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9-07所屬分類:醫學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這篇醫學核心論文發表了婦產科抗菌藥使用情況調查研究,對于婦產科室來說,合理應用抗菌藥物是很重要的,論文通過如下實驗過程,分析了我院婦產科497例患者的臨床資料,現報道如下。
這篇醫學核心論文發表了婦產科抗菌藥使用情況調查研究,對于婦產科室來說,合理應用抗菌藥物是很重要的,論文通過如下實驗過程,分析了我院婦產科497例患者的臨床資料,現報道如下。
摘要:目的:分析婦產科抗菌藥使用現狀,促進合理應用。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婦產科497例患者的臨床資料,調查分析使用抗菌藥比例、用藥量、用藥頻率(DDDs)、藥物利用指數(DUI)、用藥選擇和患者病原體送檢比例等。結果:497例患者中434例使用了抗菌藥物,用藥率為87.32%;頭孢噻肟鈉、甲硝唑、頭孢硫脒、青霉素鈉使用量較大,阿奇霉素、培氟沙星、奧硝唑使用量較小;聯合用藥比例大于單一用藥比例;98例(22.58%)病原體送檢,336例(77.42%)無送檢記錄。
結論:婦產科使用抗菌藥存在選用藥品較集中,聯合用藥比例大,病原體送檢少,部分用藥高于既定指標等問題,需加強監督管理。
關鍵詞:醫學核心論文,婦產科,抗菌藥,使用情況
隨著耐藥菌數量不斷增加和抗菌藥物濫用情況日益突出,如何合理應用抗菌藥物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婦產科是醫院重要手術科室之一,抗菌藥物被普遍使用[2]。為促進婦產科抗菌藥的合理應用。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2013年9月~2016年2月我院婦產科497例患者的臨床資料,資料主要包括使用抗菌藥患者的數量,使用抗菌藥的種類、規格、數量,聯合用藥情況,用藥天數,給藥途徑等。根據《新編藥物學(第17版)》[3]推薦的限定日劑量(DDD),計算患者的用藥頻率(DDDs)和藥物利用指數(DUI);颊呖傆盟幜=抗菌藥的規格×數量;DDDs=總用藥量/DDD,DDDs越大,表示該藥品使用頻率越高;DUI=DDDs/用藥天數,DUI越接近1,表明該藥使用情況越合理。
2結果
2.1抗菌藥物的用藥率:497例共434例使用了抗菌藥物,用藥率為87.32%。2.2患者使用的抗菌藥物種類、用藥量、DDD、DDDs、用藥時間和DUI:患者使用抗菌藥物13種,頭孢噻肟鈉、甲硝唑、頭孢硫脒、青霉素鈉使用量較大,阿奇霉素、培氟沙星、奧硝唑使用量較小;頭孢噻肟鈉DDDs(907.14)大于其他所有藥物的DDDs總和(884.08),見表1。2.3患者用藥選擇:單一用藥19例(4.38%),二藥聯用413例(95.16%),三藥連用2例(0.46%),聯合用藥比例(95.62%)大于單一用藥比例(4.38%)。2.4病原體送檢比例:使用了抗菌藥物的434例患者中有98(22.58%)例病原體送檢,336例(77.42%)無送檢記錄。
3討論
目前抗菌藥種類繁多,應用廣泛,在臨床治療中發揮重要作用。但據我國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報道[4],由于抗菌類藥物的不合理使用導致患者藥源性疾病死亡占藥物首位。本文分析了我院婦產科患者的臨床資料,發現497例患者中434例使用了抗菌藥物,使用率為87.32%,但據研究報道稱[5],目前全球抗菌類藥物的臨床使用率僅為48.00%,表明我院婦產科使用抗菌藥物過于普遍,考慮其原因為婦產科患者多需手術治療,抗菌藥可作預防性使用;颊呤褂玫目咕幬13種,使用量排序前四的藥物多為頭孢類藥物,這是由于頭孢類藥物主要通過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達到滅菌效果,抗菌范圍廣,毒性低,符合婦產科患者的用藥特點。頭孢噻肟鈉DDDs(907.14)大于其他所有藥物的DDDs總和(884.08),表明婦產科患者使用抗菌藥的高度集中性,這種情況將大幅度增加醫院細菌的耐藥性,不利于確保臨床療效。在用藥選擇上,聯合用藥比例遠高于單一用藥,對一些適用單一用藥的患者,使用了聯合用藥,不但增加了細菌的耐藥性和不良反應發生率,也增加了患者體內的毒性和醫療資源浪費情況。對于病原體送檢情況,使用了抗菌藥物的434例患者中有98(22.58%)例病原體送檢,336例(77.42%)無送檢記錄。顯示醫護人員在用藥時多憑借經驗,未按藥敏試驗用藥,造成了資源浪費,且若患者用藥錯誤,極可能導致患者菌群失調,導致二次感染或耐藥菌產生,增加臨床治療困難[6]。綜上所述,婦產科抗菌藥使用過程中主要存在抗菌藥使用率過高,藥物使用集中,聯合用藥比例較高,病原體送檢少等不合理現象,針對這些現象,建議加大對抗菌藥使用的監管力度,采取合理的干預措施,加強對臨床醫師的培訓,促進抗菌藥的合理應用。
作者:趙俊 單位:溧陽市婦幼保健院社?
推薦期刊:《當代醫藥論叢》雜志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在深入醫學領域的研究與探討,匯集醫學科研、醫護、管理人員以及各級醫科院校廣大師生的研究成果和醫學實踐的寶貴經驗,集學術性、前沿性、實踐性為一體,致力打造醫、藥、護、管、衛及科研人員交流展示成果的平臺。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