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肝外膽道系統腫瘤治療新方式措施

發布時間:2016-01-06所屬分類:醫學論文瀏覽:1

摘 要: 正確認識對于肝外膽道系統腫瘤的治療預防新措施有哪些技巧,同時在當下應該正確認識產生此病的原因有哪些原因呢又該如何來預防呢?我們對肝外膽道系統腫瘤其最主要的特征是病灶組織會沿著膽管壁上下兩端進行浸潤,擴散至淋巴間隙、神經周圍等等部位,繼而促使

  正確認識對于肝外膽道系統腫瘤的治療預防新措施有哪些技巧,同時在當下應該正確認識產生此病的原因有哪些原因呢又該如何來預防呢?我們對肝外膽道系統腫瘤其最主要的特征是病灶組織會沿著膽管壁上下兩端進行浸潤,擴散至淋巴間隙、神經周圍等等部位,繼而促使膽道周邊的臟器或者組織如肝臟、肝動脈等發生實質性損傷,直至手術治療手段無計可施。對于晚期的肝外膽道系統腫瘤患者其最主要的臨床癥狀是膽汁出現梗阻的情況,并伴隨有非常劇烈的疼痛,對于早期的患者可以采用手術來將黃疸進行解除,從而改善臨床癥狀,逐漸的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在治療的過程中如果必要還可以使用抗生素來減輕其患者的膽管炎癥。

  摘要:目的 探討不能手術治療的肝外膽道系統腫瘤放化療療效。方法 選取我院自2009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28例無法使用手術治療的肝外膽道系統腫瘤患者28例作為研究對象,均給予放療,17例患者采用中位照射劑量進行常規放射治療,11例患者采用三維適形多野照射治療。其中15例患者給予同步4~6個周期化療,對比該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結果 患者的短期放化療有效率為21.43%,中為生存期平均為(9.3±0.4)個月。結論 對于晚期肝外膽道系統腫瘤患者采用放化療措施能夠取得顯著的治療效果,且副作用較小。

  關鍵詞:膽道腫瘤;放化療;生存率,醫學論文參考

  肝外膽道系統腫瘤是臨床上預后較差的疾病類型之一,一般最好的治療措施時采用手術切除病灶[1]。目前針對該種患者主要采用的是放化療結合的治療措施[2],本文就對我院近年來收治的肝外膽管癌患者的放化療治療效果進行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的患者均是我院自2009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肝外膽管癌晚期患者,其中男性16例,女性患者12例,年齡在45~77歲,平均年齡為(56.3±2.0)歲,其中膽管癌患者10例,膽囊癌患者18例;其中7例患者癌細胞轉移到肝組織,2例患者的癌細胞轉移到肺組織,轉移灶1~2個,可行局部放療。

  醫學論文:《中西醫結合肝病雜志》,《中西醫結合肝病雜志》(雙月刊)1991年創刊,本刊是由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與湖北中醫學院主辦的、國內外肝病領域內唯一的一份中西醫結合的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本刊以國內外知名的肝病專家為學術顧問,嚴格遵循“基礎與臨床并重”、“普及與提高兼顧”、“中西醫結合”的辦刊宗旨,力求以最快的速度如實報道國內外中西醫防治肝病的新理論、新成果、新進展、新動向、新療法、新藥物、新經驗。深受廣大肝病臨床醫務人員和研究人員的喜愛。

肝外膽道系統腫瘤治療新方式措施

  1.2診斷方法[3] 所有患者均采用B超聯合針吸病理診斷法進行診斷,或者采用影像學診斷方法進行診斷,使用外科手術探查法或者影像學檢查法來證實為膽管癌。

  1.3方法 所有的患者均采用10MV的X線行30Gy-70Gy的照射,其中17例患者采用常規放療治療,分別采用二野、三野進行照射,照射劑量調整為45Gy;11例患者采用3DCRT多野照射或者加量照射,其照射的靶體積CTV包括原發腫瘤、亞臨床病灶、轉移淋巴結等,其照射的劑量控制在55Gy。本組的患者平均為(2.0±0.5)Gy/次,照射次數為5次/d為宜;颊叩募顾琛⑽覆亢托∧c等均會對照射的劑量有限制,通過DVH來選擇最為優化的治療方案,通常使用4個共面或者非共面照射野。本次研究中的患者13例使采用單純的放療措施,15例患者則使用的放療、化療聯合治療措施,即在放療時同步采用氟尿嘧啶(500mg)、順伯(30mg)進行靜脈化療,1次/w,連續化療4~6w。

  1.4療效判定標準[4] 采用WHO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完全緩解:腫瘤組織安全消失時間大于1個月;部分緩解:患者腫瘤最大直徑和其最大垂直直徑的乘積與治療前縮小≥50%,沒有其它的病理性變化;病情穩定:腫瘤的兩徑的乘積和治療之前對比<50%,持續時間>1個月;病變進展;腫瘤組織的兩徑乘積增大幅度超過25%。

  1.5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的研究數據進行處理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組間的數據采用x2進行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治療效果 本次研究中腫瘤病灶完全緩解的患者1例,CR率為3.57%;部分緩解的患者5例,PR率為17.86%,病情穩定的患者17例,SD率為60.71%;病情嚴重的患者5例,PD率為17.86%,治療的總有效率為21.43%。

  2.2生存情況 本次研究中患者的平均生存時間為(9.3±0.4)個月,隨訪1年患者的生存人數為12例,生存率為42.86%;隨訪2年其生存人數為5例,生存率為17.86%。

  2.3毒副作用 本次研究中出現急性消化道反應的患者20例,其中輕度的11例(39.29%),重度9例(32.14%);患者的主要的臨床表現為惡心嘔吐、腹部疼痛等,經治療之后癥狀明顯得到緩解;除此之外還包括血液的毒性反應情況,其中6例患者出現輕度的血液毒性反應,經對癥治療之后患者的不良反應情況均得到緩解。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人們發現通過采用新技術和醫療設備能夠在使用放療照射治療時不僅能夠有效的保護其周圍的組織,同時還能夠通過增加劑量來提升照射的效果。膽管癌和膽囊癌均屬于肝外膽道系統腫瘤,但是兩種疾病的治療和預后均存在較大的差別,多數的文獻資料顯示膽囊癌的預后相比于膽管癌較好[6],本次研究中膽囊癌患者的治療1年后其生存率為52.94%,而膽管癌的生存率為30.0%,兩組數據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本次研究中患者的病情完全得到緩解的患者1例,部分得到緩解的患者5例,放化療治療的總有效率為21.43%。據有關文獻資料研究發現放化療結合治療方案能夠顯著的提升癌癥患者的生存率,本次研究中單純使用放療治療的患者其隨訪1年的存活率為38.46%,放化療結合治療的患者其存活率為46.67%,兩組數據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相關文獻的資料保持一致。

  綜上所述,在肝外膽道系統腫瘤不能采用手術治療的患者在使用放化療治療措施能夠保證較好的治療效果,同時其毒副作用在對癥治療之后均可以得到緩解。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