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3-21所屬分類:學術成果常識瀏覽:1次
山東農業科學雜志怎么樣?
《山東農業科學》是綜合性農業科技期刊,及時報道農業科研的新成果、新進展、新方法以及農業生產的新技術。堅持普及與提高相結合,以提高為主的辦刊方針。辦刊宗旨是報道農業科技成果,傳播農業科學技術,促進農業科技交流,推動農業科技進步。主要讀者對象是農業科研人員、農業院校師生、農業管理干部、農技推廣人員、農村科技示范戶等。
目前農業科技工程中的新評審條件有:
農藝師評審條件中準也技術工作要求要滿足一下幾點:
(一)從事作物、園藝、中草藥及食用菌栽培和良種選育、農產品質量檢測、農產品貯藏保鮮與加工、農業教育、農業環保、農業執法、農業綜合服務、體系建設和農業產業化經營工作的農業技術人員,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參加完成市(廳)級以上下達的項目;主持或作為主要參加人承擔縣級下達的項目。
2.參與市以上有關法規、條例的起草或參加撰寫本專業國家、行業、地方、企業技術規程或產品標準。
3.參加制定本地區、本部門或本專業的發展規劃與實施方案、年度計劃、技術規范、規程3項以上。
4.參加選育當地1種以上作物優良品種,或參加1個以上優質、高產、高效新品種的引進、轉化與推廣工作。
5.參加當地1種以上作物的優質高效配套栽培技術的試驗、示范與推廣。
6.參加當地耕作改制、優化布局、調整種植結構或進行多種形式間套混作或立體農業栽培技術的開發研究與推廣應用。
7.參加當地優化農業生態體系內資源合理利用及控制農業面源污染的生態種植技術(模式)的開發、研究與推廣。
8.參加研制、生產1種以上新產品,或在農產品貯藏保鮮、加工環節中引進或改進1項以上新技術、新工藝。
9.參加1種作物較大面積的優質農產品基地產業化生產、農業高新技術示范園(區)、標準化示范區的規劃、設計、實施和技術指導工作。
10.參加縣以上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農業環境檢測站、種子質量檢測站化驗室的建設與計量認證,承擔農業環境質量、農產品及種子質量檢測。
11.參加2種作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技術開發和推廣工作。
12.從事農業及其服務體系建設、科技管理、教育培訓、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業執法等業務技術工作。
13.參與運用信息技術在農業范圍內進行數據信息綜合處理、分析預測等。
(二)從事土地利用和土壤肥料工作的農業技術人員,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參加完成市(廳)級以上下達的項目;主持或作為主要參加人承擔縣級下達的項目。
1.參加完成市(廳)級以上下達的項目;主持或作為主要參加人承擔縣級下達的項目。
2.參與市以上有關法規、條例的起草或參加撰寫本專業的國家、行業、地方、企業技術規程或產品標準。
3.參加制定本地區、本部門或本專業發展規劃與實施方案、年度計劃、技術規范、規程3項以上。
4.參加本地區土壤資源、地力普查及普查資料的分析整理總結工作。
5.參加縣以上土壤肥料中心化驗室的建設與計量認證、土壤肥力動態監測、土壤理化現狀化驗分析與肥料質量檢測。
6.主持1種主要作物肥料運籌、平衡施肥及配套技術的研究與推廣,并提出1項有價值的復混(合)肥料的配方建議。
7.參加當地各種新型肥料及生化制劑應用技術的研制開發與推廣。
(三)從事植保、植檢及農藥、藥械工作的農業技術人員,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參與完成市(廳)級以上下達的項目;主持或作為主要參加人承擔縣級下達的項目。
2.參與市以上有關法規、條例的起草或者參加撰寫本專業的國家、行業、地方、企業技術規程或產品標準。
3.參與制定本地區、本部門或本專業的發展規劃與實施方案、年度計劃、技術規范、規程3項以上。
4.參加本地區主要作物病、蟲、草、鼠及其他有害生物或天敵種類或植物檢疫對象普查的規劃、實施與材料分析總結。
5.參加當地農作物主要病、蟲、草、鼠及遷飛性害蟲和氣流傳播病害的監測與預測預報。
6.參加研究制定和推廣1種以上作物病蟲草鼠害的綜合防治配套技術或1種無害化病蟲草鼠害防治配套技術或1種以上植物檢疫對象的綜合治理撲滅配套技術。
7.參加當地植物檢疫的產地檢疫、調運檢疫及對國外引種材料進行疫情監測,或參加本地區無檢疫對象種苗基地規劃設計、管理和技術指導及植物檢疫執法管理工作。
8.參加推廣2種以上防治病、蟲、草、鼠害新技術的應用,或參加對病蟲測報技術或工具進行1項以上的改進。
9.參加研究開發1種以上農藥新品種、新劑型的配方和應用技術,或2種以上新農藥應用技術的研究和推廣,或對植保機械應用技術提出2種以上改進方法。
10.參加當地2種以上主要病蟲草抗藥性的監測工作,并進行抗藥性病蟲草的防治。
11.參加農藥質量監測或農藥生物測定或作物、產品中農藥殘留的檢測。
(四)從事蠶桑專業工作的農業技術人員,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參與市以上有關法規、條例的起草或參加撰寫本專業的國家、行業、地方、企業技術規程或產品技術標準。
2參加制定本地區、本部門范圍內蠶桑(蠶種)生產、試驗示范、技術推廣等規劃3項以上。
3參加本地區或本部門大規模的蠶種或蠶桑生產和技術推廣工作。
.4參加選育桑、蠶新品種或引進1個以上桑、蠶優良品種的推廣工作。
5.參加蠶種冷庫管理和技術工作或參與較大規模的蠶繭收烘處理、技術管理和產業化經營工作。6.參與規劃、實施蠶繭或桑苗生產基地建設。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