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3-08-29所屬分類:法律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來日外國人是日本法律上的一個專門術語,是指沒有日本國籍的人,包括以在日韓國、朝鮮人和中國人為核心的永住者,在日美軍關系者等在日本定居的外國人,以觀光,商務,留學為目的而臨時來日的外國人,以及除了在留資格不明者之外的外國人2。來日外國人犯罪就
一、 來日外國人犯罪的概念
來日外國人是日本法律上的一個專門術語,是指沒有日本國籍的人,包括以在日韓國、朝鮮人和中國人為核心的永住者,在日美軍關系者等在日本定居的外國人,以觀光,商務,留學為目的而臨時來日的外國人,以及除了在留資格不明者之外的外國人2。來日外國人犯罪就是指這些外國人在日本國內實施的犯罪。而對于外國人的國外犯進行處罰是少見的3。
雖然日本是發達的國際化國家,但是日本人的固有文化傳統中,仍然有濃厚的排外傾向。加之日本人口密集,不象其他大多數發達國家那樣具有寬松的移民政策。外國人要融入日本社會,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外人”(外國人)永遠是“外人”。從日本司法理論與實務界經常專門針對來日外國人犯罪而發表的報告和評論可見一斑。每年的警察白書和犯罪白書都有相當的篇幅公布來日外國人犯罪的統計數字和狀況概述。可是,最近幾年來日外國人犯罪問題的變化,是那些統計人員無法逆料的,已經日漸成為日本犯罪現象中的“活火山”。
隨著外國人來日人數和非法居留者數量的增加,外國人犯罪也呈現遞增趨勢。在日永住者人口,20世紀50年代以來一直維持在60萬人左右4。亞裔外國人在日本戰后初期的混亂期犯罪率比較高,以后逐漸平息下去了。而在日美軍關系者的犯罪,如果屬于執行職務中的犯罪,由美軍當局行使初審權5。
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每年來日進行觀光、就學、就勞等活動的外國人數達到200萬,并迅速遞增到400萬以上,1999年更達到490萬人。而在2000年以觀光和經商名義來日的外國人就有475萬人6。來日外國人登錄者數,從1990年超過100萬,而且每年以三至五萬的速度增長。至1999年,已經達到155萬人以上。同時,非法居留者數也在逐年遞增。它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稱為非法殘留者,也就是沒有經過正規手續進入日本的人,以及超過合法在留期間而居留日本的人,到2000年1月1日達到25萬1,697人7。另外一部分稱為非法入國者,即以集團偷渡等方式非法入境、上陸的外國人,也有相當的數量。必須指出,犯罪問題在合法居留者與非法居留者、短期居留者與長期居留者中都有分布。
日本警察廳的統計方式中,來日外國人犯罪從1980年開始計入永住者以外的外國人的犯罪,稱為“來日外國人犯罪”(永住者的犯罪稱為外國人犯罪)。法務省的統計中,則從1981年起把不法就勞者的犯罪統計在內。但在研究中,為了避免用語的繁雜,一般將所有這些犯罪統稱為“來日外國人犯罪”8。
二、來日外國人犯罪的社會反響
來日外國人犯罪狀況的研究,在觀念上有讓所有來日和在日外國人充當犯罪問題的替罪羊之嫌。在一些極端的情況下,日本人對于外國人犯罪現象、外國人犯罪人的仇視有時會轉嫁到所有外國人身上。特別是來自日本鄰近的中國人、韓國人和朝鮮人、菲律賓人,以及南美洲的巴西人等,倍受關注。惟由于來日韓國人每年雖有百萬以上,帶來日韓國人和朝鮮人登錄者龐大的數字不增反減,而來日中國人數迅速遞增,來日外國人犯罪被一些人視為就是中國人犯罪。這在媒體報道、法學研究和司法統計中都有所表現。特別是有些右翼分子,專門開設網站或者發表主頁,宣揚人種優劣論,說“中國人就是犯罪人”。2000年7月,在福岡市繁華的街道上,連續出現了擺著中國人賣春婦污染中洲侮辱性的看板,引起強烈反響。7月15日,福岡市中洲繁華的街道上突然樹起了幾塊醒目的大型看板,上面寫著中國人賣春婦污染中洲的字樣,列舉中國女性在拉客過程的作案手段,稱中洲地區年間被害額達十數億之巨,并在看板上刻意畫了一條毒蛇,暗指中國女性是美女蛇。
