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6-14所屬分類:醫學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靜脈曲張是指由于血液淤滯、靜脈管壁薄弱等因素,導致的靜脈迂曲、擴張。治療靜脈曲張的方法有幾種,本文主要針對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加點式剝脫術治療大隱靜脈曲張的療效進行了一些研究,文章是一篇 中國醫院藥學雜志投稿 的論文范文。 【摘要】目的:探討大隱
靜脈曲張是指由于血液淤滯、靜脈管壁薄弱等因素,導致的靜脈迂曲、擴張。治療靜脈曲張的方法有幾種,本文主要針對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加點式剝脫術治療大隱靜脈曲張的療效進行了一些研究,文章是一篇中國醫院藥學雜志投稿的論文范文。
【摘要】目的:探討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加點式剝脫術治療大隱靜脈曲張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120例大隱靜脈曲張患者,觀察組患者接受高位結扎加點式剝脫術治療,對照組患者接受高位結扎加傳統抽剝術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以及手術情況,得出結論。結果: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為91.67%(55\60),對照組治療的有效率為73.33%(44\60),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短于對照組,出血量少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 0.05)。結論:高位結扎加點式剝脫術治療大隱靜脈曲張有明顯的臨床效果,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大隱靜脈曲張,高位結扎,點式剝脫術,臨床效果
大隱靜脈曲張患者臨床表現為淺靜脈曲張,嚴重時可導致活動耐力下降,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近年來,高位結扎加點式剝脫術治療大隱靜脈曲張的臨床效果顯著。為探討高位結扎加點式剝脫術治療大隱靜脈曲張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選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20例大隱靜脈曲張患者,隨機分成兩組,觀察組60例患者,其中男患者34例,女患者26例,年齡45-84歲,平均年齡為(63.14±5.64)歲,病程2-8年,平均病程為(3.13 ± 2.48)年;對照組60例患者,其中男患者33例,女患者27例,年齡43-82歲,平均年齡為(62.13±4.53)歲,病程1-7年,平均病程為(3.35 ± 1.14)年。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差異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進行資料的核對后接受相應手術,對照組患者接受高位結扎加傳統抽剝術,具體方法如下:患者站立狀態下標記靜脈曲張走形,取患者仰臥位進行麻醉,在患者皮膚開斜切口,分離大隱靜脈主干并切斷,在股靜脈近端進行結扎,同時在內踝附近1cm左右處進行遠端結扎。沿內踝遠端往近端緩慢剝離大隱靜脈,用彈力繃帶包扎止血。觀察組患者接受高位結扎加點式剝脫術,具體方法如下:麻醉以及大隱靜脈剝離方法參照對照組操作,行點式剝脫術時,標記大隱靜脈曲張的長度,選取若干切口切開后用蚊式血管鉗剝離大隱靜脈,通過手術鉗提出大隱靜脈后剝離全部曲張靜脈。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手術有效率、術后并發癥、手術時間手術過程中的出血量。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數據均通過SPSS16.0 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 < 0.05時為組間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情況對比結果
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為91.67%(55\60),對照組的有效率為73.33%(44\60),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下列表:
2.2 手術情況對比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6.67%,對照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21.67%;觀察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短于對照組,出血量少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 0.05)。
討論
大隱靜脈曲張是由遺傳因素、久坐久立等因素導致的下肢靜脈曲張的疾病。臨床上傳統的抽剝術對患者的損傷較大,手術時間較大,術中出血量較大,術后復發率也較高。近年來點式剝脫術被提出用于治療靜脈曲張,具有以下優點:①手術切口小,術后感染的發生率低,患者恢復較快;②手術出血量小,能夠有效清除患者下肢靜脈積血,減少術后并發癥;③治療效果好,能夠徹底剝脫曲張靜脈,減少殘余,降低術后復發率。
筆者通過與傳統抽剝術對比,研究發現,接受點式剝脫術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91.67%,而對照組治療的有效率為73.33%,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比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現,觀察組患者發生并發癥僅4例,對照組患者發生并發癥為13例,觀察組患者并發癥例數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點式剝脫術能夠徹底剝脫曲張靜脈,減少殘余,避免下肢靜脈血栓的發生,加上切口較小,愈合時間短,傷口感染的發生率也較低。對比兩組患者的手術情況發現。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短于對照組,出血量少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 0.05)。
綜上所述,高位結扎加點式剝脫術治療大隱靜脈曲張有明顯療效,能夠有效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率,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楊寬,劉學軍,米俊輝.微創電凝聯合主干剝脫術治療原發性大隱靜脈曲張的療效[J]實用臨床醫學2014,15
[2] 張學明.高位結扎聯合剝脫術治療原發性大隱靜脈曲張42例臨床體會[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志2014,23
[3] 夏志浩,吳培.高位結扎加點式剝脫術治療單純犬隱靜脈曲張臨床分析[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3,19
相關期刊簡介:《中國醫院藥學雜志》為中文核心期刊,統計源期刊,全國性期刊,ASPT來源期刊。1996年被評為中國科協優秀期刊,2001、2006、2008年被評為湖北省優秀期刊,中國科協精品期刊。主要面向全國醫院藥學工作者、醫務人員和廣大藥學工作者,主要介紹國內外藥學先進技術、臨床合理用藥、中西藥制劑、藥劑科的科學管理與改革、藥學基礎知識及理論等。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