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7-10-11所屬分類:期刊目錄瀏覽:1次
長江叢刊2017年第1期評職論文題目 特稿 傳記文學的價值及問題探析 李朝全;1-4 熱評 曹軍慶中短篇小說評論專輯 王春林;5 當代著名作家 曹軍慶 6 裝置、恐懼以及現代性批判略談曹軍慶的三部近作 蔡家園;7-9+26 個體的精神需求的尋求與障礙 李魯平;10+44 在一方
長江叢刊2017年第1期評職論文題目
特稿
傳記文學的價值及問題探析 李朝全;1-4
熱評
曹軍慶中短篇小說評論專輯 王春林;5
當代著名作家 曹軍慶 6
裝置、恐懼以及現代性批判——略談曹軍慶的三部近作 蔡家園;7-9+26
個體的精神需求的尋求與障礙 李魯平;10+44
在一方故鄉本土守望頓悟——讀曹軍慶的中短篇小說 蔚藍;11-13
穿越現實的霧霾——評曹軍慶近期中短篇小說 李雪梅;14-16
為什么要向影子射擊——曹軍慶2016年小說創作讀札 吳佳燕;17-20
評論家寫真
批評的“逆向生長” 徐勇;21-22
內在于當代文學的時代表達與精神癥候——徐勇文學批評研究述評 李亞祺;23-26
作家觀點
小說的位置 陳應松;27-30+45
新勢力
普玄寫出了人物身上潛藏的力量 謝有順;31-32
我們是不是門縫里的那個人 普玄;33
百家論壇
一出耐人尋味的人生戲劇——評長篇小說《平安夜的玫瑰花》 施戰軍;34+48
漫評楊曉升中篇小說《身不由己》 陸久之;35-36
那些有故事的“說話人” 楊曉帆;37-38
用生命去體悟生活內涵——蔡永詩集《新年好》 王新民;39-40
陸憶敏:詩歌是一群怯生生的生命——基于經驗、語言、形式三者互動的角度 王崯;41-44
專題
主持人的話 周新民;45
散文創作散談 徐魯;46-48
文化情懷與文化觀照——評徐魯散文集《蘆花如雪雁聲寒》 王微;49-51
沉迷在文學中的“理想主義者”——評徐魯散文集《溫暖的書緣》 梁碧瑩;52-53+61
現場
曉蘇、曹軍慶、普玄作品研討會現場 54-57
活石作品研討會:向生活致敬 58-61
昨日風景
金色池塘 萌娘;62+193
作家作品論
現代性的文化根基——從《呼蘭河傳》重審歷史的常數 鄭文浩;63-64
從《撒哈拉的故事》看三毛的平等價值觀 關心儀;65
精神分析批評視野下的吳志鵬人物形象解讀 康忠娜;66-67
由淺至深分析北島的幸與不幸——以《履歷》為例 趙冰潔;68
沈從文與其不可測度的湘西“隱憂” 房夢蝶;69
像一條寬闊的河——讀陳麗偉作品有感 曹謙;70
從不同角度解析卞之琳《無題一》感情的變化 李倡云;71
論《靜靜的頓河》和《紅高粱》的互文性 陸永俊;邢長遠;72
青山看不厭,流水趣何長——淺析《雨巷》的情懷美 江姝;73
涂欣然組詩三首 涂欣然;74
童年的夢幻 于霽懷;75
外國文學
論作為自然目的論的“Nature”概念——以《道德形而上學原理》和《歷史理性批判文集》為例 徐示奧;76-77
弗吉尼亞·伍爾夫《到燈塔去》中的詩化語言 趙嬋;78+80
淺析《理想國》之城邦演變與劃分 宋慶揚;79-80
外國文學作品中人文精神分析——以《老人與!泛汀豆防滋亍窞槔 金坤;81
淺談韓國詠花詩的研究現狀 崔金萍;82
藝術借鑒
三年制師范?泼佬g生所需知識結構 趙明輝;83-84
淺析貝多芬《月光奏鳴曲》第一樂章 王玥;85+87
傳播學視閾下的云南少數民族音樂傳播策略研究 王海艷;86-87
單簧管的演奏與教學——淺談演奏與生活的關系 金聲宇;88
“三創三融”引領藝術類大學生成長成才 李旭芳;89
環境行為心理學在本溪洋湖溝村游園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李巖;王一涵;90
民間美術元素在現代藝術設計中的價值及有效應用 游杰;91
從音樂社會學角度看沅陵“沅水號子”的傳承與發展 張本秀;92+94
古代文學
說“東州兵” 陳鳴謙;93-94
《莊子》寓言故事的內涵淺談 郭瑜;95
略論李白詩歌中的歷史情懷 賈晰涵;96
文化視點
比較文學在中國的發展及其意識形態功能 趙偉華;97-98
文化自覺·文化自信·文化復興:中國夢的內在邏輯 賈楊;99-100
漢口里民俗文化與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相關性研究 黃雨璇;101-102
淺析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以“鄖西七夕”為例 章文豪;103-104
襄陽北街特色文化產業化發展調查研究 金旭陽;105-107
邊疆民族地區農村文化建設的路徑探析 熊繼華;李國春;108-109+111
民初婦女身份轉變對社會經濟的影響 王媛;110-111
從《中西文明的對照》看文化自信——兼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道路建設 程丙;112+114
遵義山地村落文化探尋——以綏陽縣枧壩鎮耿家寨為例 陳天瓊;113-114
關于東北民俗文化當代傳承的幾點思考 胡衛軍;115
