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7-11-10所屬分類:期刊目錄瀏覽:1次
中國比較文學2017年第1期論文發表目錄 學術前沿:文學與思想史(上) 主持人的話 張輝;1 《浮士德》中的學者形象沒有約束的現代性之前現代圖解 谷裕;2-19 Beautiful Thinking: Poetic Episteme in European Modernism Stephan Kammer;20-28 凱撒的罪與罰?讀莎翁
中國比較文學2017年第1期論文發表目錄
學術前沿:文學與思想史(上)
主持人的話 張輝;1
《浮士德》中的學者形象——“沒有約束的現代性”之前現代圖解 谷裕;2-19
Beautiful Thinking: Poetic Episteme in European Modernism Stephan Kammer;20-28
凱撒的罪與罰?——讀莎翁《裘力斯·凱撒》 彭磊;29-38
17、18世紀英國“古今之爭”與中國——以坦普爾和斯威夫特的中國書寫為中心 成桂明;39-52
翻譯研究
重返經典:安德烈·勒菲弗爾翻譯理論批評 耿強;53-69+38
從讀者反應看中國文學的譯介效果:以英文版《中國文學》為例 鄭曄;70-82
派屈克·韓南的翻譯價值思維管窺——以晚清小說《風月夢》的英譯為例 劉曉暉;朱源;83-95
中外文學關系
文化虛無主義與歷史虛無感的糾纏與救贖的幻想——論張愛玲《傾城之戀》中的跨文化書寫與再書寫 王曉平;96-116
中國新詩對英國浪漫主義的借鑒與“文化的國家主義”踐行——以新詩詩人朱湘的詩學思想與實踐為例 崔丹;李增;117-130
上海流亡猶太戲劇與文化身份建構 高曉倩;131-145
形象學
論《開往中國的慢船》中作為“符號”的中國與美國形象 張小玲;146-159
祛魅與重構——論加拿大新移民華文文學中的“白求恩書寫” 彭貴昌;160-172
格奧爾格與法國象征主義 楊宏芹;173-191
書評·綜述
影響之實證,創作之融合——讀李奭學教授《中外文學關系論稿》 蔣向艷;192-196
中外敘事文學母題比較研究的理論建構——關于王立《傳統故事與異域傳說——文學母題的比較文化研究》的思考 王憲昭;197-200
當文學逢遇視覺藝術——評楊莉馨《伍爾夫小說美學與視覺藝術》 陳為艷;201-205
2019年國際比較文學學會第22屆年會組委會第一次會議在深圳召開 張曉紅;206-207
中西世界的跨文化對話——“第七屆中美雙邊比較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 陳聃;207-211
譯介學:跨界與融合,回顧與展望——記謝天振比較文學譯介學研究資料中心揭牌儀式暨學術研討會 藍紅軍;211-214
《中國比較文學》2016年總目錄 215-218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