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7-15所屬分類:法律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當前政治建設發展的目標有哪些?該如何去培養黨校建設的應用發展呢?同時現在黨校建設應用管理的新目標有哪些呢,政治的發展管理制度對當前有何新的變化及作用呢?《福州黨校學報》(雙月刊)創刊于1983年,是中共福州市委黨校、福州市行政學院主辦的學術性政治性
當前政治建設發展的目標有哪些?該如何去培養黨校建設的應用發展呢?同時現在黨校建設應用管理的新目標有哪些呢,政治的發展管理制度對當前有何新的變化及作用呢?《福州黨校學報》(雙月刊)創刊于1983年,是中共福州市委黨校、福州市行政學院主辦的學術性政治性刊物。本刊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摘要:缺乏對當地社會調研相關教材。當下,望謨黨校的教學內容與本地區不相適應,表現在地方調查研究材料缺乏,沒有把握好城鎮與鄉村,鄉鎮與社區、鄉鎮與村落間的區域差異;對本縣境內自然資源,民俗文化,產業結構,發展方式,民生發展現狀認識了解不夠,區域間的相關產業的優勢與劣勢分析不足,在課堂教學中所涉及的相關這方面的內容就出現了千篇一律,信手抄來或復制兄弟黨校教學內容,沒有突出自己當地辦學特色。從培訓內容、課程設置、培訓方式上體現不出當地社會的需求。
關鍵詞:基層黨校,黨校管理,政治建設
長時期以來干部培訓中都是教員在課堂上的滿堂灌。多于理論灌輸為主,學員記記筆記的傳統教學方式,平鋪直敘、節奏緩慢、細而全、持續時間長,學員參與體驗和探討機會少、因而培訓效果不佳,教員沒有足夠了解學員特點。他們主要存在以下四個特點:一是社會經驗比較豐富,但理論基礎知識掌握不扎實;二是理解能力強,但記憶力差;三是學習積極性高,但缺乏學習方法;四是文化程度、職業經歷不整齊,但有互相討論的習慣。他們中部分學員是帶著“獵奇”的心態進黨校來聽“新鮮”,而他們本身實踐經驗就比較豐富,就想學學一些新經驗、新做法,如果教員缺乏課前調研,相關材料缺少,所講授的內容缺乏針對性和實效性,或所傳授內容與學員要學、想聽無關聯,加之所講授內容比較單薄,缺乏指導意義,如教員再照念講稿,滿口的理論語言、書面語言,甚是學生腔,就會使學員易于疲勞和乏味。
一、基層黨校相關概念
黨校作為培養黨員領導干部和理論干部的主陣地,是黨委直接領導下的一個重要部門。黨校在提高黨員領導干部的綜合素質,增強黨的戰斗力、凝聚力方面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h(區)委黨校是在黨的基層負責培訓輪訓全縣鄉科級以下黨員領導干部、村(社區)干部和機關黨員干部的學校。其重要職責就是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緊緊圍繞當地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承辦科級干部、中青年干部、社區干部等各類專題培訓班,深入基層農村開展調研,為政府提供決策依據。
基層黨校是當地黨委直接領導下的一個重要培訓部門,是培訓黨的領導干部和理論干部的主陣地。在省、州上級黨校的業務指導、督促、檢查和協調服務下提高黨員領導干部思想理念、綜合素質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研究干部培訓管理,尤其是基層黨校培訓管理問題,在提高干部整體素質、轉變工作作風、增強工作能力、鍛煉黨性修養等方面都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尤其是像望謨縣“兩欠”少數民族地區黨校建設及培訓的好壞,將直接關系到當地民族團結、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
基層黨校是培養基層黨的領導干部的主陣地、主渠道;是宣傳和落實黨和國家各項方針、政策新動態,新變化的平臺。新時期,體制升格后的基層黨校將面臨著更大規模、更高層次對當地黨政干部與理論骨干培訓輪訓工作,像望謨縣這樣的少數民族地區,干部培訓效果如何將直接影響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為此,充分發揮其少數民族聚居區干部培訓基地平臺的重要作用,積極調動各方面辦學支持,拓寬培訓渠道,采取多層次、多形式的干部培訓方法,是當前少數民族地區黨校建設的必要有效選擇。
