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臨床藥學服務對頭孢菌素類的合理應用

發布時間:2020-11-21所屬分類:醫學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目的分析臨床藥學服務對頭孢菌素類合理應用的效果。方法采集醫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接受頭孢菌素類藥物治療的患者50例,設為觀察組,均接受臨床藥學服務,另采集醫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接受頭孢菌素類藥物治療的患者50例,設為對照組,均未接受臨

  【摘要】目的分析臨床藥學服務對頭孢菌素類合理應用的效果。方法采集醫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接受頭孢菌素類藥物治療的患者50例,設為觀察組,均接受臨床藥學服務,另采集醫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接受頭孢菌素類藥物治療的患者50例,設為對照組,均未接受臨床藥學服務。比較2組藥物知識掌握度、不合理用藥情況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觀察組醫師、藥師的藥物知識掌握程度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重復用藥、不合理選擇用藥、配伍不當、劑量不當的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服藥期間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2.00%低于對照組的36.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通過臨床藥學服務干預能有效促進醫師、藥師合理掌握頭孢菌素類用藥知識,減少不合理用藥事件,減少患者用藥不良反應。

臨床藥學服務對頭孢菌素類的合理應用

  【關鍵詞】臨床藥學服務;頭孢菌素類;合理用藥;不良反應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采集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接受頭孢菌素類藥物治療的患者50例,設為觀察組,均接受臨床藥學服務,男28例,女22例;年齡24~76(51.26±10.21)歲;病程1~7(5.02±0.22)d。另采集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接受頭孢菌素類藥物治療的患者50例,設為對照組,均未接受臨床藥學服務,男23例,女27例;年齡22~75(50.36±11.05)歲;病程2~5(4.01±0.14)d。所有患者均同意接受研究,簽訂同意書,且院內倫理會準許該研究。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藥學干預:護士遵醫囑指導患者服藥時間、劑量及方法,說明相關不良反應,提醒用藥事項。觀察組在常規干預的基礎上行臨床藥學服務:

  (1)加強監管醫藥處方。臨床藥師嚴格按照《醫院處方管理規范》、《抗菌藥物在臨床的應用指導原則》等文件監管院內各科室用藥狀況,設置醫療質量評審標準,嚴格審核醫藥處方,并報告評審結果于上級醫務科,批評、處罰不合理醫藥處方的開具醫師。加強醫師、藥師溝通,及時糾正用藥不足。藥師定期抽查急門診處方,調查抗生素用藥情況,核查用藥方案合理性,并糾正錯誤之處。藥房取藥時應嚴格核對處方,若發現不合理之處,及時與藥方開具醫師聯系,并核實。

  (2)設置藥物咨詢臺。在藥房設置咨詢臺,安排專門藥師解答患者用藥疑問,為患者積極提供用藥指導,告知規范用藥事項。

  (3)不同科室派駐藥師。醫院安排一名專業藥師在每個科室,藥師密切配合醫師工作,協同查房、會診,按患者實際病情確定藥物方案,醫師開具藥方后,需經藥師核查,重點關注藥物的用法、劑量、配伍等情況,若發現不合理,及時告知醫師修改。

  (4)加強藥師、醫師學習培訓。醫院定期組織藥師、醫師培訓,學習藥理學、藥物配伍、抗菌藥物等知識,并涉及臨床醫學學習。定期考核培訓內容,考核成績掛鉤績效,要求醫師嚴格掌握抗菌藥物的用途、不良反應,針對病原體合理用藥,若一種抗生素療效確切,盡量勿用兩種及以上抗生素。

  相關期刊推薦:《臨床合理用藥雜志》貫徹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普及與提高相結合、中西醫藥相結合的辦刊原則,交流臨床用藥的理論、實驗和臨床成果,弘揚中、西醫、藥文化,提高醫、藥學術氛圍,促進臨床醫藥學的發展,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

