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分類:電子期刊瀏覽:次
《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于2002年9月正式創刊,始為季刊,經江蘇省新聞出版局批準,2007年1月正式變更為雙月刊。本刊加入CNKI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CMK、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原文收錄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期刊。
《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的辦刊宗旨是:刊載教學科研成果,探索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發展的對策,研究高等技術應用型、操作型人才培養的規律和方法,為教學科研工作服務!秾W報》的辦刊原則是:尊重創新,保護知識產權。《學報》的辦刊方略是:為高水平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為學術、科學研究的最新成果提供最好的服務。獲獎情況:2005年,本刊在首屆全國職業技術院校學報評優活動中榮獲優秀學報、2008年,被江蘇省新聞出版局評為“一級期刊”,并榮獲全國高職高專優秀學報一等獎、2009年,被全國高職院校學報研究會評為“十佳學報”。
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雜志欄目設置
高校教育研究、技術研究與應用、教學改革探索、外語教學園地、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養工程、學生工作研究、人文社科論壇
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雜志榮譽
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
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雜志社征稿要求
1)《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論文內容的排序為:中文標題、作者姓名、工作單位(包括部門、所在單位城市及郵政編碼)、中文摘要、中文關鍵詞、英文標題、作者漢語拼音名、工作單位英譯名(包括所在城市漢語拼音和郵政編碼)、英文摘要、英文關鍵詞、引言、正文(包括圖、表)、結束語、參考文獻、附錄。后附作者簡介。
2)《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題目:應簡練、明確,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
3)《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作者的署名和單位:署名人數與順序由作者自定。單位應置于署名之下,包括單位全稱、部門名稱、城市名、郵政編碼。若署名的作者不屬于同—單位時,應在作者姓名上加注數字,并根據數字分別列出。
4)摘要:一般為100~300字,以第三人稱闡述。應明確說明寫作的目的、方法、研究的結果、結論等,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為主語。
5)關鍵詞:—般為3~5個,建議從科技文獻出版社出版的《漢語主題詞表》中查出。
6)英文部分:內容包括:標題、作者姓名、作者單位、摘要、關鍵詞。英文標題應使用大小寫字符正確書寫,不得全部用大寫字符書寫;英文摘要內容應與中文摘要內容一致。
7)作者簡介:依次為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別,職稱,學位,從事研究方向(請務必附上作者手機號碼和電子郵箱)。
8)引言:應說明研究的目的、意義、主要方向、范圍和背景等。
9)正文的層次標題:應簡短明了,以15字為限,不用標點符號,其層次的劃分及編號一律使用阿拉伯數字分級編號法,如:1、1.1、1.1.1。
10)插圖:應采用計算機繪圖,插圖下方應標明圖序和圖名。如為照片時應層次清晰、反差合適、裁剪恰當。
11)表格:應采用三線表,可適當加注輔助線。表格上方應標明表序和表名。
12)量和單位:應嚴格執行國務院頒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
13)外文字符:必須區分大小寫及正、斜、黑、花諸體。對容易混淆的字符必要時應用鉛筆注明大小寫和文種。
14)參考文獻:著錄原則和要求:參考文獻應列于文后,并按文中引用的先后順序列出。未公開發表的資料一般不宜引用。中國人和外國人的姓名一律采用姓前名后著錄法;西文作者的名字部分可縮寫,并省略縮寫點。
期刊收錄論文目錄:
經濟新常態下科研項目評價體系的優化策略李歡 (4)
高校貫徹“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主要措施探析劉洋 (8)
高職院校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思考吳立新 (11)
構建高職院校青年教師黨員教育及其管理的八大工作機制布占坡
推薦論文:文化傳播論文大眾傳播中的文學運動構建
這篇文化傳播論文發表了大眾傳播中的文學運動構建,不少作者自覺與不自覺運用符號手段來進行創作,其中之一是借助母題來吸引觀眾,也是文學影視界的一個常用方法,蘊涵各種帝王將相、才子佳人原型的作品經久不息就是證明。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