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3-03-28所屬分類:醫學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醫學論文"肺底積液的X線診斷"已完成論文發表流程,為保證"肺底積液的X線診斷"論文的版權,不能夠完整瀏覽…… [申請瀏覽] 臥位片,17例胸部透視檢查。 2X線表現 2.1 “膈肌抬高”,本組22例均顯示患側“膈肌抬高”,且隔的最高點由正常的中內部移至中外部,
醫學論文"肺底積液的X線診斷"已完成論文發表流程,為保證"肺底積液的X線診斷"……
臥位片,17例胸部透視檢查。
2X線表現
2.1 “膈肌抬高”,本組22例均顯示患側“膈肌抬高”,且隔的最高點由正常的中內部移至中外部,形成“假橫膈征”。
2.2 肺紋理至膈面上方即中斷。
2.3 左側肺底積液顯示膈頂至胃泡距離加大,且胃泡模糊不清。
2.4 肋膈角變鈍或模糊。
2.5 心膈角變鈍,加上膈抬高,心臟下部如同泡在水中一樣,即“心淹征”。本組右側肺底積液均示此征,左側有3例顯示此征。
2.6 側位觀察膈后部抬高變平,后肋膈角鈍。
2.7 透視下身體向患側傾斜則肋隔角變鈍,并見積液進入肋胸膜腔麗形成的胸壁內側條帶狀影。
2.8 仰臥位觀察顯示膈肌位置正常,并見患側中下肺野密度均勻增高。3討論
通常見到的胸腔積液如量少則表現為肋膈角鈍,量再多則顯示下肺均勻致密影,上緣呈反拋物線形,大量積液可形成一側肺致密影。肺底積液是一種非典型胸腔積液,在X線上最明顯的改變就是“橫膈抬高”,但抬高的并非真正的膈,而是積液上界與肺底構成的假象,且其最高點一般都較正常外移,側位觀察則表現為膈的后部抬高、變平,這是因為肺外部較中央部順應性強,受壓易于回縮,直立時又受重力影響,導致液體大部分積聚于下葉的外下方面形成這種改變。由于積液推擠下葉上移,胸片中肺下葉的血管紋理就不能象正常那樣向膈面下延伸1~2cm,而是至膈面上方即中斷。關于部分肺底積液肋膈角模糊或稍變鈍考慮是積液少量溢入肋胸膜腔所致。值得一提的是“心淹征”在診斷肺底積液上具有特異性,膈膨升、膈麻痹、膈下病變等引起膈抬高但都不顯示此征,我們曾遇一肥胖者雙側膈位置高,且膈最高點均外移,疑為肺底積液,但雙側心膈角銳利,無“心淹”改變,后改變體位透視證實為肥胖推靦上移所致。我們研究的22例肺底積液外傷性的占14例,比例較大,通常是頭一次檢查呈肺底積液改變,復查時由于積液增多而形成典型積液的“反拋物線征”。在確診肺底積液時,傾斜上體透視最為簡便。另外文獻報道有些肺底積液側位胸片上假橫膈的前部為一直線斜坡,并解釋這是由于積液推擠上葉上移,中葉或舌葉不上移而這段斜坡就是積液與斜裂下部的界面。我們由于側位胸片檢查少,只觀察到1例右側肺底積液顯示了此征,并且不十分明顯。評高工論文發表
經總
醫學論文肺底積液的X線診斷[略]……………
關鍵字: 腦囊蟲病 腦囊蟲病是一種常見、嚴重的神經系統寄生蟲
傳統CT可以同時觀察氣道內外的解剖結構及病變,但是由于技術所限可能遺漏病變,缺乏空間立體感,而且空間分辨率差。纖維支氣管鏡能提供形態學改變的信息,可以進行病理活檢,但此種檢查存在禁忌癥和并發癥,給患者造成一定的痛苦。仿真支氣管內窺鏡是一種氣
【摘要】目的 探討便攜式腹部B超診斷儀在困難取環術中的臨床研究應用的價值。方法 對困難取環對象48例利用便攜式腹部B超診斷儀協助取環。結果 利用腹部B超診斷儀協助取環起到快捷、直觀、安全的作用,48例環完全一次成功取出。結論 便攜式腹部B超技術設施簡
摘 要:目的:探討內鏡下2%復方盧戈氏碘溶液進行食管黏膜染色對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變的臨床應用。方法:在內鏡下將2%盧戈氏液噴灑在有可疑病變的食管黏膜上,根據食管上皮細胞著色情況判斷病變部位,并取不染區進行病理檢查。結果:151例病人中,有116例食管
【摘要】 探討B超檢查對孕期胎兒畸形的診斷價值。圍繞提高胎兒畸形檢出率,制定孕期做B超檢查的最佳時機和次數,總結影響胎兒畸形檢出率的各種因素和提高胎兒畸形檢出率的預防措施。? 醫學職稱論文發表 醫學論文發表網 醫藥論文發表 醫學論文發表網站 醫學
中醫采用“望、聞、問、切”的診斷方法,并予以辨證施治,對慢性胃炎有很好的療效。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一些寶貴的資源并沒有被保存下來,老中醫的經驗是需要后人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領悟與總結方能表達的。需要從大量的臨床資料中提煉出有價值、有共性的信息來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