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3-16所屬分類:學術成果常識瀏覽:1次
研究發病機制的論文文獻從知網、維普等平臺檢索可以檢索出很多。大家若是有想查找研究發病機制的論文文獻,可以參考:論文文獻怎么檢索?文中有對論文文獻如何檢索的詳細介紹。下面學術顧問給大家分享幾篇研究發病機制的論文文獻,供大家參考。
研究發病機制論文范文一:自噬在干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發病機制中的研究進展(英文)——《國際眼科》
摘要:干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ARMD)是老年人首要致盲眼病,其病因尚未完全闡明,對其仍缺乏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手段。自噬是指細胞中需要降解的蛋白質和細胞器等成分被包裹,并最終運送到溶酶體降解的過程,能清除細胞內異常積聚的蛋白質等有害物質,是細胞自我保護、維持穩態的重要途徑。本文就近年來自噬在干性ARMD發病機制中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介紹自噬與氧化應激以及免疫炎癥反應在干性ARMD病理過程中的作用及其機制,為從自噬方面探索ARMD治療方案提供一些思路和方向。
關鍵詞:自噬;Nrf2;p62;活性氧;
研究發病機制論文范文二:基質金屬蛋白酶在阿爾茨海默病發病機制中的作用——《中國比較醫學雜志》
摘要: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種不可逆的漸進性發展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其發病機制復雜,病理變化主要涉及β淀粉樣蛋白沉積,Tau蛋白過度磷酸化,神經炎癥和突觸異常等。在阿爾茨海默病發病過程中,基質金屬蛋白酶家族(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可通過影響β淀粉樣蛋白的代謝、參與Tau低聚物的形成、破壞腦部屏障功能、促進神經炎癥、以及影響突觸可塑性等改變阿爾茨海默病的病理進程。通過對近年來基質金屬蛋白酶與阿爾茨海默病的研究作一綜述,以期為基質金屬蛋白酶作為阿爾茨海默病潛在治療靶標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阿爾茨海默病;基質金屬蛋白酶;血腦屏障;
研究發病機制論文范文三:血管性認知障礙發病機制的研究進展——《中國病理生理雜志》
摘要:<正>血管性認知障礙(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指由血管性因素引起的以認知障礙為特征的一組疾病,包括從輕度VCI到血管性癡呆。VCI被認為是繼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之后的第二大最常見的癡呆癥類型疾病,患病人數約占癡呆患者總數的15%~20%[1]。國內流行病學研究顯示,中國65歲人群中VCI患病率約為8.7%。加拿大健康與老齡化研究表明,65~84歲受訪者中輕度VCI的發生率高于血管性癡呆,且VCI患者有較高的死亡率和住院率[2]。
關鍵詞:血管性認知障礙;腦血管疾病;神經血管單元;內皮功能障礙;
研究發病機制的論文文獻,以上是學術顧問關于這個問題的介紹。想了解更多關于研究發病機制方面的論文文獻,或是有在檢索文獻時有疑問的作者,都是可以咨詢我們期刊天空在線學術顧問。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