二、中共望謨縣委黨校培訓管理現狀
就基層黨校培訓管理問題而言,從總體上來看,學界雖然對其開展過一定研究,但相關黨校教育培訓管理問題研究的專著和文獻還是較少,尤其是以基層黨校、少數民族地區黨校為視角的調查研究更少。為此,進行此方面的研究理論現實意義明顯。就現有基層黨校的干部培訓方式、內容來講,其在經濟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已經遠遠滿足不了當地廣大干部的培訓需求。新時期,面對基層黨校存在的新情況、新問題,作為基層黨校的工作人員,唯有緊密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進行實地調研,著力提升基層黨校干部培訓方式、內容,進行現有管理培訓體制創新,才能在總結成功、不足兩方面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基層黨校的潛在優勢,探索出更為科學、有效的適合基層黨校的培訓管理模式,才能有力增強干部培訓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地處貴州西南部少數民族聚居區、革命老區、石漠化區于一體的“兩欠”民族地區的望謨縣委黨校,在過去一段時期,由于受辦學基本條件差,培訓經費少、編制人員缺編等因素的影響,對當地干部隊伍建設重視不夠,沒有把干部培訓工作擺在應有的位置,緊迫感不強。形成所承辦的班次少,培訓質量不高,培訓實用性不強,干部在培訓學習中組織管理不嚴,流于形式,學習效果平平。缺乏理論教育和黨性鍛煉的當地干部駕馭工作能力不強,思想作風較差、工作墨守成規、停留在原則上;沒有貫徹落實好黨在基層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在工作上脫離實際、脫離群眾;身在機關多,深入基層少;工作靠電話指揮,情況靠村(組)干部匯報,干群關系緊張事件時有發生。對當地領導干部的培訓工作勢在必行,長時期以來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眾多基層黨校對干部無法進行常規培訓,而望謨縣委黨校是當前眾多基層黨校培訓現狀的一個縮影,對望謨黨校培訓管理的研究可以看出少數民族地區黨校、基層黨校培訓管理中的種種現象、剖析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并尋求解決問題的對策思路,是提供望謨縣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理論基礎。當前望謨黨校培訓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對培訓目標不明確,缺乏社會對理論需求分析
第一,當前,黨校教育當前所面臨師資結構參差不齊,所學專業不對口,教員呈年輕化。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本理論和黨在基層農村的方針、政策了解不夠,不透徹,在培訓過程中經常出現課程設置不合理,師資配備不科學,直接影響了培訓效果,使得參訓過的學員沒有更好把理論應用到實踐中,沒有把黨對民族地區的方針、政策貫徹落實好。
第二,對社會動態把握不足。當前,黨校的培養應伴隨著社會和黨的事業發展同步而提高的,也就是說,對形勢和任務的變化,應很快反映到黨校的教學目標上來。但教員們對當前形勢和變化把握分析不夠,導致矛盾激化、問題發酵后才去收集相關方面材料,按照上級下達的任務匆匆對干部做相關培訓。缺乏一種審時奪勢,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預測未來的敏銳洞察力。
培養目標不明確,不符合個性化和差異化需求。按照以往的教學實踐的經驗來看,黨校舉辦的班次均帶有崗位職責培訓的性質,黨校的教學活動可以說完全是解決了共性的問題。比如:無論是黨群干部、行政干部還是理論宣傳干部,都是按照一個教學計劃,一樣的課程設置,同樣的教學方式,其結果是適應性不強,影響了教學效果,沒有明確培養目標結果阻礙了黨校的教學改革步伐,不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和不利于目標的培養要求。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