日本的報警電話110的宣傳標語本來是“看到犯罪,聽到犯罪,請撥110。”9東京都警方在2000年11月20日卻向市民張貼布告,提醒市民“看見有人好像中國人,請撥110”,“看到有人好像講中國話,請撥110”;ヂ摼W上留言板、聊天室中,隨時都存在做出“中國人品質低劣”這樣的判斷的論調。
無獨有偶,有個叫黃文雄的,出版了《不法移民與犯罪》一書,對中國人的攻擊近乎瘋狂。他說:“最近,聽到的中國人兇惡犯罪,絕不是只在日本。歐美各大都市,實施兇惡犯罪的中國人,成為各國共同的問題。歐美所說的黃禍變成了華禍。”“中國人犯罪有獨特的方式。殺人、放火是通例,比如在奪取戒指或者手鏈的時候,還要切斷手指和手腕。”“這樣的兇惡犯罪,不但發生在中國之外,在本國比任何其他地方都顯著。古代就被稱為`有山就有賊,有湖就有匪`的國家,賊比正規軍都多,F在也沒有大的變化。和賊槍戰中,殉職的警察每年有2,000人以上。”還惡意攻擊說,“臺灣企業被不是賊的人民解放軍和武裝警察襲擊的事件也連續不斷”。
可以看出,反華分子在反華輿論方面借助了在日中國人犯罪的事實。以致有個日本人的個人主頁在其公開的日記中也寫道:“電視上說最近連中國的留學生之類,也對中國人犯罪集團予以幫助。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不太清楚,這也是一種鄉土精神吧。”
反差別國際運動委員會的網站“石原,閉上嘴”(ishihara.yamero.net)搜集了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的許多有關排外主義的言論加以批判,其中就有十多年來石原有關中國的“暴言”。在日本政壇和日本社會,石原之流起了“三人為虎”的謊言效應。按照石原的“犯人”邏輯,有兩個基本論斷,一個是“中國人=犯罪人”,一個是“非法居留的外國人=兇惡犯”。更有甚者,《周刊文春》把歸國殘留孤兒的犯罪現象也歸結給中國人10。這些論斷在意識形態上的蠱惑傾向更濃于犯罪學和論證。就此做出回答,更多地應該由中日兩國人民進行判斷。
實際上,日本許多有識之士,包括法學家們也對此加以探討,用事實和數據加以反駁11。甚至有人曾經強烈要求某些人為此謝罪和辭職12。
三、 日外國人犯罪的重要指標
1. 來日外國人犯罪的總檢舉件數與人數
總體上說,來日外國人犯罪引起日本人的憂慮是有它的事實根據的。2000年,來日外國人犯罪的檢舉件數較之10年以前增加了3.9倍,檢舉人數增加了2.7倍。在某些縣,來日外國人犯罪現象更受到加倍關注。因為這些地區外國人犯罪增長態勢異常驚人。比如群馬縣,1990年檢舉件數只有33件,檢舉人數為10人。1997年檢舉件數達到1,290件,是1990年的39.1倍,檢舉人數是93人,是1990年的9.3倍。1999年雖然大幅度回落,檢舉件數仍有964件,是1990年的29.2倍,檢舉人數為122人,是1990年的12.2倍13。又如三重縣內,1999年的外國人犯罪檢舉件數比1990年增加近250倍,而且75%是巴西人所犯14。
盡管如此,2000年,來日外國人犯罪總檢舉件數和人數都有減少。總檢舉件數為30,971件,總檢舉人數為12,711人。分別比1999年減少3,427件,10.0%,725人,5.4%。其中,特別法犯減少1,239件,13.4%,1,091人,14.6%;刑法犯檢舉件數減少2,188件,8.7%,但是檢舉人數增加366人,6.1%。
刑法犯檢舉件數的減少,主要是車上盜竊檢舉件數減少2,449件,59.0%。
來日外國人犯罪檢舉件數與檢舉人數的演變15
年份
總檢舉件數和人數
特別法犯
刑法犯
檢舉件數
檢舉人數
檢舉件數
檢舉人數
檢舉件數
檢舉人數
1990年
6,345
4,770
2,281
1,792
4,064
2,978
1991年
10,244
7,270
3,254
2,457
6,990
4,813
1992年
12,153
9,456
4,696
3,495
7,457
5,961
1993年
19,671
12,467
6,900
5,191
12,771
7,276
1994年
21,574
