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中級醫師論文發表正確認識心率失常的護理管理治療措施

發布時間:2015-01-04所屬分類:醫學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根據醫囑對本組患者均采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泵入,使血壓維持在正常范圍。若發現血壓過高給予硝酸甘油或硝普鈉泵入,但若出現心率過慢,則用異丙腎上腺素泵入,使心率維持在正常范圍內。當出現快速心律紊亂時,給予患者胺碘酮泵入。并要嚴密監測用藥

  摘要:根據醫囑對本組患者均采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泵入,使血壓維持在正常范圍。若發現血壓過高給予硝酸甘油或硝普鈉泵入,但若出現心率過慢,則用異丙腎上腺素泵入,使心率維持在正常范圍內。當出現快速心律紊亂時,給予患者胺碘酮泵入。并要嚴密監測用藥效果,發現異常及時報告。文章發表:《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設有移植工程、論著、短篇論著、新術式及新技術介紹、腹部影像、講座、繼續教育、綜述、醫海集萃、讀者來信等欄目,并且根據普外專業特點,每期就某一熱點問題以述評和專家論壇方式進行專題討論。

  關鍵詞:護理,外科治療,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

  注意維持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勘查血氣分析、電解質,及時糾正鉀、鈉、鎂失衡。保持呼吸道通暢、糾正術后缺氧缺氧是誘發心臟術后發生心律失常常見的原因之一。

  在行體外循環術中,有6例患者是開放主動脈阻斷鉗,心室纖顫發生在心臟自動復跳后,其中有2例患者為室間隔缺損修補術(伴竇瘤成形1例),1例患者法樂四聯癥根治術,2例患者二尖瓣置換,1例患者二尖瓣+主動脈瓣置換;共有3例患者發生Ⅲ度房室傳導阻滯,其中2例患者法樂四聯癥根治術,1例患者二尖瓣+主動脈瓣置換。有12例患者在術后發生心房顫動,8例患者室上性心動過速,3例患者室性心動過速,9例患者頻發性室性早博,5例患者房室傳導阻滯(其中在術中引起的有3例患者)。

  術中對6例心室纖顫患者給予電擊除顫1~6次(小兒10J,40kg以上20J)后,4例患者恢復為竇性心律,另2例患者加用利多卡因2mg/kg靜脈注射后恢復為竇性。對3例置入心外膜起搏導線的Ⅲ度房室傳導阻滯患者,使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異丙腎上腺素藥物并行輔助心泵,使其順利脫離體外循環機。體內循環心中直視術后有32例快速性心律失常,其中存在早期缺氧的有5例,血容量不足的有4例,氣管插管不耐受的有2例,存在低血鉀的有12例,存在低血鎂的有5例。在改善患者缺氧情況、補充血容量、糾正低血鎂或低血鉀、適度鎮靜等處理后,心律失常消失的有13例;術后緩慢性心律失常的5例患者中(含術中3例),在術中安置心外膜起搏導線的3例Ⅲ度房室傳導阻滯患者,經臨時脈沖起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異丙腎上腺素輔助心泵,皮質激素等治療后,療效不明顯,也未進一步惡化;另2例Ⅰ度或Ⅱ度Ⅰ型房室傳導阻滯經異丙腎上腺素、氨茶堿、皮質激素治療均轉復為竇性心律。

  在進行手術前根據醫矚常規給予患者強心、利尿、極化液及擴血管藥物治療,積極改善患者心功能。同時注意記錄患者尿量,使水電解質保持平衡,血清鉀濃度保證在4.0mmol/L以上。

  連續動態監測心電圖,嚴密監測患者的心律、心率、血壓、中心靜脈壓、平均動脈壓及尿量的變化,有效循環血量得到維持,組織器官灌注得到保證,血容量及時有效地得到補充,并要根據病人CVP、BP、尿量的變化,對于輸液、輸血量及速度要進行相應調節。注意觀察患者的肢端溫度及體溫變化。出現心律失常時,迅速查找并糾正誘因,在醫生指導下行復率治療。

  患者術后均需使用呼吸機給予10~24小時輔助呼吸,選擇有效的通氣模式是根據病人情況而定。定時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拔管后給予吸氧吸入,根據血氧飽和度和血氣分析調整氧濃度和時間。保持胸腔引流管的通暢,排除胸腔積液肺不張引起的低氧血癥。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