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1-10所屬分類:醫學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目的 分析水質微生物檢驗的質量控制。方法 隨機選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吉林省琿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60份水質微生物檢驗標本,運用回顧性分析方法全面性分析采集時間、外觀狀態、檢驗分析結果、復查結果,如果水質微生物檢驗標本不合格,則將不
【摘要】目的 分析水質微生物檢驗的質量控制。方法 隨機選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吉林省琿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60份水質微生物檢驗標本,運用回顧性分析方法全面性分析采集時間、外觀狀態、檢驗分析結果、復查結果,如果水質微生物檢驗標本不合格,則將不合格的原因注明。結果 60份水質微生物檢驗標本中不合格21份,不合格率為35.0%。在不合格原因方面,采集失誤8份,檢測程序不當8份,實驗室環境影響3份,質量問題2份,分別占總數的38.1%、38.1%、14.3%、9.5%。采集失誤、檢測程序不當引發的標本不合格率均顯著高于實驗室環境影響、質量問題引發的標本不合格率(P<0.05),但采集失誤與檢測程序不當、實驗室環境影響與質量問題引發的標本不合格率之間的差異均不顯著(P>0.05)。結論 水質微生物檢驗不合格的原因主要為采集失誤、檢測程序不當,應該規范采集、檢測程序,從而切實有效地保證水質微生物檢驗質量。
【關鍵詞】水質微生物;檢驗;質量控制
近年來,在日益成熟的檢驗技術及微生物技術的作用下,臨床不斷擴大了其適應性及應用范圍,其能夠有效監測、預防人類傳染病,同時在醫院衛生細菌學、消毒質量等方面也發揮著積極作用。微生物檢驗涉及細胞學、生物學、微生物學等很多學科[1]。本研究分析了水質微生物檢驗的質量控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吉林省琿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60份水質微生物檢驗標本。
1.2 方法
對所選取的樣本與檢驗標準的符合情況進行判定,同時運用回顧性分析方法全面性分析采集時間、外觀狀態、檢驗分析結果、復查結果,如果水質微生物檢驗標本不合格,則將不合格的原因注明。依據相關檢驗方法檢驗和檢驗標準相符的樣品,即依據《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相關方法對水質進行檢測,菌落總數應該在100 CFU/mL以下,不合格的標準為檢驗過程中無法將大腸菌群檢出,也無法使這些條件得到有效滿足。
1.3 統計學分析
計量資料用(x±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用x 2 檢驗。采用SPSS 20.0,檢驗水準α=0.05。
2 結 果
60份水質微生物檢驗標本中不合格21份,不合格率為 35.0%。在不合格原因方面,采集失誤8份,檢測程序不當 8份,實驗室環境影響3份,質量問題2份,分別占總數的 38.1%、38.1%、14.3%、9.5%。采集失誤、檢測程序不當引發的標本不合格率均顯著高于實驗室環境影響、質量問題引發的標本不合格率(P<0.05),但采集失誤與檢測程序不當、實驗室環境影響與質量問題引發的標本不合格率之間的差異均不顯著(P>0.05)(見表1)。
3 討 論
相關醫學研究表明[2],很多因素均對水質微生物檢驗不合格造成了直接而深刻的影響,要想促進水質微生物檢驗合格率的有效提升,就應該對水質微生物檢驗操作進行規范,對實驗室檢驗環境進行改善。本研究結果表明,60份水質微生物檢驗標本中不合格21份,不合格率為35.0%。在不合格原因方面,采集失誤8份,檢測程序不當8份,實驗室環境影響3份,質量問題2份,分別占總數的38.1%、38.1%、14.3%、9.5%。采集失誤、檢測程序不當引發的標本不合格率均顯著高于實驗室環境影響、質量問題引發的標本不合格率(P<0.05),但采集失誤與檢測程序不當、實驗室環境影響與質量問題引發的標本不合格率之間的差異均不顯著(P>0.05),和上述相關醫學研究結果一致,說明在水質微生物檢驗中,采集失誤、檢測程序不當是最嚴重的問題,其次為質量問題、實驗室環境。因此,臨床在控制水質微生物檢驗質量的過程中必須對無菌操作進行嚴格遵守,對水質量降低的現象進行嚴格的避免。并對微生物實驗室進行科學布局,分開辦公區域和操作區域,同時分開洗滌間、培養間等[3]。
總之,水質微生物檢驗不合格的原因主要為采集失誤、檢測程序不當,應該規范采集、檢測程序,從而切實有效地保證水質微生物檢驗質量。
相關知識推薦閱讀:微生物sci4區的期刊
微生物屬于生物物種,涉及的領域有食品、醫藥、工農業、環保等,這一專業的研究人員在評定職稱時也會發表相關的論文,最近就有作者咨詢微生物sci4區的刊物,期刊天空小編介紹:微生物方向的sci期刊雖然有很多本,但是作者自己選擇也是有難度的,因此在這里給大家分享了比較好投稿的sci4區刊物,這也是以往評職人員反饋回來的優秀刊物,需要投稿的作者可以作為了解,或者是直接咨詢該站的在線老師。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