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7-03所屬分類:國際sci|ssci瀏覽:1次
正在準備論文發表sci期刊的作者注意了,一些sci期刊影響因子開始出現驚人的暴跌,無論是著名的醫學四大期刊,還是傳統的老牌CNS,影響因子均呈下降趨勢。下面一起看看2023年sci期刊影響因子暴跌。
1、在排名前十的期刊中
排名第一的《CA:A 臨床腫瘤雜志》( 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 影響因子繼續下跌,從去年的 286.13 降至 254.7。
位列第二的《柳葉刀》( The Lancet ) 在去年突破200分大關后,今年回落至 168.9。
《新英格蘭醫學雜志》(NEJM)由去年的 176.079 降至158.5,但仍位列第三。
2、進入影響因子前十名的《自然綜述》系列刊物中
《自然綜述-藥物發現》(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自然綜述-分子細胞生物學》( 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和《自然綜述-免疫學》( 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 ) 三本刊物的影響因子分別為 120.1 、112.7 和 100.3,同樣出現小幅下降。
《自然》( Nature ) 由去年的 69.504 降至 64.8;
《科學》( Science ) 由去年的 63.714 降至 56.9;
《細胞》( Cell ) 由 66.85 降至 64.5。
需要注意的是,sci期刊影響因子下降的原因:
論文質量下降:如果sci期刊發表了一系列質量較低的論文,那么論文可能不被其他學者引用,從而導致sci期刊影響因子下降。為了確保目標sci期刊影響因子不再下降,作者在撰寫論文時,一定要確保論文質量、創新性、學術價值性,從而存進科研工作的健康發展。
期刊所屬領域熱度和關注度下降:如果作者論文投稿sci期刊所屬領域熱度和關注度下降,那么sci期刊的影響因子可能也會隨著而變化。如疫情三年,醫學類的期刊:干細胞、腫瘤、綜合性科學等受社會關注度影響大,導致引用數和影響因子過高,但今年sci期刊影響因子確因失去熱度和關注度下降。
競爭力大:隨著大家對學術價值的提升,越來越多的sci期刊涌現出來,導致個領域的論文發表量增加,意味著每個sci期刊都面臨較大的競爭壓力,所以也會導致某些sci期刊影響因子下降。
sci期刊影響因子暴跌?上面已為大家做出了簡單的介紹,最重要的是,應該注重論文研究質量和學術價值,并不是僅為了追求某本sci期刊的影響因子,選擇一般合適的sci期刊才是最重要的。如有疑問,可找學術顧問指導。
SCISSCIAHCI