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10-20所屬分類:醫學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目的:討論并且分析有關呼吸內科重癥患者的有效的護理方法。方法:隨機選取2018年至2020年在我院接受治療的重癥癌癥患者40例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抽樣的方式,將4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個組里20例,在研究的過程中,對照組的患者應
【摘要】目的:討論并且分析有關呼吸內科重癥患者的有效的護理方法。方法:隨機選取2018年至2020年在我院接受治療的重癥癌癥患者40例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抽樣的方式,將4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個組里20例,在研究的過程中,對照組的患者應用常規護理的方式,觀察組的患者在常規護理方式的基礎上,應用應急重癥監護護理的方法。通過比較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效果以及患者家屬的滿意度。結果:比較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綜合的治療效果,以及護理方面的滿意度進行比較,結果顯示觀察組明顯的優于對照組。結論:在臨床治療的過程中,對呼吸內科重癥患者,在護理過程中應用應急重癥監護的方式,能夠有效地提高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效果具有推廣的價值。
【關鍵詞】ICU 呼吸內科 護理對策
根據之前的臨床研究資料來看,呼吸內科主要指的就是呼吸系統與正常的生理疾病的理論基礎,診斷以及肺部感染等綜合疾病,隨著臨床工作的研究逐步的深入在研究的過程中發現有效的護理措施能夠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因此,本文以實力研究的方式深入探討有關于呼吸內科重癥患者的護理方法,以下是詳細內容。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將將2018年至2020年我院呼吸內科治療重癥患者40例作為本次臨床研對象,利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0例其中,對照組男14例,女6例.年齡5.1~60.1歲,平均齡57歲,COPD患者6例,ARDS患者5例,肺患者2例,慢性肺炎患者7例。觀察組男14例.女6例,年55.5-62.1歲,平均年齡58歲,COPD患者5仍ARDS患者7例,肺癌患者3例,慢性肺炎患者5例。2組患者性別年齡以及病情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相關期刊推薦:《當代醫學》雜志是國家衛生部主管,中國醫師協會主辦的國家級綜合性期刊。設有:論著、醫院管理、基礎醫學、臨床醫學、中西醫、預防與衛生、護理園地、血管介入、腫瘤介入、專題論文、藥物與臨床、技術與創新、綜述、個案報告、經驗交流、教育園地等欄目。
1.2方法
在進行研究的過程中,要將實驗組與對照組的病房保證通風條件好,要有充足的光線條件,保持病房的安靜。在這樣的基礎上,為對照組的患者做常規方式的處理,觀察,做到患者除了常規的護理以外,還要采用應急重癥監護的方法,應急重癥監護方法具體表現為:(1)護理的工作人員要對患者的意識情況以及生命體征方面的內容進行嚴格的檢查。(2)在進行檢查的過程中,如果發現患者有呼吸困難的狀況,要立刻幫助患者解除衣扣或者是腰帶,讓患者置于平臥位,讓患者的頭偏向一側幫助患者呼吸。(3)如果患者有缺氧的情況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來采取不同的措施,首先要積極的進行吸氧處理,流速要根據患者的病情來決定。(4)心理疏導的內容也十分重要。根據多年的臨床研究發現患者由于病情十分的嚴重,所以對于正常的生活能力會有很大的影響,很多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會有不同程度的負面心理方面的情緒。這樣的情緒會影響患者的正常治療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的影響。對于這種情況而言,護理人員在工作中要對患者進行簡單的知識方面的講解,讓患者能夠對自己所換疾病有一個充分的認識,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其次,在護理的過程中,要對患者進行心理方面的鼓勵,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給患者支持與鼓勵。(5)飲食護理是十分重要的護理人員在工作中要根據不同患者的病情選擇營養價值較高的食物,并且所選食物要容易消化,不會給患者的胃部造成負擔;颊咴谶M食中,如果出現困難,可以采用靜脈補充營養的方式為患者提供能量。
1.3療效評價標準
在評價的過程中,根據患者治療效果的不同,將本次研究的結果分為三個級別。(1)無效,主要表現為患者在進行臨床治療的過程中,治療前后并沒有顯著的變化,并且患者的身體狀況較差。(2)有效,主要表現為患者在進行臨床治療的過程中,癥狀得到了一定的緩解健康狀況趨于正常的狀態。(3)治愈,主要表現為患者在進行臨床治療以后相關的癥狀基本貨已經完全的消失,整個人的健康狀況是十分正常的,通過三個級別來判斷結果。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 P S S17.0統計學軟件將資料進行處理,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實驗組與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的比較 通過研究結果發現,觀察組的患者在護理的過程中滿意度評分為99分,對照組的患者在護理過程中的護理滿意度評分為87分。通過比較觀察組明顯的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2實驗組與對照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共有20例患者,治愈7例患者,有效為12例患者,無效為1例患者,總有效率為95%。對照組共有20例患者,治愈為4例患者,有效為7例患者,無效為9例患者,總有效率為55%。觀察組的患者治療效果有效率為95%,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為55%,觀察度明顯的高于對照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在人口老齡化趨勢方面不斷地加深,呼吸內科疾病的患者每年的增長率十分的迅猛,尤其是近幾年來增長勢頭更為迅猛。關于呼吸內科疾病的治療,以及護理方面的內容已經成為了界內研究的熱門話題之一,對于患有呼吸內科重癥患者的疾病來說,僅僅依靠單純的藥物治療,以及機械方面的治療是很難夠實現患者全面的康復的;颊咴谶M行治療的過程中,臨床護理方面的措施能夠有效的影響患者的康復狀況。重癥監護是所熟知的重癥呼吸內科疾病的患者在發病的過程中病情發作是十分急促的,并且具有反復發作的可能性,死亡率也是非常高的,因此為了避免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病情惡化,同時又能夠有效地降低患者死亡率方面來說,對患者實施應急重癥監護護理的方式是非常必要的。通過本次研究來看,在對患者進行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應急重癥監護的方式,能夠有效地提高治療效果,無論是在治療效果還是在患者治療過程中的滿意度方面都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這就說明利用常規護理與應急重癥監護結合的方式,對重癥呼吸內科疾病的患者進行。護理,能夠有效地對患者的生命體中進行密切的觀察。同時也能夠及時的發現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并且針對具體癥狀進行及時的處理,能夠讓患者樹立積極的心態。
總而言之,在呼吸內科重癥患者的護理過程中,加入應急重癥監護的措施,能夠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提高患者的滿意度,是十分值得推廣的。——論文作者:王惠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