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12-06所屬分類:醫學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精神壓力也逐日增加,失眠患者人數逐日增加。頑固性失眠作為一種患病時間長、療效不顯著、治療難度大的頑固性疾病,臨床治療方法較多,但不同治療方法的藥物不良反應與最終效果不同。本文是一篇醫學論文。 摘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精神壓力也逐日增加,失眠患者人數逐日增加。頑固性失眠作為一種患病時間長、療效不顯著、治療難度大的頑固性疾病,臨床治療方法較多,但不同治療方法的藥物不良反應與最終效果不同。本文是一篇醫學論文。
摘要:目的: 總結自擬中藥方在頑固性失眠中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 從來我院就診的頑固性失眠患者中隨機選取86例作觀察組,給予自擬中藥方治療,另選取86例作對照組,給予口服安定片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服藥后的不同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用藥后總有效率、復發率、不良反應發生率、滿意率分別為97.67%、1.16%、0%、98.83%,而對照組患者用藥后總有效率、復發率、不良反應發生率、滿意率分別為89.53%、11.62%、6.97%、88.37%,觀察組患者各方面情況均優于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自擬中藥方可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加減藥物,更有針對性,無副作用,效果更顯著,更受群眾歡迎。
關鍵詞:自擬中藥方;臨床效果;頑固性失眠,醫學論文
論文網推薦:《現代中醫臨床》,《現代中醫臨床》Modern Chinese Clinical Medicine(雙月刊)曾用刊名: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中醫臨床版);北京針灸骨傷學院學報,1994年創刊,貫徹執行黨的中醫政策,發揚實事求是學風,繼承弘揚中國傳統醫藥文匯,宣傳中醫藥臨床應用,尤其在治療某此疑難雜癥等領域的臣大優勢和發展前景。
一、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從我院收治的頑固性失眠患者中隨機選取172例分作觀察組和對照組(各86例),觀察組男46例、女40例,年齡20-65歲,平均(59.3±0.4)年,病程6-13年,平均(8.2±0.7)年;對照組男33例、女53例,年齡25-68歲,平均(62.1±0.2)年,病程8-12年,平均(9.8±0.1)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觀察組:給予自擬中藥方治療;舅幬锓絼椋狐h參12克、佛手12克、酸棗仁30克、熟地12克、黃芪15克、夜交藤15克、甘草6克,部分失眠尤甚者需加柏子仁10克、合歡皮10克、遠志6克;心膽氣虛、氣短倦怠型加茯神10克、龍骨20克、川穹10克、石菖蒲10克;心脾兩虛、食少納呆型:加茯苓10克、大棗10克、當歸20克、陳皮10克。心腎不交、心悸健忘型加制首烏10克、黃連10克、肉桂6克;根據患者實際情況給藥后,加水煎服,1劑/日,一次二次,早晚各服1次,連續服用30d,30d為1療程。
對照組:予口服安定片(浙江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藥廠、國藥準字H33020250)治療。5mg/次,一日一次,臨睡前服用,連續服用30d,30d為1療程。
1.3診斷標準
依照1994ni8an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頒發額定《中藥新藥臨床知道原則》[1]中失眠的臨床診斷標準。
1.3療效判定標準
依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1]中對失眠的療效判定標準分作4級,痊愈:服藥后睡眠時間正常,伴隨癥狀完全消失;顯效:服藥后睡眠時間基本正常,伴隨癥狀基本消失;有效:服藥后睡眠時間有所增加,伴隨癥狀有所改善;無效:服藥后癥狀無任何改善。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 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2.1兩組患者總有效率情況比較
觀察組86例患者中痊愈76例、占該組總人數的88.37%,顯效4例、占該組總人數的4.65%,有效4例、占該組總人數的4.65%,無效2例、占該組總人數的2.32%,總有效率97.67%;對照組86例患者中痊愈70例、占該組總人數的81.39%,顯效5例、占該組總人數的5.81%,有效2例、占該組總人數的2.32%,無效9例,占該組總人數的10.46%,總有效率89.53%。兩組患者總有效率比較差異顯著(x2=4.75,P<0.05),有統計學意義。
2.2兩組患者復發率、不良反應發生率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均治愈后出院,并定期電話、上門隨訪一年,無一例失訪。其中觀察組患者1例復發,復發率為1.16%,對照組10例復發,復發率為11.62%,兩組患者復發率比較差異顯著(x2=7.86,P<0.05),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無一例出現并發癥,對照組4例頭暈、2例月經不調,不良反應發生率6.97%。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顯著(x2=6.21,P<0.05),有統計學意義。
2.3兩組患者滿意度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中非常滿意79例(91.86%),較滿意6例(6.97%),不滿意1例(1.16%),總滿意率98.83%;對照組患者中非常滿意72例(83.72%)、較滿意4例(4.65%),不滿意10例(11.62%),總滿意率88.37%,兩組患者滿意度情況比較差異顯著(X2=7.86,P<0.05),有統計學意義。
三、討論
中醫學里,失眠為不寐范疇,屬于睡眠時間不足的障礙性疾病[2],主要以生理性與心理性失眠為主。中醫認為,人的正常睡眠,系由心神所主,陽氣由動轉靜,即為入睡[3]。而失眠病因病機主要以七情內傷為主,患者受情志變化影響,或情志不遂、或郁而化火、或肝氣郁結、或心火內熾、或思慮過度、或邪火擾動心神所致胃生化之源不足、無法上奉于心、營血虧虛。本文作者認為隨著現今社會競爭力的逐日增加,人們生活、就業壓力均較大[4]。因此,中青年患失眠癥的幾率較高,病史長,故而演變為頑固性失眠。證型多以虛實夾雜型,單純的實證或虛證的較少,因此臨床該疾病的治療需將補虛泄和安神二者相結合。
本文中作者根據多年臨床經驗對頑固性失眠患者采用自擬中藥方治療,其中方劑中的黨參,早在《本草從新》[5]中就已記載:“黨參可補中益氣、和脾胃、除煩渴”;甘草可祛痰止咳、清熱解毒;佛手可和胃、止痛;黃芪可升陽舉陷、健脾補中、利尿、益衛固表;熟地可治陰虛發熱、還可消渴;酸棗仁有養心安神之效;川穹可通絡安神、行氣調血;諸藥同用,可疏通經絡、清熱化痰、行氣活血、鎮驚催眠。作者認為臨床根據患者癥狀表現的不同,辨證用藥,均可達到各自不同的治療效果。而安定片也稱之為地西泮,可用于治療焦慮恐懼失眠,若長期使用,女性會出現月經不調、缺氧等不良癥狀,不良反應發生率相當高。因此作者認為失眠患者一經確診,需及時到正規醫院接受治療,不可盲目隨意服藥,不僅達不到疾病治療之效,還會引起其它并發癥。而本文中所用的自擬中藥方安全有效,無不良反應,疾病治愈率高,可徹底治愈該疾病,痊愈后不易復發,患者滿意度更高,是臨床頑固性失眠的首先理想用藥。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