我國體育文化的維度探析與提升研究 畢琬娸;116
試論我國圖書館組織文化建設 張香艷;117-118
關于基層群眾文化的發展問題探討 宋建偉;119
試論海德格爾現代技術觀 楊澤輝;120
傳統文化的近代傳承與轉變——以民國山東婚俗為中心 鄭開齊;121-122
基于傳統文化揚棄視域下的青年公民素質培育研究 韓寧;薛安國;焦芳明;盧姣姣;123-125
由<地理志>看元明兩朝開封地區建置沿革 李一宸;126-127
沈玄廬婦女解放思想研究 聶麗琴;128
從中韓傳統婚禮服飾看中韓文化差異 胡楊佩堯;129
語言研究
語義學視角下模糊義與歧義的比較研究 中英倫葩;朱婧;130-131+133
翻譯工作坊教學模式在農業翻譯人才培養中的運用 文華珍;132-133
翻轉課堂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技巧 龔紅霞;134-135
目的論視角下云南省企業外宣翻譯策略研究 高云柱;楊小華;136
談中國學習者英語語料庫看英語被動語態 崔曉晉;馮筱璐;137
淺談大學英語詞匯習得過程中的認知 楊志豪;138
CBI教學法及其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段新和;139
民辦大學生英語學習動機及策略調研探微 薛蓓;王琳;140
網絡背景下的高職英語多模態教學探微 孫宇;141
淺談非范疇化理論下英語名詞的動詞化現象 羅江燕;142
淺析高中語文課堂多樣化教學技巧與策略 張寧;143
如何備考大學英語考試四級作文 張愛琳;144
中專語文中的口語交際訓練方法 陳紅;145
情境教學在中學語文詩詞分析中的應用策略 于潔;146
新課程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探析——從“批注”教學談有效課堂 趙秀娟;147
高中語文同課異構教學的研究 曲兆秋;148
網絡技術給語文教學帶來的幫助與思考 陳波;149+152
通過分析詞典的微觀結構來探究如何高效使用俄漢雙解詞典——以《現代俄漢雙解詞典》為例 張娟;150-152
淺析日語學習中的文化滲透 丁靜;153
打造精細化語文課堂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夏秀娟;154
淺談小學英語詞匯趣味教學法 張燕;155
社會文化探析
淺析庫爾勒市農村綠色發展 徐海軍;156-157
戰后毛澤東的地緣戰略思想 方宏亮;158
互聯網共享主義的知識產權法分析 耿昊天;159-160
房地產企業的融資問題研究 林波;161-162
領悟馬克思主義的精神實質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聽馬克思經典著作《資本論》導讀課的學習體會 馮曉玲;163-164
蘇南城鎮社會生活滿意度調查 朱晴儀;165-166
以社區教育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 高立恒;167-168
可移動文物普查中的信息采集登錄研究 魏芙蓉;169-170
TBL與CBL教學法用于醫學影像學教學中的效果分析 朱戰強;王鴻娟;潘立晨;171-172
淺談連云港地方法院的司法公開制度 雷棋文;吳建國;173-174+176
居家養老服務需求分析及對策探討 劉晨;陳曉東;175-176
淺析兩漢太學的反腐敗政治活動 郭冰雪;177-178
圖書館精細化管理探討 曲歌;179
蘇南城鎮生態文明建設 葉嘉琪;180-181
探析信息時代城市圖書館的服務拓展 宋君蕾;182
基于世界觀、方法論相統一角度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整體性的探究 姜超;183
"互聯網+"的興起與法律的滯后性 孟依然;184
完善選聘制度 提高綜合素質——簡述高校輔導員隊伍如何走向專業化和職業化 曹娟;185
我國政府大數據開發利用的現狀及若干問題的研究 王瑜;186
論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許坤;187
跨國公司集聚效應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馬霞;188
我國區域旅游產業經濟績效影響因素分析及提升策略 陳文忠;189
媒介融合時代基于大數據的傳媒產業創新 王家陽;190
網絡輿情政務引導機制的構建研究 郭麗娟;徐秀娟;趙燕君;191
思想政治工作對于實現企業戰略的重要意義 楊松霖;192-193
俞秀松早期政治實踐活動綜述 劉同斌;194
大數據時代數字圖書館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張新慧;195
古村落民宿村發展模式探究——以皖南古村落為例 汪嬋娟;196
傳媒生態——媒介融合的當代中國語境 江月英;197-198
校園專區
“雙微”時代大學生網絡素養教育的挑戰與對策 朱萌;199-200
江西省高校學生體育鍛煉態度與鍛煉行為的調查研究 燕玉霞;201-202
