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1-28所屬分類:醫學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飲食護理 遵醫囑禁食,或給予清淡、易消化、無刺激性、營養豐富的流質飲食,注意少量多餐和溫度適宜,防止損傷胃粘膜。藥物治療的護理 遵醫囑合理用藥時應注意:①靜滴甘露醇等脫水劑降低顱內壓時,應按時給藥,并且要快速滴入。以保持顱內壓穩定性,
摘要:飲食護理 遵醫囑禁食,或給予清淡、易消化、無刺激性、營養豐富的流質飲食,注意少量多餐和溫度適宜,防止損傷胃粘膜。藥物治療的護理 遵醫囑合理用藥時應注意:①靜滴甘露醇等脫水劑降低顱內壓時,應按時給藥,并且要快速滴入。以保持顱內壓穩定性,才有利于止血。另外,藥液不能漏出血管外,以免局部組織壞死,同時應應詳細記錄出入量,如果出入量過多,引起電解質紊亂,加重病情,必要時抽血送檢驗室,測電解質。②在輸液過程中要控制滴速、每分鐘40滴左右、輸入過快會加重腦水腫,不利于腦細胞恢復。③血壓持續過高時,遵醫囑使用降壓藥物時,一定嚴密監測血壓,及時匯報醫生,因血壓過高引起在出血,過低會出現腦供血不足,加重腦缺氧。
關鍵詞:腦出血,護理制度,臨床發展
心理護理 有效的心理護理,可取得病人的合作,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反之,會造成病人情緒不穩,思想緊張,隨時處于焦慮和恐懼的心理,易引起顱內壓增高,出現危險。因此,醫護人員要耐心細致的做好家屬及病人的思想工作,使他們感到被醫護人員重視,以達到心理平衡,消除病人急躁、焦慮、恐懼心理和不安因素。并做好病人家屬的思想工作,讓家屬在急性期減少對病人的不良刺激。同時,醫護人員要關心同情病人,保持病房安靜,嚴格控制探視時間,嚴禁探視者向病人敘述過度興奮或憂傷、恐懼的事情;減少對病人的刺激,使病人盡快安定情緒;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早日度過急性期,以達到早日康復。
通過我科收治的26例腦出血病人的搶救,護理中體會到:除醫生的正確診斷,及時合理的用藥外,嚴密觀察生命體征、神志、瞳孔的改變,是及時發現病情變化,得到及時處理是治療的關鍵。同時,各項基礎護理和心理護理也極為重要。所以護理人員要及時做好這方面的護理工作,在疾病的發生,發展及轉歸中起重要作用。
病情觀察的護理:①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如意識血壓呼吸脈搏瞳孔變化,注意腦疝發生。②抬高床頭15°~30°,頭偏向一側,以利于分泌物流出。保持呼吸道通暢。③頭部置冰袋,防止繼續出血。④協助肢體功能鍛煉,防止褥瘡發生。
臥位的護理 腦出血病人絕對臥床2~4周,避免不必要的搬動和檢查。床頭抬高15~30度,以利顱內靜脈回流,昏迷病人頭偏向一側,防止嘔吐物堵塞呼吸道,而發生窒息。對昏迷不深,煩躁不安或有精神癥狀癲癇者,應注意防止墜床,需加床欄,并專人守護。
高熱的護理 腦出血病人常在數小時之內出現不同程度的發熱,如果體溫呈持續高熱,應頭戴冰帽或用顱腦降溫儀降溫,在頸、腋下及腹股溝處放置冰袋,同時用酒精或溫水擦,使體溫降至38℃~37℃為宜以減低腦組織代謝及耗氧量、減輕腦水腫、降低顱內壓。如病人同時伴有深昏迷者,多提示預后不良。
口腔護理 注意口腔衛生,如病人生活能自理,可讓其每天刷牙1~2次,口干時用清水漱口,以改善口腔內環境;對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做到每天2次口腔護理,保護好口腔粘膜,防止口腔感染及吸入性肺炎的發生。預防褥瘡護理 對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應幫助其在床上大小便,每2小時幫助病人翻身1次,翻身時要避免牽拉病人,以免皮膚擦傷,輕輕按摩骨突部,大小便后用清水清潔皮膚,保持床單的整潔,預防褥瘡發生。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