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8-09所屬分類:學術成果常識瀏覽:1次
一般著作出版后,參與著作的人員都會在網上查一下有關信息。但是,其中參編或副主編在網上查詢時發現并沒有自己的名字,這個是正常嗎?下面我們來看看。
這種情況是正常的。在我國正規出版的圖書,副主編和參與圖書著作的相關人員在新聞出版總署是查詢不到的(除主編外)。在CIP數據上顯示的只有書籍的3個主編,這也正是主編費用要比副主編高很多的原因。注意:若主編超過3個,那么CIP數據上則只顯示第一主編。
雖然,副主編和其他參編人員無法在網上查到,但是會在前言部分,標明作者的姓名,工作單位,所負責章節等信息,大家可以在著作的前言部分查看。如果是評職稱用,可以聯系雜志社開具相應的副主編證明。評副高或中級職稱時,副主編是可以加分的。但是在評高級職稱時,副主編就無法達到加分標準了,只有主編才能獲得加分。
推薦閱讀:轉讓的著作權能用于評職稱嗎
那著作是怎么署名的?這個和論文是一樣的,都是按照貢獻的多少排名的。如果要想成為著作的主編,就要盡自己所能,多負責一些著作方面的事情,用自己的能力獲得主編。這對你今后無論是評職稱,還是職業發展都是有幫助的。切忌:要想成為主編一定要憑實力,不要走抱有僥幸心理,企圖走一些捷徑。一旦被發現,會被認為是行為不端,且會列入學術領域的黑名單,對讓你在今后的工作中寸步難行。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