13,576
8,253
6,587
13,321
6,989
1995年
24,374
11,976
7,161
5,449
17,213
6,527
1996年
27,414
11,949
7,901
5,923
19,513
6,026
1997年
32,033
13,883
10,363
8,448
21,670
5,435
1998年
31,779
13,418
10,090
8,030
21,689
5,382
1999年
34,398
13,436
9,263
7,473
25,135
5,963
2000年
30,971
12,711
8,024
6,382
22,947
6,329
2. 來日外國人兇惡犯檢舉件數與人數
2000年來日外國人兇惡犯(殺人、強盜、放火、強奸)檢舉件數為242件,檢舉人數為318人,比1999年減少25件,9.4%,29人,8.4%。仍然維持在較高水平。
其中,殺人檢舉件數增加7.3%,檢舉人數增加8.0%。放火檢舉件數減少50%,檢舉人數增加50%。強奸檢舉件數增加47.4%,檢舉人數增加22.2%。強盜檢舉件數減少15.9%,檢舉人數減少15.1%。
兇惡犯的加害人與被害人屬于同一國籍的外國人的,占25.5%,加害人與被害人屬于不同國籍的外國人的占4.1%,加害人為外國人而被害人為日本人的,占70.4%。
其中,殺人犯罪加害人與被害人屬于同一國籍的外國人的占63.0%,強盜犯罪則有78.4%的案件被害人是日本人。
實際上,來日外國人犯罪日漸為日本帶來一個全新的社會問題,即來日外國人被害。1999年來日外國人事件被害人數達到8,764人,比1998年增加958人16。外國人被害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在于對于日本的文化與習慣一時不能完全適應,經濟基礎比較薄弱,集團生活比較多,發生爭執的機會也較多。還有外國人犯罪組織內部的糾葛造成被害也比較多。同時由于來日外國人被害人對日本的司法制度了解和信賴的程度有限,價值自身就可能是不法殘留者,被害也不告發,導致犯罪暗數化,而得不到應有的救助17。
來日外國人兇惡犯檢舉件數與檢舉人數的演變
年份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檢舉件數
162
187
228
267
242
檢舉人數
212
213
251
347
328
3. 來日外國人重要盜竊犯的檢舉件數與人數
重要盜竊犯(入室盜竊、汽車盜竊、搶奪、扒竊)檢舉件數7,516件,檢舉人數916人。分別比1999年增加1,138件,17.8%,205人,28.8%。
其中入室盜竊為6,396件,674人,分別比1999年增加1,652件,34.8%,236人,53.9%。
從國籍別來看,入室盜竊檢舉數以中國人(香港、臺灣除外)為最多。檢舉的6,396件中有5,173件為中國人所犯,占80.9%,檢舉人員的674人中,有539名是中國人,占80.0%。
巴西人所犯汽車盜竊,占來日外國人檢舉件數的79.6%,占檢舉人數的51.1%。而搶奪犯罪中,巴西人與秘魯人合計占來日外國人檢舉件數的89.5%,占檢舉人數的63.6%。
因此可以看出,入室盜竊以中國人為最多,而汽車盜竊和搶奪以南美系外國人為最多。
盜竊犯罪多發的原因,有分析說是因為盜竊來錢快18,一旦盜竊成功馬上就可以回國,叫做“打一槍換個地方”19。
來日外國人重要盜竊犯檢舉件數與檢舉人數的演變
年份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檢舉件數
3,706
4,730
5,444
6,378
7,516
檢舉人數
451
571
655
711
916
4. 來日非法居留者犯罪的狀況
2000年總檢舉人員的12,711人中,非法居留者有6,828人,占53.7%。除了依照《出入國管理及難民認定法》和《外國人登錄法》而直接取締并加以檢舉者外,非法居留者為檢舉人員7,720人中的2,110人,占36.4%。
來日非法居留人員犯罪檢舉人數的演變
(以違反《出入國管理及難民認定法》和《外國人登錄法》而被檢舉者除外)