智慧旅游背景下廣西濱海旅游應用型人才培養對策研究 凌連新;朱念;203-204
新媒體對90后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教育探析 韋柳;梁鳳華;李杏子;205-206
淺議三本院校大學生“知識板結”現象 王菲;李紅艷;207-208
大學生網絡素養現狀及對策研究——以桂林電子科技大學信息科技學院為例 何亞慧;209+211
邊疆少數民族大學生新生適應性調查分析及其對策 李伯遠;袁萌;210-211
加強素質教育提高道德意識——現代道德教育的思考 邵熙雯;212
云南高校翻轉課堂教學改革探索 楊平;錢實;213+215
當前高校教育信息化問題分析及政策研究 趙云;214-215
新時期共青團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徑研討 趙毅;216
高校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的路徑選擇探討 傅林紅;217
基于大學生就業視角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 劉峻辰;218
南風效應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 鄭思思;219
淺談長征精神對研究生的三大思想教育 宋佳;220
從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 黃驛迪;221
互聯網+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探究 林耀華;222
基于MOOC_s平臺的高校心理健康課程建設策略初探——以南京林業大學南方學院為例 禹洪雙;沈艷華;林慧娟;223
試論新形勢下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新思路 孫悅;224
基于人才培養視角下推進大學生社會實踐新常態的途徑研究 李嫵祎;馬英;225
高校會計專業實習難問題研究 邱芳;226
多元智能理論下的成人教育課程教學模式探索 劉宗連;227
關于船舶輔機一體化教學的一點思考 劉鋒;228
公共管理實驗教學開放式管理探討 羅佳;229
吉林省高等教育多元化人才培養模式探究 那洪偉;230
基于3W的學院教學督導制度的構建探討 余敏;231
心中有愛,腳下生根——論湖北民族學院校訓對教師職業道德的重塑 來永紅;232
當代大學生誠信教育實施途徑研究 白云濤;233
創新第二課堂提高高校大學生綜合素質 馬琨;樊榮;234
校園心語
高職院校貧困生就業困境的內因分析與思考——以江蘇建康職業學院為例 馮嬌;潘東;武家磊;235+237
高職院校引進中澳TAFE合作辦學的探討 周謐;236-237
《應用寫作》教學之我見 龍江;238
淺談青年學生的人格塑造 官曉慧;239
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的深度剖析 聶晶晶;240
以市場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體育教學模式構建分析 吳愷;241
高職院校培養學生職業體能的策略探索 聶凱;242
信息化教學與傳統教學方法在護理專業教學應用中的對比 黃蓉;243
以民族傳統體育為新載體豐富中職學校校園文化——以廣西華僑學校民族傳統體育實踐研究為例 唐燕飛;244
縣級農村中職學校辦學困境及破解 陳靜;245
試論多因素影響下中職班主任工作的實效性 徐寧;246
關于中專生專業技能大賽的思考 李貴亭;247
探析職技校班主任的工作職責 臧強鑫;248
分層教學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陳超榮;249
城市高中生教育補習的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 梁詩琪;250
分析中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實效性 楊瑾瑜;251
淺論如何提高高中體育課堂教學效率 程華民;252
中學地理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教育的整合應用 董建霞;253
貴州少數民族初中生自我效能感狀況及與心理韌性品質的關系 鄒維興;254
班級活動的組織 李玉環;255
“傳統文化回歸熱”下的小學生傳統文化教育思路探討 王世明;256
“園丁”就要讓“花兒”盡情“綻放” 張宜蘭;257
淺談對科學探索活動中——材料選擇投放的小小見解 金童;258
有感《大班創意手工活動中技能運用的研究》 曹維青;259
幼兒教學游戲化初探 張雨晴;260-261
作家爾雅《同塵》研討會順利舉行 2+261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