  1.3觀察指標

  采用我院設計頭孢菌素類規范用藥問卷表評估2組醫師、藥師的藥物知識掌握情況,從藥物的處方質量、劑量方法、藥物配伍等方面評價,總分100分,分為熟悉掌握≥90分、一般掌握60~89分、掌握不佳<60分,掌握程度=(熟悉+一般)/總例數×100%[3]。觀察2組不合理用藥、不良反應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1.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x珋±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藥物知識掌握程度

  觀察組醫師、藥師的藥物知識掌握程度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不合理用藥情況

  觀察組重復用藥、不合理選擇用藥、配伍不當、劑量不當的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不良反應

  觀察組服藥期間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2.00%(6/50)低于對照組的36.00%(18/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頭孢菌素類藥物是一種抗生素,臨床應用普遍。頭孢菌素類藥物歸屬β-內酰胺類抗生素的范疇,衍生于β-內酰胺類抗生素內的7-氨基頭孢烷酸,故二者的殺菌機制相似[4]。本藥品抗菌譜比青霉素更廣泛,對流感桿菌、肺炎桿菌、化膿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病菌均能產生抗菌功效,能破壞細菌細胞壁,達到殺菌功效[5]。頭孢菌素類藥物選擇細菌的作用較強,對人體亦無毒副作用,加上具備強效抗菌、廣譜抗菌、過敏反應少、耐青霉素酶等優勢之處,故被廣泛用于臨床疾病的預防、治療[6]。我院對接受頭孢菌素類藥物治療的患者展開臨床藥學服務干預,結果顯示,觀察組醫師、藥師的藥物知識掌握率均高于對照組;觀察組重復用藥、不合理選擇用藥、配伍不當、劑量不當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這與陳花花等[7]研究結果相似,可見,臨床藥學服務干預能提升頭孢菌素類藥物在臨床的用藥合理性,并促進醫師、藥師良好掌握藥物的規范使用。

  分析原因可能為:

  (1)醫院強化醫藥處方監管。為避免醫師處方開具不合理而造成頭孢菌素類藥物的濫用,藥師嚴格執行抗生素相關文件,對院內各科室用藥狀況展開監督工作,嚴格審核醫藥處方,同時定期抽查急門診處方,調查藥物的使用情況,檢查藥方是否合理,及時指出不足點,并與開具藥方醫師溝通,核實藥方,再糾正錯誤,并定期將各科室藥方評審結果報告上級醫務科,針對不合理藥方開具醫師予以批評,以起到監管作用,加強醫師規范用藥意識[8-9]。

  (2)做好患者的用藥指導。在藥房設置咨詢臺,安排專門藥師解答患者用藥疑問,為患者積極提供用藥指導,告知規范用藥事項,以促進患者用藥行為規范性,減少不合理用事件。

  (3)科室醫師缺乏專業的藥學知識,在開具藥方時,易忽視專業問題,導致不合理用藥。為此,在每個科室,醫院安排一名專業藥師,密切配合醫師工作,協同查房、會診,共同擬定藥物方案,藥師核查醫師開具藥方,重點關注藥物的用法、劑量、配伍等情況,及時修改不合理之處[10-11]。

  (4)加強藥師、醫師的藥學知識培訓。藥師在藥學服務中起著關鍵作用,是藥學服務的執行者,藥學服務質量直接受藥師的藥學知識專業性影響。因此,醫院定期組織藥師學習藥學知識,拓展藥理學、藥物配伍、抗菌藥物等知識,并要求臨床醫師一并參加,以提升其藥學水平,同時將績效與藥學考核掛鉤,以督促患者認真學習態度,為臨床合理用藥努力學習,避免出現藥物濫用事件[12]。同時,本研究顯示,觀察組服藥期間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進一步說明藥學服務干預能確;颊哳^孢菌素類用藥安全,減少不良反應。

  總之,臨床藥學服務能提升頭孢菌素類臨床用藥合理性,減少不良用藥事件,保證用藥安全,臨床價值顯著,值得推廣。——論文作者:喻鋒 喻利平 陳麗明 陳芬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