年份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總檢舉人數
7,304
6,886
6,869
7,382
7,720
非法居留者檢舉人數
2,363
2,051
2,003
3,134
2,110
非法居留者所占比例
32.4%
29.8%
29.2%
28.9%
27.3%
非法居留者犯罪檢舉人數所占比例較高的是兇惡犯、藥事犯。兇惡犯檢舉人數的318人中有159人為非法居留者,占50.0%。其中非法入國、非法上陸者100人,占62.9%,非法殘留者為59人,占37.1%。藥物,事犯檢舉人員的720人中,非法居留者為311人,占43.2%,其中非法入國、非法上陸者101人,占32.5%,非法殘留者210人,占67.5%。
兇惡犯、藥物事犯的約半數為非法居留者所犯。而兇惡犯以非法入國者、非法上陸者居多,藥物事犯以非法殘留者居多。
四、來日中國人犯罪的狀況
1. 來日外國人犯罪,亞洲出身者占八成,檢舉件數中,中國人所犯者過半數
從2000年國籍別檢舉狀況看,來自亞洲各國的人員犯罪檢舉件數25,308件,占81.7%,比上一年減少2.1%,檢舉人數10,433人,占82.1%,比上一年減少7.9%。但是兩方面的比例仍然都超過八成。
其中,中國人所犯者,檢舉件數16,784件,占54.2%,比上一年增加8.6%,檢舉人數為5,189人,占40.8%,比上一年減少3.0%。檢舉件數超過半數,檢舉人數占四成以上。
其次,巴西人所犯者,檢舉件數為3,500件,占11.3%,比上一年減少33.2%,檢舉人數為855人,占6.7%,比上一年增加10.8%。韓國人所犯者,檢舉件數3,332件,占10.8%,占10.8%,比上一年減少12.1%,檢舉人數1,627人,占12.8%,比上一年減少20.2%。
2. 檢舉件數和檢舉人數中,中國人的構成比例增加
檢舉件數和檢舉人數中,中國人的比例年年增加。1996年檢舉件數占26.7%,大約是總數的四分之一,2000年占54.2%,超過一半。
檢舉人數在1996年時,所占比例為30.2%,到2000年增長到40.8%。
中國人的構成比例的增加,在刑法犯中更加明顯。1996年僅占刑法犯檢舉件數的29.7%,到2000年增加到61.8%,超過六成。
在有些中國人居住比較集中的地區,情況還要嚴重。比如在九州地區,2000年來日中國人盜竊犯罪檢舉件數達到937件,較1999年增加109.0%20。
來日外國人犯罪中中國人構成比例的演變
年份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總檢舉件數
26.7%
26.5%
32.9%
44.9%
54.2%
總檢舉人數
30.2%
35.3%
35.5%
39.8%
40.8%
刑法犯檢舉件數
29.7%
25.5%
34.3%
48.9%
61.8%
刑法犯檢舉人數
41.6%
42.7%
42.4%
45.6%
48.0%
3. 盜竊犯中中國人檢舉件數占四分之三
在盜竊犯檢舉件數的12,902件中,中國人所犯者占76.9%。而盜竊犯占來日外國人全部犯罪的64.4%,中國人所犯者比例要高10個百分點以上。盜竊針對的對象,主要是量販店、專門店,尤其是珠寶店,以及入室盜竊等。
五、來日外國人犯罪的發展趨勢與特點
1. 來日外國人犯罪的團伙化、武裝化
2000年刑法犯檢舉件數的犯罪形態,日本人單獨犯罪占83.3%,共同犯罪占16.7%。而外國人犯罪的單獨犯罪占50.5%,共同犯罪占49.5%。外國人共同犯罪為日本人的三倍。其中盜竊犯的共同犯罪比例更高,共同犯罪占了53.3%,超過了半數。從兇惡犯來比較,日本人犯罪的共同犯罪比例為22.6%,來日外國人犯罪的共同犯罪比例為39.7%,高出17.1個百分點。歷史地比較,來日外國人犯罪中共同犯罪的比例是5年前的2倍左右21。
具體分析盜竊犯罪的團伙化傾向,可以看到盜竊犯的共同犯罪中,日本人的二人共同犯罪占71.3%,三人共同犯罪占18.2%,四人以上的共同犯罪占10.5%。而來日外國人犯罪的盜竊犯中,二人共同犯罪占32.7%,三人共同犯罪占34.1%,四人以上共同犯罪占33.3%。可見,來日外國人盜竊犯罪有明顯的團伙化傾向。
