的規范。俗話說“無規矩不能成方圓”,環境監測沒有明確規范使得其性質、地位和作用有些模棱兩可,影響了人們對環境監測的認識
2.2管理模式老套我國現行的環境監測體制仍沿用舊的分塊管理模式,很容易致使某些地方政府施行“保護傘”,在反映環境質量和環保業績考核時,維護地方利益,從而影響環境監測體制發揮應有的作用。在分配監測任務和工作上也是“一把尺子”“統一布置”,使得環境監測人員難以根據各大自然區域差異和污染的輕重,有主有次的進行監測,影響了監測質量。2.3財力資源不足長效、穩定的財政支持是我國環境監測的堅強后盾。為了保障我國環境監測的順利進行,足夠的資金供給是必不可少的。由于我國環境監測管理模式有些陳舊,在引進儀器裝備時某些資源不能合理配置,使得部分儀器不能各盡其用,造成了資金不必要的浪費,也給各級政府的財政添加了壓力。加上我國正處于發展中階段,在環境監測方面投放的資金不會特別充裕,也間接影響了環境監測科學研究。阻礙了我國在環境監測方面取的更大的進步。
2.4監測技術體系有待提高監測技術體系可以說是是監測工作的核心部分。我國監測工作的發展關鍵在于監測技術體系。通過考察一些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體系,我國制定出一套適應中國國情的監測技術體系。由于初步階段,檢測技術體系的基礎還是比較薄弱的。其中特別令人看好的網絡監測也需要進一步加強。網絡的結構還不夠鞏固,運行機制、監測能力還不夠與環境保護工作需要相適應。要我國監測工作更有效,提高監測技術體系很重要。
3應對策略
完善監測技術體系我國建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監測技術體系,但還有一些漏洞。環境監測網絡也需要完善,對環境各要素如空氣、水、土壤、生物等進行網絡監測;對國家、省、市、縣四級進行網絡管理;對數據報告、信息傳輸和在線監控網絡系統等信息進行網絡監測。向海峽西岸先進的環境預警體系靠近。
監測人員素質要加強對監測人員素質的重視,并采取一些積極有效的措施。制定環境監測專業培訓計劃,圍繞能力建設重點工作和重點領域開展監測技術培訓;在全國范圍內進行環境監測人才的培養,努力培育出學術頂尖人物和擁有過硬專業知識、技術的人才隊伍;鼓勵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做到人盡其才;注意及時引進優秀專業技術人才;定期選拔技術骨干赴國外進修;依靠科技進步促進環境監測能力現代化建設,進一步推進我國監測工作。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