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9-12所屬分類:醫學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有關中耳炎的認識你可能不是很了解,有關分泌性中耳炎的產生是怎么造成的呢?如何來診治這類中耳炎呢?有關中耳炎的護理及預防有哪些措施呢?文章選自:《預防醫學論壇》,《預防醫學論壇》(月刊)曾用刊名:(預防醫學文獻信息)1995年創刊,是國家科技部批準、國
有關中耳炎的認識你可能不是很了解,有關分泌性中耳炎的產生是怎么造成的呢?如何來診治這類中耳炎呢?有關中耳炎的護理及預防有哪些措施呢?文章選自:《預防醫學論壇》,《預防醫學論壇》(月刊)曾用刊名:(預防醫學文獻信息)1995年創刊,是國家科技部批準、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核發出版許可證、國家衛生部主管,中華預防醫學會和山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辦的預防醫學領域技術類綜合性學術期刊。國內外公開發行。其內容以反映和交流全國各地衛生防疫、婦幼保健工作者的實踐經驗和科學研究成果為主,突出學術性和實用性相結合的特點。本刊以基層疾病控制、衛生監督監測、婦幼保健專業技術人員為主要讀者對象,同時面向預防醫學教育、科研機構的讀者,是衛生行政、預防、保健、醫務、藥械人員極好的學術交流園地。
摘要: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全部或部分結構的炎性病變,好發于兒童?煞譃榉腔撔约盎撔詢纱箢。非化膿性者包括分泌性中耳炎、氣壓損傷性中耳炎等,化膿性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特異性炎癥太少見,如結核性中耳炎等。
關鍵詞:中耳炎,診療措施,醫學論文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70例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兒40例(52耳),男28例,女12例;左側5例、右側4例、雙側31例。年齡3~15歲。成人30例(40耳),男18例,女12例;左側3例、右側5例、雙側22例。年齡18~50歲。成人組、兒童組均以聽力減退為主要癥狀,體檢可見鼓膜內陷、渾濁、活動度差,部分可見積液,對兩組臨近器官病變作比較(見表1)。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將所選擇的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其中試驗組38例使用地塞米松加頭孢呋辛鈉進行治療,對照組 32例僅使用頭孢呋辛鈉進行治療。
1.2 診斷標準 診斷主要根據耳痛、發熱、聽覺障礙等臨床癥狀結合純音聽閾測試及聲導抗檢查。
1.3 治療方法 試驗組采用60mg/kg頭孢呋辛鈉輔以0.2mg/kg地塞米松3d,然后改為60mg/kg頭孢呋辛鈉輔以0.1mg/kg地塞米松3d。對照組給予60mg/kg頭孢呋辛鈉靜脈滴注6d,1周后兩組改口服頭孢呋辛酯片、耳聾膠囊,維持1周,對于所有患者分別在停藥后6d、2、3、4、8、12周、復查鼓室壓圖,視出現A型圖為恢復正常時間。
1.4 測試方法與儀器 Madsen2577-MB聲導抗聽力計自動描記測試兒童組、骨導成人組的鼓室導抗圖 ,用Madsen-orbiter922聽力計采用上升法進行氣導、骨導聽閾測試。分泌性中耳炎是以鼓室積液及傳導性耳聾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膿性炎性疾病,發病年齡兒童比成人為多,病變可分急性、亞急性、慢性過程[1]。發病早期如能得到適當處理,則療效較好 ,如拖延日久則可發生中耳粘連、鼓室硬化等不易恢復的病變,嚴重影響聽力或繼發感染而化膿,甚至有形成膽脂瘤的可能。有局部炎性遞質的釋放和咽鼓管功能受損引起的中耳積液是 評價治療結果、轉歸的重要依據。
1.5 統計學分析 統計學分析采用軟件SPSS 12.0進行t檢驗處理。表1 兩組鄰近器官病變比較
2 結果
成人組鼓室壓圖中有B型者30耳,C型者10耳。兒童組有B型者43耳,C型者9耳。純音測試各頻率氣骨導相比,兒童組與成人組均發現氣導聽閾提高,在中、高頻2、4KHz骨導聽閾提高以成人組明顯。糖皮質激素使用后,試驗組和對照組1~5d內發熱、耳痛、鼻漏、鼻塞等癥狀發生率為75%~90%,經χ2檢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鼓室壓圖恢復時間為(54.6±6.2)d,試驗組的時間為(38.5±6.1)d經t檢驗兩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鼓室壓圖恢復正常的中位時間分別為56d和28d。
3 討論
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認為與咽鼓管功能不良、感染等各種因素導致中耳負壓,繼而水腫、滲出,致中耳積液而導致。腺樣體肥大、慢性鼻竇炎、慢性扁桃體炎、鼻咽部腫物均可影響咽鼓管功能,中耳乳突炎通過影響乳突的氣化程度及中耳粘膜氣體的交換,引起中耳壓力降低。兒童組以腺樣體肥大引起最多見[2],成人組以中耳乳突炎引起最多見。成人與兒童均可引起氣、骨導聽閾提高。而且分泌性中耳炎年齡越大病程越長。在臨床治療過程中,急性期短期使用糖皮質激素存在爭議,支持者認為糖皮質激素有助于抑制炎性反應,防止其轉化成慢性[3]。反對者認為糖皮質激素對小兒遠期療效并無明顯改善,且應充分考慮對小兒的不良反應的影響。本組研究發現使用常規劑量的地塞米松組較未使用地塞米松組鼓室壓圖恢復正常時間明顯縮短,在使用過程中,無1例因用藥感到明顯不適而停藥。2周內近期效果更為顯著,但對小兒的長期藥物不良反應有待進一步研究。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