還有一類不容忽視的犯罪就是外國人地下銀行。中國、韓國以及中南美系外國人的地下銀行正在為非法打工者提供轉移現金的秘密渠道,也成為毒品犯、槍支犯、風俗犯等對其非法收入進行洗錢的重要工具22。這些地下銀行往往是由來日外國人和在其本國的同伙進行勾結的結果。
同時,來日外國人持槍犯罪案件時有發生,呈現出武裝化的態勢。
2. 外國人犯罪地域上的擴散
2000年,來日外國人犯罪總檢舉件數,以發生地域觀之,關東管區管轄的犯罪占32.0%,警視廳管轄的犯罪占24.3%,關東中心地帶的新瀉、山梨、長野、靜岡四縣發生的犯罪占總檢舉件數的56.3%,比上一年減少2,689件,2.2個百分點,比上上年減少3,974件,11.1個百分點。
另一方面,與上一年相比,九州管區管轄的犯罪檢舉件數為2.1倍,中國管區管轄的犯罪檢舉件數為1.8倍,四國管區管轄的犯罪檢舉件數為1.6倍。其中以西日本的外國人犯罪檢舉件數增加顯著。
3. 來日外國人少年犯問題
2000年,來日外國人犯罪中,從14歲至19歲少年的刑法犯檢舉件與檢舉人數來看,檢舉件數為1,350件,檢舉人數為664人,與上一年比較,檢舉件數減少830件,38.1%,檢舉人數增加65人,10.9%。從國籍別來看,巴西籍少年犯檢舉件數為857件,占63.5%,檢舉人數為244人,占36.7%,為最多。中國人少年犯檢舉件數為204件,占15.1%,檢舉人數為153人,占23.0%。韓國人少年犯檢舉件數為82件,占6.1%,檢舉人數為71人,占10.7%。
由于愛知、三重、靜岡等地巴西人居住比較集中,檢舉件數更多。中國人少年犯多發于東京、千葉、神奈川、愛知等地,韓國少年犯多發于東京、神奈川、千葉等地,秘魯人少年犯多發于琦玉、神奈川、靜岡等地。
4. 藥物和槍支犯罪
2000年,來日外國人藥物事犯檢舉件數為1,051件,比上一年增加1.2%,檢舉人數為720人,減少4.5%。從國籍別來看,伊朗人犯罪檢舉人數為175人,占24.3%,菲律賓人犯罪檢舉人數為141人,占19.6%,巴西人犯罪檢舉人數為111人,占15.4%,中國人犯罪檢舉人數為45人,占6.3%。
其中,伊朗、菲律賓人藥事犯檢舉人數合占43.9%。巴西人該類犯罪檢舉人數增加49人,79.0%,中國人該類犯罪檢舉人數增加13人,40.6%均有大幅度增加。
從犯罪的人均件數來看,伊朗人涉嫌該類犯罪檢舉人員平均2.25件,中國人平均1.33件,韓國人平均1.31件,巴西人平均1.30件,菲律賓人平均1.20件。也就是說,伊朗人更加精于逃避,而難以發覺。菲律賓人比較容易被發覺。
除此以外,由于日本法律對槍支管制比較嚴格,為了迎合日本國內某些人的需要,也為了攫取更多的利益,外國人走私槍支進入日本的事件也時有發生。而這些槍支用以犯罪,又對社會帶來極大的影響23。
5. 雇傭關系犯罪
從2000年外國人勞動者(包括永住者等來日外國人)的雇傭關系事犯取締狀況來看,檢舉件數為342件,檢舉人數為379人,與上一年比較檢舉件數減少162件,32.1%,檢舉人數減少219人,36.6%。
從違反法令別的檢舉狀況來看,違反《出入國管理及難民認定法》的不法就勞助長罪的檢舉件數為323件,94.4%,檢舉人數為386人,占97.1%。
在風俗、賣春關系事犯、建設業等單純勞動關系事犯中,前者檢舉件數為191件,占55.8%,檢舉人數為203人,占53.6%,后者檢舉件數為151件,占44.2%,檢舉人數為176人,占46.4%。
非法居留的外國人,未經許可在日本工作,本身是一種犯罪。而日本雇主則利用其非法的地位這一弱點,進行剝削,生病和傷害也得不到充分的治療。在人權立場上看,也是不幸的24。因此,日本法律從兩方面取締非法工作和非法雇傭的事件。
6. 賣春犯罪
2000年來日外國人違反《賣春防止法》的檢舉狀況是,檢舉件數280件,檢舉人數172人,檢舉件數增加37件,15.2%,檢舉人數減少12人,6.5%。
從國籍別來看,泰國、臺灣地區、哥倫比亞、中國、韓國五地,檢舉件數合占96.4%,檢舉人數合占94.8%。具體分布,泰國人檢舉人數為55人,減少28.6%,哥倫比亞人檢舉人數為41人,增加32.3%,臺灣地區人員檢舉人數29人,減少12.1%,韓國人檢舉人數為22人,沒有增減,中國人檢舉人數為16人,增加33.3%。
7. 偷渡
集團偷渡事件的檢舉減少。該類事件自1999年6月以后急劇減少。2000年警察以及海上保安廳檢舉的集團偷渡事件為21件,檢舉人數為103人,分別比上一年減少23件,52.3%,667人,86.6%。其中,上一年占涉嫌偷渡被檢舉人數九成的中國人,2000年檢舉件數為14件,檢舉人數為80人,占七成,檢舉件數減少18件,56.2%,檢舉人數減少621人,88.6%。這可能是中日合作聯手打擊偷渡事件的成果。1999年初,日本海上保安廳和中國公安部邊防局在北京開會,簽署了共同打擊偷渡犯罪的協議,在外交、法務、海關等環節展開合作,為日本控制這一犯罪現象奠定了基礎。
集團偷渡的小規;厔。2000年檢舉件數21件中的19件,都不足10人,呈現顯著的小規;瘍A向。
以潛伏型偷渡為特征。往年的偷渡一般是在船艙中設隱蔽的房間,以大型偷渡為中心。2000年偷渡的特點是在一般貨物船內潛伏二、三人的方式偷渡。
另外,采取偽造護照的手段非法入境的也仍然是主要的偷渡方式。2000年偽造護照非法入國的檢舉人數為361人,比1999年的410人減少49人,但是數字仍然很高。從國籍別來看,中國人檢舉人數為226人,占六成強,韓國人32人。還有以中國企業職員名義,偽裝成商務考察團,利用訪日機會,在入國后失蹤;偽裝成航空公司職員,通過專用通道非法入境;中國人偽造日本護照從美國向日本偷渡;偽裝成與日本人結婚等等,花樣不斷翻新。
不法在留罪。2000年2月18日,改正《出入國管理及難民認定法》實行,新設的不法在留罪,在該年度內檢舉件數為296件,檢舉人數為218人。其中中國人檢舉件數為162件,檢舉人數為105人。
研修生失蹤事件,2000年為385人,增加175人,83.3%。從國籍別來看,越南人為201人,占52.2%,增加164.5%,中國人為109人,占28.3%,增加19人,印度尼西亞人為25人,占6.5%,增加4人,菲律賓認為14人,占3.6%,減少2人。385人中,有213人為女性,占55.3%。
8. 外國犯罪組織的滲透和外國人犯罪的職業化
從中國組織偷渡客偷渡的國際偷渡組織,被稱為蛇頭。這個詞成為日語借鑒中文的最新和最流行的詞語。蛇頭是使日本社會對來日外國人犯罪感到憂慮的重要方面之一。他們以向每人收取300至400萬日元的報酬25組織偷渡使日本社會憑添了許多非法居民,他們與日本的暴力團聯手進行偷渡使偷渡犯罪本土化26和商業化27,他們組織偷渡來的非法移民為了生活,或者說為了賺錢不得不非法打工、盜竊、強盜、洗錢,他們為了索取偷渡傭金而進行殺人、綁架,他們對于來日其他外國人、日本人實施強盜致傷事件28,他們之間進行爭斗、發生火并、互相殘殺29。
最近,他們又變換手法,采取先讓偷渡者預付少額報酬,增大成功報酬額度,以偷渡者對自己的金錢更加容易把握為誘餌,吸引更多的人參加偷渡30。
香港的三合會,是以中國的傳統秘密結社為源流的香港犯罪組織,不僅組織其成員秘密出入日本,而且在日本進行強盜、盜竊寶石類商店等、偽造信用卡和使用偽造的信用卡進行詐欺等事件。
俄羅斯的黑手黨在日本盜竊汽車,走私到俄羅斯,還從事走私海產品的活動。韓國的扒竊團,伊朗人的毒品走私集團,也給日本社會排除來日外國人犯罪的努力造成了更加復雜的困難31。
六、結語
來日外國人犯罪還在演變過程中。這是日本國際化過程中的一個副產品。它已經成為引起日本社會恐慌和仇視,迫切需要做出對策的一個問題。日本既不能放棄國際化,又不能吞下摘掉其安全國家稱號的苦果。在這種情況下,尋求有關國家的理解和合作,仍然會有助于這一問題的解決。從司法的立場,而不是從種族主義的立場,來考察這一問題,相關各國也應當為自己的國民危害日本社會安寧的行為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從對日關系的角度,以及從維護自己國民總體在日本的尊嚴和利益的角度出發,也應當行動起來,進行合作。
國際合作的一個方面,就是通過國際刑事警察組織(ICPO),以成員國相互的合作而防范國際犯罪,對其中處理難度較大的國際犯罪案件進行調查、通緝、信息交換和偵查合作32。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